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4. 記四次開會2016年,拉斯維加斯。

博士期間我參加了四年的CVPR,這是我們行業的盛事了。學術會議通常,主會3-4天,有oral環節,大家可以聽臺上人輪流做報告,有poster環節,一個大場館列滿一排排的poster stand,每篇poster有作者在旁邊講解和答疑,oral和poster環節交替進行。大場館在poster周圍有各個公司的展臺,一方面展示技術,一方面更多是在招人。主會前後一兩天,有tutorial和workshop,通常會有大佬來介紹最新的工作,因為現在paper大家很多早就掛在Arxiv上看過了,很多人覺得workshop比主會更有聽的價值。

若用一個詞形容16年參加CVPR的體驗,那就是興奮了。首先Vegas就足夠讓人興奮了,一座沙漠中建起來的夢幻城市,各式各樣的酒店,威尼斯人,凱撒皇宮,艾弗爾鐵塔,每換一個酒店就像到了一個新的國家。三年後畢業旅行,我帶爸媽來,故地重遊依舊是很驚豔。

然後這也是第一次見到許多業界大佬們的真身。當時在灣區實習,候機的時候就發現周圍都是同行。第一天晚上跟著師兄逛賭城大道,一個很高的老外來跟我們打招呼握手,我後來才意識到是現在在Tesla的Andrej,之前本科的時候還郵件問過他DBN的問題,沒想到竟然是他…後面陸陸續續看到各種在Paper上面名字很熟悉的真人,很興奮了…

這次開會,我才知道了,開會的目的不光是聽報告學知識,也是social認識人的機會,我們需要融入到這個community裡去。從優秀的人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每人各有所長,有機會合作的話,可以雙贏;每個人都有盲區,需以他人為鏡。而這些的前提就是,你要成為這個優秀圈子的一員,跟他們有交流。當時杜老闆剛畢業加入Facebook,因為我的工作基於他的之前的C3D,在路上看到他,鼓起勇氣跟他打了個招呼,杜老闆很nice的跟我聊了一會兒,也是從那之後跟他們組有了些合作,我去年畢業後也加入了這個組。

不過那年,我對social的認識也就僅限於此了,我甚至不知道公司還有party。不過好處是認識的人不多,沒有太多的招呼要打,可以集中精力開會學習,這一年算是我開會最認真的一年了,基本上把所有poster都過了一遍。另外,我也是第一次講poster,這個環節一般兩小時,站著不停說話其實蠻累的,建議可以備點零食,水在旁邊。

2017年,夏威夷。

感謝組織,第二年又免費去了個度假勝地……不過這一年,因為已經入行了,開會過程很忙碌。這年有幸中了篇oral,導師很重視,前後slides改了很多遍,rehearsal了好幾回。為了聽眾體驗比較好,可以看著聽眾有眼神交流,同時看起來professional,導師要我脫稿。從西雅圖飛夏威夷的飛機上,就一直在背稿子,然後一直反覆rehearsal……報告前還是很緊張忐忑的,臺下坐著得有一千人,講12分鐘,3分鐘QA,不過上臺後似乎因為集中精力在報告本身,反而淡定了……話說這種事情,感覺都是第一次很緊張,經歷過了,以後就好了;記得第一年只是做poster 展示,我事前也很緊張,但經歷過後,這第二年做poster展示時就非常淡定了。

報告給完後,因為最後一天有個workshop要給個talk,slides還沒做,只能繼續宅在酒店準備……悲催的整個開會期間,很多時間都呆在酒店,都沒啥時間出去轉轉,只能默默給大家朋友圈點贊,也沒有機會向第一年一樣認認真真看poster了……所以很佩服大佬們,他們又要到處給talk,要跟各種人meet,是怎麼安排開會時間的……

前面說到公司party,在會議期間晚上,一般大公司都會組織自家的party供大家social。雖然很多時候是大型尬聊現場,但公司很多員工會來,為來年招intern或者正式員工做宣傳;很多學生會來,可以瞭解不同的組做些什麼,有沒有headcount,intern有沒有returning full-time offer;當然,還有就是有free food包晚飯,而且Party的場地很多時候是有特色的景點,印象中去年,微軟是在一艘大輪船上(感謝張老師carry),Facebook是在水族館。

很多時候這些party為了控制人流量,會要求invitation。會議前公司們會給你發郵件invite,可能是HR看到你要來present paper,可能是某個公司researcher想要跟你面對面聊聊,也可以你直接聯絡公司的朋友,提前把你加到list上。有時候沒有invite,有認識的公司朋友,也可能直接帶進去,或者人不多了,就直接不限制了。另外,第一年開會的新人,可能看到別人去Party自己沒有invite會失落,但其實duck不必哈,找上落單的小夥伴,去周圍景點好好玩玩,這可能是今後所有開的會里,可以自由支配晚上的時間,想去玩啥就玩啥,不用去尬聊的唯一一次了,好好珍惜!

