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

從茶葉店或茶館買回來的茶自己一泡,總會覺得沒有當時在茶葉店或茶館的好喝,甚至會懷疑是老闆掉了包,給了不好的茶。

這種情況有以下幾種可能:

1. 真的給了你差一些的茶,但這種情況很少,除非是旅遊等比較特殊的情況。

2. 茶還是那個茶,沖泡的水準還是那個水準,但是品飲的環境、氛圍改變而導致心態的改變。

3. 就是你的泡茶技巧和茶店的老闆或茶藝師的差距有些大,未能把茶葉的優點發揮出來,甚至把缺點突顯出來了。

泡好一杯茶,其實是每位愛茶人的必修課。

我們今天就重點講一下如何泡出一杯好喝的茶,讓自己的泡茶水平可能穩定發揮。

要泡茶,水、器、茶、人是缺一不可的。想要泡好一杯茶,則需要實現水、器、茶、人的有機結合與統一。

水——選軟水,避鹼性水

軟水

定義:水的硬度低於8度的水。

水的硬度特別是指碳酸鈣和碳酸鎂的含量,以"毫克碳酸鈣/升 水"或"ppm"來表示。

硬度的計算方式:硬度=(含鈣量mg/l*2.5 + 含鎂量mg/l*4.1)

鑑別方法:

用兩隻燒杯取等量水樣。向兩隻燒杯中分別滴加等量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為軟水。反之,泡沫少、浮渣多的為硬水。

一般分類:

雨、雪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江、河、湖水都是硬水。

為什麼說硬水不適合泡茶?

硬水燒開之後,鈣鎂離子會抑制茶多酚的溶出,而茶多酚不僅是茶之“功效擔當”,對茶的風味也至關重要。抑制了它的溶出,難免茶湯寡淡、茶香低濁。

所以選硬度比較低的軟水最好。

鹼性水

定義:指根據電氣分解原理,PH>7呈弱鹼性的飲用水。

一般分類

天然水

天然水包含天然礦泉水,天然泉水,天然地表水,天然山泉水,由於所處的地理差異,導致礦物質含量差異較大,整體呈現為鹼性,少部分呈現為偏弱鹼性的中性水。

自來水

根據國家標準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規定,自來水的PH值必須是在6.5-8.5之間,基本控制在中性水的範圍。

礦物質水

透過把飲用水純浄化,再以人工方式新增含鹼性的礦物質食品新增劑(如氫氧化鎱、大蘇打),使水呈現偏鹼性(但這些水的本質仍為中性水),或直接做成鹼性水。

純淨水

指的是不含雜質的H₂O,簡稱淨水或純水,是純潔、乾淨,不含有雜質或細菌的水,如有機汙染物、無機鹽、任何新增劑和各類雜質,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PH值在5-7之間,為弱酸性水。

用鹼性水泡茶有什麼弊端?

若是用鹼性水沖泡,茶多酚不穩定,很快會氧化。

那些氧化程度低的茶,如綠茶、黃茶和鐵觀音,正常湯色應該是明亮的淺綠、淺黃或者黃綠色。如果是鹼性水泡的,就會很快變成紅濃的顏色。

綜上所述,我們泡茶最好用純淨水,次之為自來水。

器——茶不同,器不同

綠茶、黃小茶

玻璃杯或玻璃壺,方便觀賞其在水中舞動。

紅茶

用玻璃茶具或白瓷茶具,可以便於觀察紅茶的湯色和金圈。

烏龍茶、黃大茶

瓷質蓋碗——展現烏龍茶高揚的香氣,方便聞香且不會吸味。

紫砂壺——展現深厚的韻味,能更好地激發茶性。

普洱茶、黑茶

紫砂壺——展現茶的層次、韻味更好。透氣性好,能夠減輕普洱茶儲存時產生的一些異雜氣。

白茶

瓷質蓋碗——宜沖泡白毫銀針,沖泡溫度不能過高,避免悶壞茶葉;

白牡丹、壽眉或貢眉蓋碗、壺皆可。

老白茶——可沖泡亦可陶壺煮飲。

茶與水的結合——茶水比例

茶水比是決定茶湯濃度的重要因素,跟能否泡好一杯茶,關係重大。如果茶水把握不好,那最後只能透過其他手法去調節茶湯的濃度。

紅茶、綠茶、花茶:茶水比可掌握在1∶50-60為宜。即投入3克茶葉,注入大約150―200毫升水沖泡。

烏龍茶時: 1∶30為宜,即5克茶葉,用150毫升水沖泡。

普洱茶生茶:茶水比一般是1:50為宜。

普洱茶熟茶, 茶水比一般是1:40為宜。

煮茶,茶水比一般是1:80為宜。

白茶由於茶葉等級、年份,差異太大,所以暫時無法給出明確茶水比。

當然這是一個針對大多數人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品飲喜好進行調整。

水與器的結合——適宜的水溫

控制水溫,是泡茶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綠茶、黃茶,芽葉細嫩的一般80℃為宜,根據嫩度可適當調整。

花茶、紅茶、青茶、白茶則用100℃沸水沖泡為宜。

黑茶和老白茶用100℃的沖泡之外,煮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人與茶的結合——沖泡手法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些相對專業的沖泡方法和對應適合沖泡的茶葉。

沿邊定點高衝

適合沖泡茶品:烏龍茶(鐵觀音、鳳凰單叢等)和其他香氣高揚的茶。

作用:使茶葉在碗內上下翻滾;使香氣得到快速的激發,撲向鼻尖沁人心脾。

注意事項:需注意控制水流速度,濺出的水莫要燙到手。

正心定點低斟

適合沖泡茶品:老白茶、普洱、漳平水仙等塊狀緊壓茶

作用:落水點在中間茶上面,使得茶葉儘快舒展開來,這樣香氣會從內部逐漸擴散開來。

沿邊定點低斟

適合沖泡茶品:碎散茶或投放量多的茶。

作用:讓茶水慢慢融合,沖泡出來的茶葉會更溫和一些;避免茶湯浸出過快過多而產生苦澀。

沿壁環繞低斟

適合沖泡茶品:白毫銀針、綠茶、金駿眉這類細嫩芽茶。

作用:使得鮮嫩的芽葉不會被燙傷,確保口感

低斟

壺裡倒茶出來時,要儘可能靠近公道杯,減少香氣走散,才有利於保留茶香。

上面的內容都是基於將一杯茶的優點最大化,且可以掩蓋住一些缺點的基礎之上而表述的。

在我們日常的品飲過程中肯定無法將全部內容可以實現,但是也可以根據其規律做出相對較好的選擇,沖泡出一杯沁人心脾的茶湯。

21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怒登作家富豪榜首,被曹文軒嘲笑“沒文化”:鄭淵潔火了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