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相互寶大病互助計劃8月第1期公示,將幫助502人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

8月份剛剛過了7天,我就要幫助502個人、花掉1.47塊?

8月份我豈不是要幫助2000多個人、花掉6塊多?

全年我豈不是要幫助24,000個人、花掉72塊多?

它的背後,是廣大使用者對於相互寶的不解甚至質疑:

為什麼互助事件一下子變得這麼多?

我到底要花多少錢?感覺是一個無底洞啊!

這些互助案例真實嗎?靠不靠譜?

從去年10月底相互寶上線,這些質疑的聲音就沒停過。

相互寶,有的地方確實做得不夠好,但整體來看,它並沒有做錯。

而且我認為,

在樹立全民風險意識上,相互寶意義非凡,不可替代。

1.

咱們先來做個假設:

2018年10月,你加入了螞蟻金服相互寶團隊。

那時的相互寶團隊,就一個KPI:

1年內,讓1億人加入相互寶。

於是,不管是團隊老闆還是搬磚小弟,每天早上一睜眼就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

我欠公司30萬用戶。

你也許會納悶:

中國數一數二的流量平臺啊,支付寶一天搞定30萬用戶,這事兒難嗎?

真的太難了。

如果一件事兒是讓使用者賺錢,那倒不難。

比如2013年橫空出世的餘額寶。

一夜之間大家發現:

我放在支付寶賬戶裡的錢,竟然能產生收益,而且還不低!

那時餘額寶的年化收益可以達到將近4%。放一萬元,一天就有一塊二。

什麼叫躺賺?這就叫躺賺。

於是,大家你追我趕,紛紛成為了餘額寶的使用者。

回過頭我們發現,餘額寶的邏輯是,

讓你賺錢,而且讓你立刻就能得到實惠。請問你來不來?

而五年後的相互寶,和餘額寶不太一樣,它的邏輯是:

讓你花錢,而且你的實惠不一定什麼時候能得到。請問你來不來?

相互寶,不是保險,是互助。

既然是互助,那本質就是分攤為主,享受為輔。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實的體驗是不斷花錢、很少拿錢。

問題來了:

老子才不玩呢…

然而KPI箭在弦上,一天都耽擱不得。不行,得想想辦法。

2.

強化30萬的潛在收益,雖然它是不確定的;

弱化每年最多一百多元的長期投入,雖然它是確定的。

這是相互寶初登舞臺時,刻意展現出來的面孔。

在很多人眼裡,相互寶長這樣:

我可能會拿到30萬互助金(40歲以上的互助金是10萬),只是偶爾會分攤一下,也就一下下;

每次分攤,我為單個人的分攤金額不會超過一毛錢,也就一點點。

好的,那我加入試試。

自此,很多人內心給相互寶打的標籤是:

#30萬#

#幾毛錢#

#幾塊錢#

#不吃虧#

很顯然,這個認識有失偏頗。

一般來說,當一個人主觀判斷有誤,往往會有客觀事實來狠狠打臉,以便幫他變得清醒一點。

但很遺憾,相互寶成立之初,那些“主觀判斷有誤”的人,並沒有及時獲得“客觀事實的狠狠打臉”。

越來越多的人,似乎形成了一個心照不宣的共識:

加入這麼久了,相互寶看起來也沒什麼互助案例啊?你也沒扣我多少錢嘛。

這似乎更加印證了我對相互寶的標籤式認知。

這一錯誤的背後,是對一個重要事實的忽視:

和保險類似,相互寶也有等待期。

只有在加入相互寶90天后發生的大病,才可以獲得互助賠付。

從2018年10月底設立,這之後的90天等待期裡,除了因意外產生的大病,幾乎沒有什麼互助事件。

只有等到90天后、也就是1月底、2月初,互助事件才會集中出現。

相互寶海量互助申請的必然趨勢,就像一頭沉睡的獅子,人們暫時觸控不到它的威力。

所以,

在等待期的那90天裡,相互寶使用者幾乎處在一個沒有資訊推送、沒有交流溝通的世界裡。

“打臉的事實”雖然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

當我們開啟6月、7月、8月份的互助公示時,會驚訝的發現:

大多數互助事件竟然是在2019年2月發生的!