2018年,鹽湖城。

這一年我博士第四年結束,開會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工作了。前面說到,poster場館有很多公司的展臺,前兩年我也就去拿拿文化衫就走了,這一年則不然,因為展臺有HR給你介紹公司的招聘流程,當場收簡歷,也有站臺的員工,可以直接瞭解他們組的情況。當然,這樣可能還是比較general的招聘,即使有員工,很可能跟你也不是做同一個小方向的,一般來說大公司裡面偏production的組在這裡認識的機會比較多;如果想找偏research的組,還是透過你paper認識你的同行,師兄弟朋友們的介紹,效率相對高些,可以約他們在展臺或者Party上見面聊。對於找postdoc的同學,很多老師會約在開會期間見面,甚至面試,所以可以提前reach out約好。

2019年,洛杉磯長灘。

洛杉磯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城市,因為我一直有個影視夢,所以很喜歡好萊塢,這大概就是我為什麼堅定做video方向的初衷了。長灘其實離LA市區挺遠的,算是一個度假小城市了,甚至有自己的機場。長灘市最著名的景點就是literally的長灘了,有很多遊艇一列一列地停著,蠻壯觀的。

19年這會兒我已經畢業了,剛加入Facebook,不用逛公司瞭解找工作的情況,倒是又可以認認真真開會了。另外,對於畢業生,會有個Doctoral Consortium,強烈建議申請,他們會組織畢業生和業界大佬一對一吃飯,是個很難得的學習機會,畢竟除了自己導師,很少有其他老師能花一個小時跟你單獨聊各種research和career上的問題了吧。

5. 記三次實習2016年,博二暑假,灣區,Santa Clara。

來紐約連軸幹了兩年,暑假要去師兄在加州的start-up幫忙,總算要換一種生活方式了,開心!那會兒對傳說中的矽谷還沒有概念,還不知道San Jose(聖何塞)J發H的音。因為紐約就是跟所有國際大都市一樣,高樓大廈生活便利,其實沒有體驗過典型的,所謂美帝鄉村生活;灣區則是,住宅區裡一棟棟的自家house挨著,四層就算是高樓了,每一片兒有個plaza,聚集各種飯店超市;到灣區第一天,被感嘆說像是第一天來美國的……

這次實習很短,兩個月,因為是start-up,工資不高;租的地方沒有床,睡了兩個月地鋪,住家附近有條小河,蚊蟲很多,對蟲子極度反感的我在地鋪上整了個蚊帳;天天上班打車是打不起的,只好買了輛腳踏車騎車上班,單程半小時還好,天氣炎熱也還好,最恐怖的是在一個上高速分叉口,得過個馬路,沒有紅綠燈,只能招手示意,過來的車常有大貨車,而且車流量大,經常得攔下一列車,每次都膽戰心驚……

不過整體工作生活還是充滿新鮮感的。工作上是純production,瞭解了很多prod的system design;雖然早九晚七,但不用像在學校搞research晚上和週末還要加班,所以覺得很輕鬆;師兄們人也很好,帶著我們去過了優勝美地,三番市區玩。總體感覺就是讓我緊繃的科研神經放鬆了一段時間,也瞭解了另一種很不一樣的美帝生活,習慣了吃早茶,印度菜,越南粉。

2017年,博三暑假,西雅圖,Redmond。

這個暑假是過去幾年裡,過的最開心也收穫很大、非常充實的一個暑假了。這一年在微軟,是research intern;大公司確實流程比較正規,開始的時候有orientation帶你入門,公司各種facility也是不錯。

我的mentor已經是很senior了,是組裡的manager,但還是非常hands-on,自己還寫code做實驗,所以對技術的見解非常深入;人也很nice,甚至還有時幫我一起debug演算法,學習到很多。當時我在一個華人比較多的組,其他的full-time也很nice,我們工作上有問題都耐心跟我們討論,生活上帶我們嘗試各個樓不同的午餐。我們在的是99號樓,都說99很難吃,導致我至今還沒嘗過99的午餐……組裡每週會有intern輪著做presentation,介紹自己的進展,大家都很自覺,所以,雖然說大家都很nice,但因為想要在這三個月裡做出東西來,自己給自己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這種壓力我覺得是好的,積極的壓力。

這次實習後,我就習慣了用Windows系統,VS程式設計,onedrive,自己macbook上裝著Windows(這個習慣來FB後被打破了,現在又換回來蘋果原生系統)……微軟沒發筆記本,而是桌上型電腦,所以週末來公司的intern還不少,再加上西雅圖公交系統發達,去公司很方便,我晚上和週末基本都會在公司;也因此認識了一群小夥伴,因為微軟晚上餐廳不開,所以常常坐小夥伴的車,去外面一起吃晚飯,然後再回來幹活。夏天的西雅圖天氣很好很舒服,二十來度吧,晚上九點多天還是亮的,是全年最好的季節,其他時候則都是雨季了。

2018年,博四暑假,灣區,Menlo Park。

這一年回到灣區,在Facebook,體驗是最fancy,最累的一個暑假了。

原以為之前我已經瞭解灣區了,但16年其實是在Sunnyvale,Santa Clara這塊,靠東邊,偏熱;18年FB在Menlo Park,公司公寓在紅木城,這塊靠西邊,溫度跟西雅圖夏天差不多,很舒服,跟16年常活動的區域還是有點遠的。說fancy是因為,17年在微軟,我覺得有免費的咖啡和椰子汁就很不錯了;來了FB,好麼,喝的吃的種樣繁多,微軟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FB樓裡各種有個性標識的牆,intern program組織的活動也多,認識了很多玩得來的小夥伴。在這也學了很多“黑話”,什麼movefast啦,什麼what does success look like啦……

但同時也是最累的一個暑假了,一來因為open space辦公室,大家都坐在一塊兒,業界大佬就在身邊,自然也會想向他們學習,做的優秀;二來FB有mid-term和final review,一般你的mentor們會給你寫feedback,打分,然後有個叫calibration的環節,上面的老闆們會把所有intern放在一起比較,調整分數,要看你跟你的peers比怎麼樣。所以好幾次,忙到晚上3-4點,早上8點就得起來趕班車……

本文已獲授權。

連結:https://zhuanlan.zhihu.com/p/338339145

15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悍匪”張子強,連李嘉誠都敢動,為何卻不去招惹何鴻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