01
年底去財務交單子,收單子的小姑娘,平時好好的一人,這會兒卻因為單子太多變臉了,不分青紅皂白就大喊:怎麼都堆到年底,平時幹什麼去了?是想累死我們嗎?她因為大吼,臉一會是瓜子狀,一會是圓形。
排隊的幾個人都被她訓了,出來後,有個人說什麼玩意,我一直在幹活,怎麼叫堆到年底了,大早上就被訓真晦氣!另外一個說真嚇人,怎麼和個母夜叉似的!
我則毫無反應,因為那一刻,我真的很清晰的分清了她和我,我是合理合規交單子,沒毛病;她因為疲累而發情緒,那是她的事。我不為她的情緒負責,既不用去安慰她也不用讓自己內疚。
清清爽爽的繼續幹活!
02自從練習分清你我以來,煩惱真的少了太多。
過去去財務是很讓人緊張的事情,因為不是遇到冷臉就是批評。
現在完全沒感覺,我只負責自己合規就行,至於財務姑娘你怎麼想怎麼做真的就是你的事情。
在暢銷書《遇見未知的自己》裡,說過天下就三個事情,你的,我的和老天的!人就只負責自己的。
具體包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緒和自己的行為。
今年和人合作一個專案,對方經常把自己的緊張感投給我,我都不接,他急死,我也按制度來。為什麼?他急是因為他太按自己的想法了,既然他任性的選擇了按照自己的想法,那他就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獨自承擔自己的著急。
之前,我不是這樣的,他著急我就跟著想辦法,後來覺得短期合作可以,長期肯定不行,人的能量有限,不能總是消耗自身為他人買單啊,於己於他都不利。
自從不能甩鍋給我之後,他果然改了自以為是,能按照規定來了。這樣彼此合作順暢了不少,關鍵是情緒真的健康了很多。
人到中年,一定要為自己負責。
03有個女學生,上大三了,媽媽在家裡偷著給她生了弟弟。
她特別委屈,想不通情緒特別不好,經人介紹找到了我。
我告訴她,分清你和你媽的事情,她生孩子那是她的事,做她的女兒你干涉不著。
她說我媽都多大了,那還不得讓我幫著養?
以前,我會很同情這種無奈被動式做姐姐,但我現在不了。
我對她說,只要當人家孩子,就可能遇到這樣的事情,這個不是你能控制的。
這就是碰,碰到媽媽不選擇生老二你就輕省,碰到想多生的你就只能幫擔著。
但也沒什麼,這和撫養自己的孩子還是不一樣。這個是有條件和期限的,條件是父母有能力撫養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幫忙也可選擇不幫,決定權在你手;如果父母沒有撫養能力了,你幫著養到成年就可以了,不會一生都放在你身上。
生命的畫卷如何展開,會逢什麼人,會被畫上什麼色彩,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越早接受這個合理的念頭,越能平和的迎接人生的各種不期而至。
就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看似是你的事情,其實不是。覺得不是你的事情,恰恰就是。
你要做的是分清。分清了,自然就不煩惱,該是自己的擔起來,不該是自己的放下去。
家庭中最該分清的事情之一就是:媽媽是獨有的,還是得和他人共享的,不是你的事情;同樣你兜裡的錢給誰花,你媽也管不著!因為那是你的事情。
04分清你我,人會活的比較自在。
比如家裡男的出軌,背叛婚姻的忠誠準則,無論多壞,都是他的選擇,是他自己的事情,妻子管不了,也不是妻子的錯;但是妻子怎麼應對他出軌這件事則是妻子的事情,同樣男的也強迫不了,男的出軌後的命運也是碰,碰到徐帆,就變成合理的仇人;碰到馬伊琍,緩幾年再離;碰到小S,哭死也會守著......男的犯了錯還想能不被驅逐出去,很遺憾,他決定不了。
另外,無論是徐,馬或S,對於她人的選擇,不做評判的時候,相應的自己也會獲得自由。因為不粗暴評價他人,自然也就無懼他人評價。
寫到這裡,擴充套件一點,如果曾去過廟裡修行過,有一種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止語。
話少煩惱確實會少,因為嘴巴會讓人痛快,同樣也會給自己招災。對普通人來說,招災的機率更大,因為胡亂講究人評判人的時候太多,而這往往給自己帶來麻煩。
05話還得說回來,學會分清你我,你的情緒我的情緒,你的想法我的想法,我的行為你的行為,並且只對自己的那部分負責任。
你會發現,人生真的簡單太多,煩惱也沒啥了。
那有的人會說,我就想把他的事當自己的事情,就想把我的事情推給別人怎麼辦?
就是這樣,選擇煩惱或者不煩惱也是你的權利!是你的事情,我是不會費勁和你較勁滴!
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