看到這張圖,我最納悶的問題是:

2月份發生的互助案例,相互寶咋8月份才公示呢?

各位,這事兒沒什麼蹊蹺的,也沒有所謂的黑幕。

第一,有些使用者沒有立刻報案,耽誤了一些時間。

對很多人來說,加入相互寶這個動作,就像女人在網上下單了一個口紅。

她買完就忘了,這太正常了。

直到真的有一天,別人提醒她:

你是不是加入過一個叫什麼相互寶的東西?她才猛然想到:

對啊,那我是不是可以報個案?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看看相互寶剛剛釋出的一個互助案例。

福建罹患乳腺癌的餘阿姨,“不太會操作手機,對相互寶了解也不多”。

相互寶的互助賠付專員見到她後,開啟餘阿姨的手機,發現她之前都不知道自己通過相互寶已經幫助過1000多個人了。

這種情況,想必不少。

第二,報案後需要核查,核查又需要時間。

支付寶沒有地域限制,所以相互寶的案件,發生在全國各地。

而每一個互助申請,都需要支付寶派出公估公司實地核查、走訪,確保噹噹事人加入相互寶時,是符合計劃要求的,不存在帶病加入等情況。

第三,報案案件裡太多,核查需要的時間超過預期。

這就像幾千萬人同時買了一份保險一樣。

一瞬間,出險人數滿天飛,公估機構人手不夠,調查時間超過了預期。即使是坐擁上億客戶的傳統保險公司,在全國各地鋪滿了分支機構,在遇到這麼大規模的賠付申請時,尚且不是易事。

何況處在萌芽階段的相互寶。

總之,

最近幾個月飛漲的互助案件,是等待期過後大量互助申請的集中釋放。

但在相互寶建立初期,廣大使用者並沒有意識到這一未來趨勢。

人們對相互寶的誤會就像一顆種子。時間是雨水,不斷澆灌它,直至生根、發芽、長成蒼天大樹。

其實相互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

11月7日,相互寶上線剛剛半個月,團隊就發出了一封公開信。

它不僅普及了意外也是造成重大疾病原因的這一重要保險知識,

也敲打了所有的相互寶成員——

你們別忘了,相互寶是要分攤的哦!

但這種推送的力量,暫時還無法把已經破土而出的“誤會之樹”連根拔起。

更糟糕的是,一個調皮的搗蛋鬼,可能會在幾個月後突然出現,讓一切變得更糟糕。

這個搗蛋鬼的名字,叫甲狀腺癌。

理賠部同意,法務部同意,客服部同意,我同意,

那這個客戶就能拿到賠款。

看似高高在上、決定生死,實際上我沒什麼決定權。

所有的理賠都經過了理賠員的實地走訪和調查,他們給出的理賠結論,又經過理賠部和法務部的批准,證明調查是有效且合理的。

當一起理賠被充分證明合理時,我沒有權利去否定它。

我只能在茶餘飯後閒聊的時候提一下,

“老張,剛過等待期就查出甲狀腺癌,沒查出問題?”

“是呀,確實沒有找到任何問題。”

如果你問一個經驗豐富的核保老司機,他一定會告訴你:

甲狀腺結節這個東西,老大夫用手摸摸就知道了,根本用不著做超聲。

這就導致:

找遍各大醫院就醫資訊,搜遍各大體檢機構,你就是找不到甲狀腺結節的記錄。

但投保時是否有甲狀腺結節,有時候,這卻是一個有答案的問題。

能怎麼辦?賠啊!

大家都覺得保險公司是惡魔,實際上保險公司也是弱勢群體。

明明看著一個案子非常奇怪,但除了賠,別無選擇。

這個問題,相互寶也不能獨善其身。

翻閱公示出來的互助案例,在癌症的互助申請裡,甲狀腺癌約佔20%左右。

但有些事,也不是公估機構能解決。

真的出現了像我剛才說的情況,就是查不出啊,該怎麼辦?

