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頗受世界大國重視
近年來,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表現普遍比較低迷,而印度的表現卻十分搶眼,某些年份的增長速度甚至超過10%,印度儼然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星,再加上印度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傳統大國紛紛與印度走近,並投其所好,在各種場合釋放出支援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新常任理事國的訊號。與此同時,印度周邊的一些東南亞國家也表態支援印度入常,在國內、國際局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印度對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的渴望再度滋長。印度副總統文卡亞•奈杜在與外交官交流時稱"世界需要印度",並表示印度將進一步爭取世界各國的支援、推動聯合國安理會的改革,最終使印度成為常任理事國。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世界秩序的象徵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意味著崇高的國際地位與巨大的利益,稍有實力的國家無不渴求入常。對於入常,印度自以為有著非常充分的理由,印度最大的理由便是印度人口眾多,且將會在不久的未來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在印度看來,擁有13億人口的印度必須入常,似乎安理會不接納印度入常就失去了合法性。然而,人口的多寡並不是能否入常的標準,綜合國力與國際社會的支援才是入常的關鍵。目前,想要成為新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必須得到三分之二以上聯合國會員國的支援,同時,也必須得到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這五大常任理事國的認可。鑑於聯合國五常強大的世界影響力,實際上,只要獲得美俄英法中這五個國家的支援,印度入常就十拿九穩了。
印度烈火彈道導彈射程較遠
現階段,美國、俄羅斯、法國都與印度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出於向印度出口武器的原因,美俄法兩國都願意親近印度,在印度入常一事上釋放有利於印度的訊號。在美俄法之中,美國對印度入常顯得更加積極,這是因為相較於俄法,美國在印度有著眾多的投資,並希望印度進一步向美國開放市場,加之美國的印太戰略需要印度的協助,美國自然不介意在公開場合為印度說上幾句漂亮話。而英國作為印度曾經的宗主國、英聯邦的領頭羊,同樣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了對印度入常的積極態度。
聯合國五常地位崇高
在綜合國力方面,印度已經來到了世界前列,13億結構年輕的人口賦予了印度巨大的發展潛力,印度2018年的GDP總量為2.73萬億美元,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考慮到印度較高的經濟增速,假以時日,印度的排名還會再次上升,事實上,印度的GDP已經超過了五常中的俄羅斯。軍事實力方面,印度的核力量已經初具規模,擁有2艘戰略核潛艇,陸基"烈火"系列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約5000千米,儘管尚與五常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比起日本、德國和巴西等同樣追求入常的國家,印度在核力量方面更像一個大國。
強到讓人無法忽視就能入常了
綜上所述,印度已經獲得了美俄英法四國在入常問題上釋放的善意,且印度有可能在未來獲得巨大的發展,不管怎麼看,聯合國都應該接納印度成為第六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用印度的話說便是"世界需要印度"。但世界真的需要印度嗎?或者說,五常代表的世界秩序需要印度嗎?任何新常任理事國的出現都會分割現有五常的權力,使得五常的國際利益受損,除非某個常任理事國願意與印度共享一票否決權,否則,其他四個國家不可能接受印度入常,這是印度多次衝擊入常卻屢屢遭受失敗的根本原因。作為既得利益者,美俄英法可以為了一時的利益對印度笑臉相迎,可一旦印度想要染指這些國家的權力,迎接印度的就只剩下冰冷的反對票。現有的利益尚且不夠分,美俄英法自然不可能接受新玩家,對於印度入常這件事,大國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至於印度有沒有可能強迫五常接納自己,那就得看印度能不能強大到讓其他大國無法忽視印度,否則,印度入常就只能是一個笑話。(利刃/冬陽)
-
1 #
-
2 #
地區霸權主義國家印度具有侵略它國肢解它國吞併它國的歷史!沒有任何資格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堅決否決任何有關印度人常的提案!
-
3 #
聯合國五常都是經過戰爭洗禮的,有機會讓印度也試試啊
-
4 #
只要歸還中國領土拿恰爾邦,我們也支援
-
5 #
四大國?關鍵是得五大國才行!
-
6 #
藏南還回來酌情考慮!當然西段無爭議!
-
7 #
世界需要印度,常人理事國不需要
-
8 #
那國同意,就主動退出五常。
-
9 #
印度沒有大國風範,是個相當反常的國家,所以說他入不了五常,但是他可以入五種,因為他是種姓制度國家。
-
10 #
明知道中國不會同意,所以他們都支援,我們支援德國,保證法國和英國不敢,
-
11 #
印度前天吞錫金,昨天吞布丹,現在是克什米爾。明天是巴基斯坦,後天是……
-
12 #
就不同意他,前兩天印度不是反悔加入亞太什麼組織來著
-
13 #
把中國的領土還回來再說λ常的事
-
14 #
小小的印度,只有我們三分之一的國土,也叫大國
-
15 #
支援印度成為聯合國大國
-
16 #
五常有五國,不是四國
-
17 #
五常開會:中國這次該你唱紅臉了啊
-
18 #
經常侵略別國的有資格入嗎?
其他四國為了自利益把包袱都甩給中國,我們不防態度也曖昧些看他們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