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兩天最令家長感動的視訊是什麼,那一定是這個,視訊中,53歲的Matt患有唐氏綜合症,心智就是一個小寶寶,自從25年前母親去世後,一直是年邁的父親照料他的生活。
前幾天,姐姐帶他去紐約,回來的時候,看到88歲的老爸在機場等他,他衝上去撲進爸爸的懷抱,不停地親吻爸爸的臉頰,場面溫馨又感人。
Matt喜歡擁抱,53歲的他在父親懷抱中的樣子,像極了一個寶寶看見久未相見父親的樣子。
有人說,最感動的,是白髮蒼蒼的老父親緊緊擁抱Matt的樣子,彷彿在說,無論多大,你都是我心中最疼惜的孩子。
在父親懷裡的Matt也一定感受到了來自父親給予的深深安全感。
擁抱,確實有這樣的魔力。
因為無論多少歲,孩子都渴望父母的擁抱。
19世紀80年代,美國當時的育兒思想認為——成人與寶寶接觸是“不衛生”的行為。孤兒院為了避免寶寶們生病,立志打造一個無菌的養育環境,規定護士們不能用肢體觸碰嬰兒,更不能擁抱嬰兒,即使餵養嬰兒也只能通過一些工具。結果孤兒院出現大批的嬰兒死亡,死亡率從原本的32%一下子飆升至75%。醫生們始終找不到確切原因。
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們覺得孤兒院嬰兒的大批死亡是因為缺乏“擁抱”,一位叫哈里·巴克溫的兒科專家甚至指出,這些寶寶們患上了“原始情感飢渴症”,繼而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意志力。
後來,在哈里·巴克溫這些學者們的呼籲下,美國的孤兒院改變了養育環境,規定護士們不擁抱不能進房間,她們被要求一定要多抱抱嬰兒,孤兒院的寶寶們慢慢恢復了活力。
多麼可怕,不擁抱竟然直接威脅到寶寶的生命安全,導致嬰兒的死亡率飆升!所以,擁抱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動作,更是一種深深的愛的呵護。
抱一抱,真的會影響孩子一生。
有位美國的中學顧問講過這樣一件事:
我曾有過一次很糟的任務,去告訴一個學生他的父親在一次事故中喪生了。走在路上,我一直在默默祈禱上帝賜給我告訴他這噩耗的勇氣和方式。可是我腦子裡一片空白。
看到那孩子,我無話可說,只好向他伸出雙臂將他緊緊地摟在懷裡,許久許久,才在他耳邊輕聲告訴他這個不幸的訊息。孩子流下了眼淚,在我懷裡抽泣著,我們抱得更緊了……
20年後的一天,他突然打電話給我說:“我只想告訴你,20年前的那一天,你的擁抱對我是多麼重要。沒有你的擁抱,真不知道聽到那噩耗時我會怎樣。從那次擁抱中我學到了很多很多,多得你無法想像。以至於我的兒女至今都從中受益。”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赫洛德·傅斯博士研究發現,擁抱可以讓人更年輕、更有活力,讓人們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經常與父母擁抱比與父母關係緊張的孩子心理素質要高很多。
所以,千萬不要小瞧擁抱的力量,親子關係的建立中,一定要抓住孩子最需要擁抱的這幾個時刻。
1.哭泣時
哭泣是人類的本能,其背後隱藏著複雜的情緒,可能是恐懼、受傷,也可能是飢餓、委屈等。孩子的表達能力不完善,很難讓父母及時、正確地理解其哭泣的真正原因。
嬰兒哭泣時,家長要檢查孩子是否有生理需求要滿足,比如餓了、需要換尿布等。大一點的孩子哭了,父母要問清楚他們的需要。如果受了委屈,不妨蹲下身,將孩子擁入懷中,給他們安全感。
2.剛睡醒時
大人們睡醒都有“起床氣”,孩子剛睡醒時,也可能不適應,難免會產生失落感,周圍熟悉的世界也似乎變得陌生。此時,家長可以抱著寶寶四處看看,幫他們儘快擺脫剛睡醒的懵懂狀態。
3.受挫時,生病時
當嬰兒突然被巨大的聲音嚇到時、走路摔倒時,當幼兒在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受挫時,生病時,家長的擁抱就是最好的心靈港灣,能讓幼小的心靈得到撫慰,儘快忘記剛剛發生的不愉快。
如果得不到家長的及時擁抱,孩子就不得不獨自面對難以承受的壓力。久而久之,他們可能會養成冷漠、自私等不良個性。
4.面臨陌生環境時
6個月左右的寶寶開始怕生,他們對陌生人或陌生環境都可能產生抗拒心理。而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面對陌生的環境、夥伴和生活方式,更像是面對一場“劫難”。這些時刻,家長都要抱抱孩子,等他熟悉之後,再鼓勵他離開大人的懷抱。
5.分別時
家長出差、或者爺爺奶奶帶孩子去老家等不得不與孩子分別時,爸爸媽媽一定要抱抱寶寶,告訴他這只是短暫地離開,大約多少天,或幾個月,即使不在一起,爸爸媽媽也一直想著他,愛著他。
從心理學角度講,分離是孩子遭遇的較為嚴重的心理危機,如果家長處理不好,孩子容易出現分離焦慮,長大後也難以信任他人。
生活中,建立每日擁抱的儀式感是很多父母需要學習的地方,正如外國的父母都喜歡在出門時擁抱親吻孩子一樣,把擁抱融入日常生活,也是一種有效的親子陪伴關係。
第一抱:早晨醒來。
孩子在睡了長長的一夜醒來,給他一個擁抱,問候寶寶早上好,睡得香不香,然後給他穿衣起床。
第二抱:每天接送孩子上幼兒園時。
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意味著他要和你分開一整天,此時給他一個擁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他的分離焦慮感。
晚上接孩子離園,親子之間由於較長時間的分離,也需要一個溫暖的擁抱。
第三抱:睡前擁抱。
在孩子睡前親親他的小額頭,親子之間互道晚安,孩子帶著你擁抱的餘溫,一定能美美地睡個好覺。
當然,“儀式感”絕不是象徵性,敷衍了事的擁抱孩子。擁抱孩子時,爸爸媽媽可以給他感興趣的東西,如媽媽的乳汁、溫柔的撫觸、好聽的歌謠等,同時輔以柔和的目光,注視他的眼睛,讓他知道你在關心他、關注他,讓他知道你最了解他、最愛他。
英國人說:“每天需要3個擁抱才能活下去,另外還要3個擁抱才能神采飛揚。”
美國心理學家Virginia Satir說過,每天4個擁抱是生存的根本,每天8個擁抱讓我們精力充沛,每天12個擁抱幫助我們健康成長。
日本網站《MERY》指出,人們每日只要擁抱30秒,就能消除一天累積壓力的3分之1!日本有越來越多的臨床醫學開始使用這種“擁抱療法”。
擁抱,既是分享愛,也是獲取愛。在對寶寶和愛人說:“我愛你”之前別忘了先去抱抱他們!在擁抱中你們獲取的永遠比想象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