說實話,大多數甲狀腺癌並不會帶來嚴重後果。

兩三萬做個手術,就能解決問題。

如果你為此賠了30萬,對於所有參與分攤的人來說,公平嗎?

誰能想到,困擾保險公司的問題,竟被相互寶反手一擊,輕而易舉就解決了。

“反正我相互寶又不是保險產品,既然甲狀腺癌這麼多,那我就要立刻、馬上作出調整。”

調整的時間,是今年5月1日。

相互寶宣佈:

2019年5月1日之後確診的輕度甲狀腺癌,互助金額統一降為5萬。

所謂輕度甲狀腺癌,指的是未發生遠處轉移的乳頭狀或濾泡狀甲狀腺癌。

除了這種情況,其他狀況的甲狀腺癌,還是可以按照癌症的標準申請互助的。40歲以下30萬互助金,40歲及以上10萬互助金,一切不變。

這種騷操作,保險公司恐怕只有羨慕的份兒。

我也想調整啊,但是不行啊,保險條款是監管統一規定的,我哪敢動啊。

而且就算我可以修改疾病定義,一旦保險條款生效,我一個字都不能動。

4.

調整甲狀腺癌規則,是為了避免對互助事件合理性的質疑。

如果它是一個小病,為什麼讓我們分攤這麼多錢?為什麼讓他拿30萬?

民意如此,相互寶只是提前未雨綢繆而已。

所以,調整甲狀腺癌互助標準,相當於把可能暴露出來的問題,扼殺在萌芽裡,這一操作,水平很高。

除此之外,為解決互助賠付時可能遇到的爭議、口水戰,相互寶還建立了一個如虎添翼的制度:

賠審團制度

注意,這裡的“賠”,是賠付的賠,不是陪同的陪。

來,見字如面:

賠審團,自然就是大家一起來審理一下這筆賠款。

這件事的初衷,無非是天下苦理賠久矣。理賠難,似乎是一個全民公認的事實。

既然如此,那對於有爭議、有抱怨的互助案件,索性由你們自己來審。

我相互寶官方就是看看,不說話。

賠審團制度,也是在2月份建立的。對於洶湧而來的互助申請,相互寶早有準備。

現在到了8月份,半年過去了現在,各位參加過賠審團的使用者們,你們現在知道這事兒有多難了吧?

商業邏輯的核心,就是通過合理合法的手段,把鍋甩出去,相互寶顯然深諳此道。

但坦白來說,這鍋不是為了甩而甩,相互寶也是不得以而為之。

但凡一個成年人,都會對社會執行的複雜性有最基本的認識:

當發生爭議事件時嗎,規則與情感如何權衡?

利益相關者,事件旁觀者,不同的角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才能無愧於心?

這個道理,我相互寶教不了你,但你可以自己去悟。

每一個擔任過賠審員的人,想必都有各自的體驗。

一方是看似高高在上的平臺,

一方是看似任人宰割的使用者,

兩者之間這堵看不見的高牆,今天,有希望被賠審團制度敲打出裂痕。

這一切,也是源於“相互寶不是保險”的事實。

設立賠審團,也是相互寶根據現狀做出的規則調整。

這種靈活度,是萬物之基礎。

5.

能隨時調整規則,既是相互寶之幸,也是不幸。

因為,這又會增加使用者對於“相互寶是什麼”的誤解。

“當初我拿你當革命性產品,不是說好了要革保險的命嗎?你們不是互相替代的關係嗎?”

相互寶百口莫辯:

各位,我從沒說過我是保險產品,我更從沒說過我要替代保險,不信你看啊!

比如這個,希望你去買人保健康的好醫保(醫療險)。

比如這個,希望你去買人保健康的健康福(重疾險)。

相互寶和商業保險是兩碼事,這裡的誤會一定要解開。

最突出的案例,就是好醫保。

18到30歲之間的人群,是支付寶的主力使用者群。

巧合的是,對這批人來說,不管是好醫保醫療險,還是相互寶,每年都會花掉相同的錢:

大概100到200元。

所以它倆一樣咯?

