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開分8.9,到收官5.9,《大秦賦》的口碑反轉真夠兩極。輿情沸沸,竟然把不在局中的富大龍裹挾其中,以至於他不得不親自寫一篇長文來回應。毫無疑問,歷史劇的思辨空間在收窄,在史觀上要上一些基於現實考慮的保險,這自然會引發一些爭議。
劉和平說,歷史劇應該追求一種詩性品格。戲劇性本該是評判歷史劇優劣的重要指標。客觀來講,《大秦賦》在這方面是有不少改進空間的。另一方面,“歷史正劇”就像一個牌坊,而當下的輿論場又極富“拆牌坊”精神。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大秦賦》皆受之。
在可預見的未來,歷史正劇越發成為稀有物種。今日刊發一篇投稿,其文汪洋恣肆,一氣呵成。斯文也,對歷史存一份“溫情與敬意”;斯人也,對歷史劇有一種“同情之理解”。
《大秦賦》乃“大秦”系列收官之作。
前有《裂變》記商鞅變法,奠定大秦由弱變強之基石;後有《縱橫》現張儀邦交立論之鬥,縱橫捭闔。
《大秦賦》大象初顯,一代雄主秦昭襄王與秦孝文王相繼離世做鋪墊,嬴政登位現王者之尊,極盡筆墨繪“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歷史大局觀尤甚。
《大秦賦》排場之大盡收眼底。
開篇即呈磅礴之氣。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攻城之戰排兵佈陣,再現戰車步兵列陣之態,騎兵投擲兵萬千其上,床弩、雲梯、火箭、石塊百千齊發,大有“秦兵驍勇蓋世雄,卷舒八道勢如風。鐵蹄安踏塵土跡,大壑何由起騰龍”之意。
自《裂變》“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至《大秦賦》“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大秦”系列情懷從一而終。
尊重史實現秦軍威武:鎧甲錚錚,身穿長襦,腰束革帶,下著短褲,腿扎行縢,足登淺履,頭頂髮髻,手持弓弩,兵馬俑形象呼之欲出;女亦有“白粉敷面,猩紅眼妝”,“淺黃藂羅衫”,“披淺黃銀泥雲披”,禮儀考究。
東周君肉袒銜璧,大婚盛合巹酒,更有“不忘本初,行禮,次加皮弁,勇於軍事,為國效力,再加爵弁,行禮,勿忘祖宗,四時祭祀,禮成”冠禮之程……大到沙場之功,小到行禮之細,《大秦賦》甚彩!
《大秦賦》史實之例耐人揣摩。
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嬴政質子於趙,滅周室之功、鄭國渠由來之敘、呂不韋專權之績、嫪毐之亂、“一字千金”之故、蕞城之戰、成蟜叛亂、李斯扶搖之路、諫逐客書、荊軻刺秦等皆娓娓道來。
諸國會盟而謀弱秦,以致天下之士,合縱攻秦,相繼締交,相與為一,然各安異心,秦謀而分之。開關迎敵,五國聯軍,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可見一斑。
此在李斯《大秦賦》中一言以蔽之:“韓自申不害變法失敗便無大爭之心,朝秦暮楚,苟活於世。魏商鞅張儀公孫衍等扭轉乾坤之才,被棄如草芥,專資秦國,何其蠢哉。楚方圓五千裡,帶甲百萬,然貴胄之間爾虞我詐,泱泱大國,一盤散沙,難成大業。齊偏安一隅龜縮自保,齊國先祖烈烈雄心何在?燕一無能臣良將,二無雄軍明主,國土貧瘠,人丁稀少,召公八百年基業,坍塌之日不遠。趙人勇武,長平之戰,再無翻身之日”。
觀眾從屏讀史,在乎格局,以史實觀貫穿其間,引觀眾自發燃溯秦求本學潮,實乃《大秦賦》之功。
《大秦賦》角色之彩回味悠長。
國之崛起,人之崛起。圍繞嬴政成長脈絡,《大秦賦》以人貫之。
襄公立國,始為諸侯,穆公選賢任能,拓土千里;孝公勵精圖治,變革圖強;惠文王開關東出,伐戰伐交;昭襄王弱六國徵天下,開創霸業;今日之秦一統天下,掃平六國。
嬴政行冠禮,平叛亂,免相職,修鄭國渠,下《逐客書》,納賢任能,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胸有溝壑,指點江山。
一代名相,不韋傳奇,奇貨可居,冒死護王,歸秦為臣,教公子異人楚服認子,託孤為仲父,家僮萬人,權傾朝野,編纂《呂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
一心只為秦計,貶黜之時,群臣相送,權臣隕落,功過自由後人評說,不韋一生跌宕起伏,段奕宏演技堪贊。
亦有華陽夫人洞若觀火,李斯狡黠擅權,趙姬為亂後宮,嬴傒忍辱負重, 王綰勤懇事主……《大秦賦》角色之彩,燦若星辰,再現歷史風雲跌宕。
《大秦賦》排場之大、史實之例、角色之彩有口皆碑,然評分遇滑鐵盧,何也?筆者揣言之有三:
較之《裂變》《縱橫》,《大秦賦》精神支柱稍遜,《裂變》貫穿全劇始終“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精神脊樑屹立不倒,以“變法”為本,盡顯商鞅“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公為青山,我為松柏”之神采,時時可見前人所不敢發之言。
《縱橫》則聚焦秦惠文王重用外臣強將,邦交、征伐遊刃有餘,平內亂,退外患,徵巴蜀,定義渠,橫掃六合,渲張儀公孫衍之對決,精彩紛呈。
極盡戰國風情,無門第之見,無國界代溝,一揮胸中長策的風流,任你布衣之身,任你出身鄉野,自有遊學去處,自有英雄相惜,人文風情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回味悠長。
《大秦賦》氣勢如許,情懷遜之;
二來劇情詳略不一,冗長偏廢,“嫪毐之亂”尤甚,有疲觀眾之嫌;
三來年齡溝壑,難以逾越,觀劇感陡跌,情理之中。
《大秦賦》之出,當有三觴:一敬歷史綿長,浩浩湯湯;二敬大國精髓,文化興邦;三敬團隊匠心,莫失莫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