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纜掛鉤個數=布放光纜長度(公里)×2060(掛3條光纜時開35mm規格)
鋼絞掛鉤個數(新設吊線)=光纜長度(米)*2;
鋼絞掛鉤個數(利舊吊線)=光纜長度(米)*2*0.3;
連線分配箱、光交用圓頭尾纖(FC),成端兩芯用1條雙頭3米,FC-FC(ODF架用開5米長的) ;
連線分纖箱用方頭尾纖(SC),成端兩芯用1條雙頭3米,SC-SC;
光纜成端接頭數=實際光纖成端數;
一個光纜標誌牌開2條3*200mm尼龍紮帶;
一個光纜預留處開1付拉線抱箍+同程式吊線+一個襯環+4個鋼鉸線卡子;
光交箱、分配箱的分光器是用盒式的,光分路器箱的分光器是用插卡式的。
牆掛每100米做兩個終端做8箇中間支撐。
拉線完整連線:拉線抱箍——拉線襯環(7/2.2的鋼鉸線做拉線時用3股的,用7/2.6的做拉線時用5股的襯環)——3眼雙槽夾板(夾板法時用)——鍍鋅鋼鉸線——3眼雙槽夾板(夾板法時用)——拉線襯環(7/2.2的鋼鉸線做拉線時用3股的,用7/2.6的做拉線時用5股的襯環)——拉線棒——拉線盤(拉線棒與拉線盤的連線:將拉線棒的開口環套入拉線盤的U型環內,用Ф4.0鍍鋅線將圓環開口紮緊)
電纜吊線的連線
1. 一字結:兩個襯環、四塊雙槽夾板
2. 丁字結:一塊雙槽夾板,一塊單槽夾板、一個襯環,一個50(毫米)穿釘
丁字結電纜吊線的長度一般不超過10米,同時在第一根杆上做假終結。超過10米,應在適當地點加立電杆
十字結:二塊雙槽夾板、一個100(毫米)穿釘。
光纜選擇情況
GJYXFHA-2B6a管道2芯光纜(用於管道資源緊張情況下)
GYSTS-6B1 室外管道光纜
GYSTA-6B1 室外架空光纜
GJPFJH-12B1室內豎井掏接光纜
分光模式及安裝位置場景:
新建多層住宅(10層以下)
場景特點:一般有多棟建築樓宇,每棟建築有2-3個樓洞,單層2-3戶,單棟樓宇的使用者<64戶的90%。
規劃要點:全覆蓋或薄覆蓋、兩級分光、不分纖
現有多層住宅改造(10層以下)
場景特點:一般有多棟建築樓宇,每棟建築有2-3個樓洞,單層2-3戶,單棟樓宇的使用者<64戶的90%。
規劃要點:薄覆蓋、兩級分光、不分纖
新建中高層住宅(10-20層)
場景特點:新建區域中高層住宅樓宇,樓層高在10~20層之間;單棟樓宇使用者密度較高,一般>64戶。
規劃要點:全覆蓋或薄覆蓋、一級分光、集中分光、分散樓層分纖。
1.考慮到單棟使用者數已經滿足1:64最大分光比需求,可直接採用一級分光,分光器集中設定在樓內接入間或樓內集中點的分纖盒;
2.樓內分光點至各樓層採用大芯數垂直光纜,選部分樓層進行分散分纖,一般每隔5~10層設定分纖箱/分纖盒;
現有中高層住宅改造(10-20層)
場景特點:新建區域中高層住宅樓宇,樓層高在10~20層之間;單棟樓宇使用者密度較高,一般>64戶。
規劃要點: 薄覆蓋、兩級分光、第二級在樓內集中分光後,選取適當樓層分散分纖。
總體上為保證採用1:64以上的最大分光比,選擇採用兩級分光模式:第一級分光器應集中設定,建議設定在小區中心接入間或者靠近中心位置的某樓宇內;第二級分光器部署在單棟樓宇內集中放置。對於樓棟之間非常分散、樓距較大的情況,可分片區增加第一級分光器集中節點;
新建高層住宅(20層以上)
場景特點:新建區域中高層住宅樓宇,樓層高在20層以上;單棟樓宇使用者密度較高,一般遠大於64戶。
規劃要點: 全覆蓋或薄覆蓋、兩級分光、第二級分散樓層分光。
1.考慮到單棟使用者數遠大於1:64最大分光比需求,如果採用一級分光,引入單棟樓的引入光纜芯數可能較大,因此考慮採用兩級分光。第一級分光器集中設定在樓內接入間或樓內某處集中點的分纖盒;第二級分光器選部分樓層進行分散分光,一般每隔5~10層設定分纖箱/分纖盒內建第二級分光器,同時為節約成本樓內第一級分光點至各個第二級分光點樓層可採用大芯數垂直光纜,不採用皮線光纜;
現有高層住宅改造(20層以上)
場景特點:新建區域中高層住宅樓宇,樓層高在20層以上;單棟樓宇使用者密度較高,一般遠大於64戶。
規劃要點: 薄覆蓋、兩級分光、第二級分散樓層分光。
商務樓宇新建及改造
場景特點:新建或改造的商務樓宇,內部主要客戶是政企客戶,受樓內間隔裝修變動、出租的變動頻繁程度影響,單棟樓宇使用者密度可能會發生較大變動,可能無法一次性確定樓內使用者的分佈密度、分佈位置。
規劃要點: 薄覆蓋、一級或兩級分光、樓層分散分光或分散分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