當下之中國,公民風險保障的意識已經被網際網路快速催熟,但對保險的基礎知識,卻遠遠沒有跟上。

好醫保是醫療險,而相互寶,可以類比為重大疾病險;

前者是報銷開支。

花2087.3元,報2087.3元;

後者是定額給付。

只要大病情況符合規定,一次性給你30萬,咱們是一錘子買賣。

現在你說,二者能相互替代嗎?

支付寶的保險板塊這兩年發展很快,如同一個賽馬場。

好醫保是一匹馬,相互寶是一匹馬,全民保養老金也是一匹馬。這三匹馬,共同構建了支付寶保險的三大基石。

使用者才懶得區分什麼黑馬白馬呢,能幫我解決問題的就是好馬。

但支付寶必須解釋清楚:

不同品種的馬,各自發揮的作用是什麼。

有的是拉貨用的,有的是通勤用哪個的,有的是出去遛彎散步用的。

相互寶和商業保險之間的認知誤差,就像一道鴻溝,橫亙在支付寶團隊面前。

但讓人興奮的是,鴻溝一旦填平,這廣袤的疆土,便都是它的天下。

我想退出相互寶,可以嗎?

我沒有時間去了解“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選擇不直接回答,而是提醒他一個重要的細節:

支付寶說了,2019年,相互寶最多讓你分攤188元。

超出這個金額,我支付Bora兜底。

那麼,最起碼在2019年,你有什麼可慌的呢?和幾千萬人一起走完這個超級有趣的社會實驗,不好嗎?

188元,這是支付寶的底氣。

底氣背後,是對於重疾發生率這一客觀事實的尊重:

我們讓精算師算過,188元應該沒什麼問題,不會超。

作為普通使用者,188元是怎麼算出來的,其實並不重要。

所有的數字是冰冷的,我們無從感知。

你說了,我聽了,最後其實也忘了。

對使用者而言,真正有感知的是一個個互助案例,它們可是有血有肉的。

在8月份第1期互助公示裡,40歲以上的互助人數,有197人。考慮到互助總人數有502人,

可以理解為:

40歲以上的,佔比為40%。

但在8000萬的相互寶參與者裡,40歲以上的佔比絕對沒有這麼高。

這充分說明:

人到40歲之後,發病率真的突然增加了。

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

根據相互寶規則,40歲以上的他們,只能從拿10萬的安撫金。

對40歲以上的中年群體來說,10萬元,雖不能說是杯水車薪,但滿足很難滿足需求。

但,這就是相互寶的極限了。

為了互助計劃整體持續性、公平性的考慮,40歲以上的人,很抱歉你們只能獲得10萬元互助金。

不能再多了。

想要更多?出門左轉,全國有100多家保險公司開門迎客,你想翻誰的牌子都可以。

可千萬別覺得我相互寶無情啊,咱們摸著良心說:

如果當初這些40歲以上的人沒有稀裡糊塗加入相互寶,這10萬哪裡去拿?

仔細瀏覽互助申請的使用者,我們會發現,不少人來自三四線城市甚至農村。

在中國的商業保險世界裡,重大疾病險的平均賠付額不超過10萬。

當我們把好奇心下探到作為社會毛細血管的三四線城市,就會發現,買4萬5萬重疾保額的人,不在少數。

也就是說,即使這批人當時先見之明地選擇了商業重疾險,也不一定會獲得比加入支付寶更好的結果。

當然,這一切只是假設。

其實,商業重疾險和相互寶從來不應該是一道選擇題。

成年人的世界,明明可以全都要,為何要二選一?

7.

坐擁8000萬人的相互寶,已經到了一億使用者的關鍵階段,此時此刻,不容有失。

8月份第1期公示,分攤人數為7732萬人;

7月份第2期公示,分攤人數為7562萬人;

半個月時間,增加了180萬。

按此速度計算,剩餘2000萬人規模,大約還需要四到五個月左右。

那個時候,正好2019年年關收尾。

相互寶已經駛上了一條高速路,它只能向前不能停。一切關於理賠、效率、規則的爭議,不過是更換輪胎而已。

不用停車,輪胎也能照樣更換。

當相互寶規模龐大如此之時,一切反倒變得簡單了。

社會保險,商業保險,相互寶,這是風險保障的三條支柱。

三條腿走路,誰也沒惹著誰。

對於我們廣大消費者來說,可以這麼看著這三者:

