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63年開始,擔任法國總統的戴高樂將軍多次反對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但十年之後的1973年1月,英國終於還是加入了歐共體。時過境遷,2016年6月23日英國全民公投中脫歐派意外獲勝,拉開了英國與歐盟漫長的脫歐談判。
在歷時四年、三位首相的“山路十八彎”後,英國“脫歐”這場大戲終於要落下帷幕。2020年12月24日,英國與歐盟就三大分歧問題達成一致,在最後時刻避免英國出現“硬脫歐”的局面。這是大功告成還是委曲求全?是一勞永逸還是後會有期?
雙方妥協避免“硬脫歐”
2020年1月31日英國已經正式脫歐,隨後英國和歐盟進入了《脫歐協議》規定的過渡期,持續至2020年12月31日。過渡期內英國仍保留在歐盟關稅同盟和單一市場內,若未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過渡期後雙方經貿關係將退回到WTO框架下,這也就是所謂的無協議的“硬脫歐”。
12月24日,英國和歐盟正式達成歐盟-英國貿易與合作協議,意味著從2016年“脫歐”公投後籠罩英國多年的“無協議脫歐”陰霾終於散去。在此之前,是什麼分歧令英歐談判陷入停滯呢?共有三個層面。
在貿易層面,雙方就建立公平的貿易競爭環境仍有分歧,核心重大分歧聚焦在政府補貼。畢竟,英國尋求脫歐的初衷,就是想擺脫原有歐盟內部單一市場規則,和歐盟達成約束較少的自由貿易協議,英國堅定地認為脫歐後應擁有提供貿易補貼的自由,但是歐盟堅持只有在獲得歐盟委員會批准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補貼。
在“北愛”問題的協議後續解釋權層面,英歐之間矛盾激化。9月15日在英國下議院透過的《內部市場法案》,將賦予英國解釋和修改《脫歐協議》的權力,特別是北愛爾蘭“雙邊界”設定與北愛爾蘭貿易補貼遵守歐盟法規的設定,引起歐盟極大程度的不滿,談判進度開倒車。
進入12月,英國和歐盟就三個分歧相互進行極限施壓。英國多次警告“無協議脫歐”,而歐盟也強勢反擊。事實證明,英國最先讓步了,在捕魚權以及公平競爭方面,做出了重大讓步,使得雙方在聖誕節前達成了協議。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協議的內容是什麼?誰向誰進行了妥協?
在貿易層面,歐盟對英國進行大幅讓步,英國可以自行判斷國家對企業進行的補貼是否影響到貿易。英歐雙方就環境、社會和勞動方面的最低標準達成一致,英歐雙方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補貼監督機制,不需要遵守另一方的規定。如果英歐任何一方違反公平競爭方面的規定,另一方可以發起獨立的第三方仲裁,並有權採取反制措施。
在捕魚權層面,雙方都進行了妥協,英國則是更大的妥協方。協議規定,在未來5年半的時間內,歐盟漁民在英國海域捕撈的產值需要減少25%。歐盟方面原本想保持現有的捕魚份額,而英國最初提出在3年內將歐盟漁民在英國海域捕撈的產值減少80%,25%的份額意味著英國在最後階段做出了大幅讓步。在五年半的時間結束後,英歐雙方每年都將進行捕魚份額的協商。同時,這也意味著英國政府在漁業問題上的讓步違背了其當初對蘇格蘭漁業的“重大承諾”,引起了蘇格蘭的強烈不滿。
在“北愛”問題層面,英國同意撤銷《內部市場法案》中具爭議的條款,做出妥協。雙方就《北愛爾蘭議定書》達成原則性協議,將有助解決藥品和食物供應以及邊境檢查等問題,意味著屬於英國的北愛爾蘭會繼續遵守歐盟單一市場規則,北愛和歐盟成員國愛爾蘭不會出現“硬邊界”,但與英國其他地區的貿易流動會出現一定的障礙,比如需要檔案和檢查。
軟脫歐是短期雙贏選擇
識時務者為俊傑。英歐在過渡期的最後時刻能夠達成協議,也是雙方在2020年底對全球格局清晰研判後的最佳選擇。
其一,從全球格局視角看,脫歐是英國試圖調整對外關係的產物之一,英國和歐盟就雙方未來關係達成協議也為其加快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奠定了信心基礎。在2021年完成脫歐後,英國的戰略目標是在維持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和國際影響力的基礎上,兌現“全球化英國”設想。2020年10月,英國與日本正式簽署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英國脫歐後簽署的首個重大貿易協定。雖然英日貿易量只佔英國對外貿易的2%,但這份協議的象徵意義遠超實際收益。
2020年11月,英國與加拿大達成延續性貿易協議,以確保在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後兩國貿易關係維持穩定,兩國還同意2021年起就新的貿易協定展開談判。目前,英國同時與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主要貿易伙伴談判脫歐後的貿易協定,但進展堪憂,而英歐在過渡期的最後時刻能夠達成協議,為2021年的艱難談判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其二,從經濟壓力和疫情視角看,歐洲疫情再次急劇抬頭,尤其是英國出現新冠病毒的變異體,且已向外擴散,2021年英國和歐盟經濟或將共同面臨重大沖擊,雙方妥協是雙贏格局。被稱為B.1.1.7的新變種病毒株最早於9月中旬在英格蘭東南部的倫敦或肯特郡發現,傳播力比原有病毒株高出70%,目前新病毒株已蔓延到英國各地,英國政府已在倫敦等地實施第四等級疫情封鎖措施,並擴充套件到更多地區。
