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鄱陽,一顆鄱陽湖東岸之璀璨明珠、人文薈萃,人才輩出
手機中正在播放歌唱家郭蘭英演唱的《我的祖國》歌曲,"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這首歌伴隨著我成長,它不僅旋律優美、歌詞讓人激情澎湃和氣勢磅礴,更讓像我這樣生長在長江邊、鄱陽湖東岸的江西鄱陽人倍感親切。
"…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這難道不就是作者小時候的生活情景的真實寫照嗎?我的故鄉鄱陽——中國湖城,一顆鄱陽湖東岸之碩大、璀璨的明珠,人文薈萃,人才輩出。
彈指一揮間,我已離開故鄉鄱陽近40年。鄱陽在這期間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發展和變化,正像《我的祖國》歌詞中所描繪的那樣"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從2014年7月1日起,鄱陽成為了江西省試點省直管縣。鄱陽至此高速發展,2019年,鄱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0億元,增長7.3%;財政總收入實現20.35億元,增長1.6%。 2020年4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鄱陽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鄱陽縣古稱饒州,喻為"富饒之州"、"魚米之鄉",物產豐富、人傑地靈。鄱陽湖因鄱陽縣而得名,鄱陽縣因鄱陽湖而揚名——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此外還有1067個自然湖和人工湖,它是一座名符其實的湖城。
鄱陽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物古蹟——永福寺、牛頭山等,還有享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的饒河戲、脫胎漆器等;此外,鄱陽還是歷史上八大移民聖地之一,享有"北有山西大槐樹,南有江西瓦屑壩"之稱,有近210萬鄱陽人遷出。
鄱陽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欣欣向榮,作者的初、高中母校鄱陽一中在1980年就已經成為了江西省屬重點中學,為國家培養了成千上萬的學生。學校享有許多殊榮,比如先後獲得"全國現代教育技術課題實驗學校"、"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江西省體育傳統專案工作先進學校"等。
鄱陽不僅在教育事業上取得可喜的發展和成績,文化事業也非常豐富和繁榮。多次舉辦"中華龍舟大賽"、多次舉辦環鄱陽湖國際腳踏車大賽和在2012年曾舉辦長江溼地保護網路年會。
2014年5月10日中華龍舟大賽(江西·鄱陽站)在江西鄱陽縣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開賽,此次中華龍舟賽共設8站比賽,鄱陽是第三站。
古韻鄱陽有豐富的文物古蹟,坐落在縣城土井巷中段的永福寺塔始建於梁武帝天監元年(502),由當時的鄱陽王,蕭恢(南朝梁武帝蕭衍之弟)獻出自宅而建成。
永福寺塔由於建築質量堅固、結構嚴謹,千年寶塔雖然歷經從元朝至清朝末年的幾百年間的八次地震(這期間在鄱陽境內曾發生過有記載的八次地震),儘管地震損毀了周邊許多的房屋,但永福寺塔卻沒有一次因此而遭受破壞——俗稱"千年不倒塔"。
此外,於2012年5月9日竣工的鄱陽樓則是現代鄱陽人設計和建造的一座以旅遊觀景為主要功能,集文化交流、展覽、休閒為一體的地標性景觀建築。它建於鄱陽鎮芝山山頂原電視發射塔的舊址,在設計上則充分體現了鄱陽本土建築的文化精髓。
鄱陽樓由於位於鄱陽縣城市核心地段、風景秀麗的芝山公園的芝山之巔,是城區建築群制高點之一,被譽為"江南第四大名樓"。 登上鄱陽樓,向西遠眺鄱陽湖的壯闊波瀾,向東近觀鄱陽城的繁華街市。
鄱陽人文薈萃,人才輩出。這片紅土地養育和薰陶了許多名人志士,饒州知州范仲淹、饒州刺史顏真卿、大詞人姜夔、中華四大賢母之一陶母、東晉大將軍陶侃、四洪(洪皓、洪适、洪遵、洪邁)、唐代愛國名臣張巡、南宋丞相江萬里、革命先烈方誌敏、原化工部部長彭濤、紅十軍傑出指揮員李新漢等。
南宋書法家、音樂家、文學家、大詞人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北宋改革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曾任饒州知州,《江上漁者》五言絕句膾炙人口——"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他的《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經典名言警句,一直是作者的勵志座右銘!
這些名人志士都為鄱陽的人文和民生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豐功偉績也一直激勵著勤勞、務實的鄱陽人民埋頭苦幹、奮發圖強。
陶母湛氏(公元243—318年),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賢母,晉代著名大將軍陶侃的母親。她與孟母、歐母、岳母齊名,是著名的"四大賢母"之一。陶母墓位於鄱陽縣城東,"陶母封鮓責侃"的軼事典故,時刻提醒著鄱陽各級政府的工作人員要從小處養成廉潔操守的職業準則。
鄱陽還有享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的饒河戲。它是鄱陽人(古稱饒河人)在南戲和江西弋陽腔的基礎上經過改造和發展,變一唱眾和、鑼鼓伴奏、以板擊節的高腔,形成了現今唱腔豐富、劇目眾多,鄉土氣息濃郁的饒河戲。
饒河戲既是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也是江西古腔遺韻保留最完整的戲曲,它是贛鄱大地的藝術瑰寶。作者在中學期間,學校經常組織學生集體去縣贛劇團聽饒河戲。
鄱陽脫胎漆器髹飾技藝也享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脫胎漆器始於漢朝,與景德鎮瓷器、北京景泰藍並列為"中華三寶"。它作為一門民間工藝,歷經幾千年流傳至今。其純手工製作的精密度和細膩度,不僅是歷代藝人的心血和智慧結晶,也是一份寶貴的歷史和文化遺產。
脫胎漆藝屬傳統工藝美術,純手工製作,工序繁雜。其漆器以造型新穎、漆面光澤明亮、製作精巧、內壁平滑而著稱。縣政府投入專款培養傳人,力求此工藝能完整地保護起來。
鄱陽人傑地靈,至今仍然保留了木工、雕刻、刻印、打鐵、竹器、樂器、裱畫、紙紮、裁縫、繡品、釀酒、屠宰、飲食、理髮等百十種傳統手工業,歷代都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民間藝人。
我父親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老師,他的木工技藝也很精湛,家中的各式傢俱都是父親親手製作,父親對葫蘆絲、二胡、小提琴等樂器的演奏都吹、拉得很熟練。
手機還在繼續播放歌唱家郭蘭英演唱的《我的祖國》,"…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伴隨著優美動聽的歌聲,我腦海中不斷地浮現出我小時候生活、學習的情景,兒時的發小、中學同窗的容貌歷歷在目,感慨萬千!我的故鄉鄱陽,人文薈萃,人才輩出,不愧為是一顆鄱陽湖東岸之碩大、璀璨的明珠。
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