社會保險

投入100元,獲得潛在的1萬元。

商業保險

投入1000元,獲得潛在的10萬元。

相互寶

投入1元,獲得潛在的100元。

我記得羅振宇在一次得到跨年會上,說過類似下面的觀點:

一個事情,只有當一億人知道並參與了,才真正成為了全民事件。

即將達成1億KPI的相互寶,終於有機會觸碰到“全民事件”這一至高無上的榮譽了。

這是所有BAT等流量巨頭都渴望的高光時刻。

現在的相互寶,終於有機會去中國最廣大地區刷牆、喊大喇叭了:

對抗風險有法寶,社保商保相互寶。

社保商保相互寶,幸福人生永不倒。

這些標語,應該大量出現在在化肥廣告、飼料廣告、人工流產廣告的旁邊,成為塑造社會意識的中堅力量。

對了,別再拔高使用者的預期了,咱有啥就說啥,比如:

每週扣你三四塊,風險一來錢也來。

三四塊,就是一個符合真實情況的預期。尊重事實,使用者就會尊重你。

它標誌著風險保障可以真正被普羅福斯認可,

全社會對風險和理財的觀點和看法,可能要發生質的變化。

8.

對相互寶的評價,最怕囫圇吞棗、語焉不詳。

它到底哪裡好、哪裡差?說清楚了,咱們萬事好商量。

寬容並不昂貴,只要你坦誠相待,我必投桃報李。

相互寶的錯,

在於高KPI導向下的急功近利,一味迎合網際網路群體的偏見和認知,導致動作有些變形。

相互寶的對,

在於它本身是一件普惠福斯的好事兒。不僅降低了保障的門檻,也提升了全民的風險保障意識。

更重要的是,相互寶對保險公司也是利好。

如果你覺得相互寶好,那麼也會認可“三支柱”原則,也會為自己配置充足的商業保險。

保險公司當然高興。

如果你覺得相互寶不好,那你必然要選擇商業保險。

保險公司當然也高興。

個別黑化相互寶的保險從業者,可能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

相互寶的存在,並沒有影響他們的飯碗。

影響他們飯碗的,永遠是專業度和勤奮度。

做不到這兩點,即使沒有相互寶,他們也依然賣不出一單保險,別把鍋往相互寶身上扔。

增強全社會的風險意識,改變對保險的看法,需要大家一起出力。即使各自使力的方向不一樣,也完全沒問題。

最新評論
  • 1 #

    大家都是成年人,總得為自己的行為買單!而且奉勸那些還沒有入坑的,在入坑前,請三思,這不是啥保險,別到時扣了你的錢就嚷欺騙!反正我是不入坑的了!

  • 2 #

    算個帳,從一歲加入相互寶,平均一年兩百,一百年交兩萬,人總歸要去,兩萬搏十萬,值!但另一個問題出現了,隨著物價的上漲,若干年後搏來的十萬,還算錢嗎?

  • 3 #

    風險共擔,一個也就最多分攤十幾塊錢是好事,還吵吵的,要相信相互保是公正的!

  • 4 #

    玩互相保的請注意,互相保就是一個分攤的公益專案,不喜歡做公益,只想考慮自己利益的人最好不要玩互相保。

  • 5 #

    保險公司萬年都不調整,只有這也不賠那也不賠一個原則

  • 6 #

    自動從花唄扣費隨也沒開通免密支付它很牛。退出了不是錢多少事的問題。互住保大家保發財

  • 7 #

    感覺相互寶挺好的,就相當於大家報團取暖,沒病就是做善事,有了重大疾病也不至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8 #

    什麼都開始假設,我信你個鬼。

  • 9 #

    看到寶貝這麼小就得病了心疼,自己總算盡了點貢獻,

  • 10 #

    支付寶的蒲公英計劃!!!的延續

  • 11 #

    只恐怕等那一套繁雜的程式走完,病人未等到救命錢而一命嗚呼了!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萬那杜護照即將大變化:稽核會更嚴格,面臨費用漲價,請快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