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01 多災年景

2020年多災多難,經濟下行壓力山大。小小新冠病毒,把整個世界搞得雞飛狗跳。

大家都在等待疫苗普及;等到年末,還沒來;病毒反而變異了,世界又多了一分惶恐。

換一個角度,禍兮福之所倚,惶恐也孕育著希望的曙光。

12月中旬,英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體,傳染性比原病毒高出70%。

12月19日,首相約翰遜宣佈,倫敦“封城”。這是英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封鎖,但並沒有阻擋住變異病毒的傳播。

歐洲、美國、包括東亞的日韓,相繼發現新病毒。

日本新增病例連續創新高,12月26號確診3881例。

日本政府宣佈,從12月28日起到明年1月底,暫停所有國家及地區的新入境申請。

——相當於宣佈“封國”。就在一週前的12月21日,菅義偉還重申,日本沒有必要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當然日本的“封國”並非一刀切。

從國外歸國的日本公民和在日本有臨時居住資格的外國人(在英國或南非逗留過,將不被接受)仍然可以入境,但必須隔離14天。

日本這次封國,不包含中國大陸以及韓國、新加坡等疫情控制較好的國家和地區。

日本之所以選擇這樣差異化“封國”,背後有一筆賬——

02 日本賬本

差異化“抗疫”,還是在尋找經濟與抗疫的平衡點。

日本之前抗疫比較佛系,但效果相比歐美國家也還不錯。

今年7月,為扶持在疫情中遭受重創的旅遊業和餐飲業,日本政府推出旅遊支援政策“Go To Travel”,鼓勵民眾出門旅遊,併為遊客提供部分住宿費和交通費,最高補貼達50%。

這個計劃自啟動後已有4000萬人參與(相當於全日本人口的三分之一),日本經濟有過短暫的恢復。

12月初,日本內閣稱,將今年三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速上調至5.3%,按年率計算為22.9%。

在此前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二季度按年率計算下滑28.1%。

如果沒有英國爆發的變異病毒,日本還會按照之前的節奏運轉,推動經濟復甦。這次差異化“封國”,相當於給日本經濟潑了一盆冷水。

12月28日,日本“封國”的當天,“Go To Travel”補貼專案正式暫停。

當然日本這樣犧牲經濟的背後,還有另一本經濟賬:為東京奧運再拼一把。

本該今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推遲到了2021年(延期一年的成本上漲22%,從此前的1.35萬億日元上漲到1.64萬億日元,東京奧運會由此成為“史上最貴”),讓日本損失頗大。

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那麼2021年東京奧運會基本也沒戲。

如果2021年奧運會辦不了,那麼東京奧運會基本就辦不成了。

日本上下對這次東京奧運會給予厚望。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曾被視為日本國運的拐點。

1964-1969年,除1965年(GDP增速為6.4%)之外,日本GDP增速均超過10%,日本產品淹沒全世界。

從那以後,日本繼續高歌猛進,GDP一舉超過蘇聯,成為當時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日本戰場上幹不過蘇聯,終於在經濟領域戰而勝之。

但是過去30年時間,日本經濟一直高位震盪。日本政府用盡辦法也無濟於事,便希望透過東京奧運會,提振日本經濟。

如果這次東京奧運會無法舉行,那麼不僅對日本經濟是一個打擊,對日本的精神層面也是個打擊。日本這次封國,其實就是想最大限度撲滅疫情,為東京奧運會再搏一把。

但除了出現奇蹟之外,東京奧運會基本沒戲了。因為目前看,疫情很難短時間內控制住。

03 防疫難

吃瓜群眾或許納悶,為什麼歐美就控制不住疫情?

答案主要有兩個,一是過度的自由主義,二是經濟結構。

這裡宣告下,並不是說自由主義不好;而是說過度的自由主義不利於抗疫。

關於過度自由主義,這裡可以看具體事例。

由於變異的新冠病毒在英國蔓延,瑞士於12月21日宣佈,自12月14日以來從英國入境的所有人都必須自抵達日起自我隔離10天。

於是一幫去瑞士度假的英國老鐵們(420名遊客),就被隔離在瑞士的一家叫韋爾比耶的酒店裡。

如果按照瑞士政府的要求,隔離完畢之後,假期也就泡湯了。

但是很快,酒店管理者發現很多房間電話無人接聽,飯菜沒人吃;在檢查中得知大約一半的英國老鐵,已經從隔離酒店“秘密消失”。

這幫英國老鐵中的許多人在夜色掩護下“悄悄逃走”,隨後在歐洲到處溜達。

在他們眼中,逃離隔離酒店是奔向自由。

這個案例充分說明,過度的自由主義確實不利於疫情防控。

當然發達國家之所以不搞大規模隔離,除了崇尚自由主義之外,經濟問題是另一個根源。因為發達國家的服務業佔比非常高(日本、德國、美國的服務業佔GDP比重都超過70%)。如果強行封鎖,流動性枯竭,那麼短時間內GDP必然大幅度下滑,不利於拿選票。

當自由主義和經濟問題結合,必然導致過度的自由主義。

04 禍禍相依

傳染性更強的變異病毒給世界帶來三大挑戰:

挑戰一,摧殘醫療系統。

疫情原本就讓各國醫療資源十分緊張。病毒變異之後傳染性加劇,會讓原本就緊張的醫療資源雪上加霜。

挑戰二,宣告群體免疫思路破產。

這個其實很容易理解。冠狀病毒引發的流感,基本上每個人都感染過,理論上來說早已實現群體免疫;但冠狀病毒每年依然會引發流感,原因就在於冠狀病毒的變異能力一直很強。

新冠病毒本就是冠狀病毒家族的一員,擁有冠狀病毒的變異特性。

挑戰三,疫苗普及難。

有些疫苗(包括已經獲批的輝瑞疫苗)就是透過“模仿”病毒的刺突蛋白,來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病毒的變異,就是恰好刺突蛋白髮生變化,增加疫苗普及的難度。

這三大挑戰,促使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集體主義思維下的防疫策略。因為面對新冠疫情,必須全人類聯手抗疫。中日韓的防疫成果,就是建立在集體主義模式之下。

如果重視集體主義,那麼就可以糾正過度自由主義,這未必是一件壞事。

這裡再強調一遍,自由主義本身是人類基礎價值觀之一;但過度的自由主義不是好事,會導致氾濫的慾望過度放縱。

如果各國能暫時擯棄成見與利益紛爭,那麼人類戰勝新冠病毒,並不難。

如果透過全人類共同防疫,從而適當糾正過度自由主義,那麼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幸運。現在從倫敦封城和日本封國的實踐看,全人類聯手抗疫的趨勢出現了一縷曙光。

儘管曙光還比較微弱,但微弱的曙光也是曙光。

17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有翡》如果周翡是男的,劇情一定會這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