但是令人擔憂的是,繼澳大利亞、丹麥、義大利、冰島、荷蘭等國報告出現與B.1.1.7有關的感染病例後,美國、德國、法國、瑞士和日本官員也紛紛表示,該病毒株可能已傳入這些國家。至今有數十個國家禁止來自英國的旅客入境,英國和歐盟之間的人員、物資流動已經大受影響。原本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重創了歐洲國家的各行各業,英國和歐盟其餘27個成員國都不希望經濟再次受到打擊,達成貿易協議或將減輕脫歐衝擊。如果雙方沒有達成協議,明年“無協議脫歐”必將讓英國和歐盟跌入無序的“至暗時刻”。
其三,從民意視角看,民意壓力也推動英國政府與歐盟達成協議。從民調來看,英國民間對於是否應該脫歐仍是各持己見,左右搖擺,但既然木已成舟,大部分人則更加不支援無協議脫歐。畢竟英歐民眾都很清楚,英國和歐盟貿易一直處於唇齒相依的狀態,一旦無協議脫歐,英歐居民都將受到巨大沖擊,協議避免了雙方大規模貿易成本增加,這對於受疫情衝擊的英歐民眾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當然,鮑里斯·約翰遜暫時無連任壓力,在英歐談判截止日前一直維持強硬態度來尋求更好的條件,民意導向反感無協議脫歐的情況也推動英國政府最終做出妥協,與歐盟達成協議。
英國或面臨四大挑戰
英歐最後一刻成功達成了未來關係協議,看似是雙贏,一別兩寬,但這並不是終點,雙方必然後會有期。協議達成之後,英國議會可能在年前就會透過協議,而歐盟需要到明年1月才能進行審議,在此期間,英國和歐盟之間由臨時適用協議來規範,但許多措施的落實還需要等待和進一步協商。展望未來,英國政府仍將面臨四大挑戰。
其一,英歐之間的爭端可能會繼續。英歐雙方此次達成的協議還包括社會保障、安全、交通、能源、環境、資料共享、司法等多個領域。雙方仍將在許多方面合作,但隨著英國退出歐盟,也將離開許多合作框架,譬如將不能直接、實時地接觸歐盟的犯罪記錄、指紋等敏感資料庫,並且將退出歐盟的“伊拉斯謨”大學交換生專案,英歐之間的貿易爭端解決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而已,其他領域的磋商和談判更加艱難。
其二,英國經濟增長或將面臨大考。歐盟在英國投資資產佔其GDP的26%,而英國對歐盟出口佔比高達13%,其在歐盟的投資資產更是佔到了英國GDP的2倍以上。雖然英國脫歐後獲得了其對移民、司法和財政的控制權增加,但其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金融服務業對英國經濟的貢獻,跨國企業對英國投資意願將明顯下降,從而衝擊英國的經濟增長。據英國政府預算責任辦公室預測,在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英國經濟15年內也將比留在歐盟萎縮4%。
其三,都柏林、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和巴黎已經開始削弱倫敦作為歐洲金融中心的主導地位。英國目前是全球最大金融服務淨出口國,其中超四成出口面向歐盟,英歐談判幾乎全是與貨物貿易相關的內容,協議中對作為英國支柱性產業之一的金融服務業涉及甚少,英國下一步必須和歐盟重點談判與金融服務有關的一切,包括銀行、金融、保險及電信等,這或對英國金融業造成重大沖擊。這一決定權如今更多掌握在歐盟手中,而歐盟不太可能允許英國在不承擔義務的前提下繼續享受歐洲單一市場福利。在此背景下,英國脫歐已經推動摩根大通、高盛在內的金融公司把大約7500名員工和1.6萬億美元資產轉移出英國,而都柏林、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和巴黎等歐洲城市正在對倫敦的歐洲金融中心地位發起衝擊。
其四,英國或將面臨蘇格蘭欲“脫英”的風險。蘇格蘭與歐盟經濟關係緊密,多數蘇格蘭選民在英國2016年脫歐公投中支援留歐。由於複雜的歷史、經濟等原因,蘇格蘭長期謀求脫英,而此次英歐協議中在農業、漁業等方面讓蘇格蘭頗為不滿,在一定程度上或加劇激化蘇格蘭獨立情緒,該地區獨立傾向或進一步加大。
英國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指責稱,英國政府在漁業問題上的讓步違背了其當初對蘇格蘭漁業的“重大承諾”,沒有任何協議可以彌補英國脫歐帶給蘇格蘭的損失,是時候規劃蘇格蘭作為一個獨立歐洲國家的未來了。
戴高樂將軍如有在天之靈,一定會感慨自己當年對於英國的研判,而在新冠肺炎疫情一波未平、病毒變異一波又起的逆全球化時代,歐盟和英國都將面臨“星際迷途”,也許只有時間才會告訴我們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