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十八日,韓美擬訂在十九日正式展開第三輪韓美軍費談判。然而等到了十九日,雙方本來預計談判將從上午十點談到下午五點,結果實際上談判會議才開始一個小時,就因雙方無法就五十億美金的軍費額度達成任何妥協而宣告結束。
然而南韓2018年GDP高達1.62萬億美金,五十億美金軍費看似絕對值龐大,但對於南韓而言其實並非不可接受的代價。
關鍵在於,此前韓美達成的韓美軍費分攤協議,只需要南韓支付10億美金,現在一年未滿,卻轉眼未來軍費就騰漲了五倍,比美國要求日本支付的軍費的增長幅度都要高,對於南韓而言,如何不擔憂一旦再開軍費增加之門,美國會慾壑難填,直至要求南韓全額承擔駐韓美軍的費用,甚至要求更多?
而這只是韓方對於美國一而再的獅子大開口在外交上的本能牴觸,卻遠非深層原因。
從南韓現實政治出發,文在寅政府也很難輕易鬆口,同意美國的五十億美金。
首先是經濟上的原因,自文在寅上任以來南韓經濟因全球經濟一體化遭遇衝擊,帶來結構性風險,這使得包括德國、南韓在內的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普遍近年來經濟增長乏力。
今年以來,由於文在寅政府在經濟上乏術可用,為了鞏固民意支援率,開始重啟以“民族主義”為導向的外交策略,而其中因為在慰安婦、勞工案上的反覆,促使日韓關係陷入低谷,乃至於招致日本製裁,南韓經濟再遭重創,南韓央行為此不得不再度調低本國經濟增長預期至2%。
巨集觀經濟的風險直接帶來的影響就是南韓失業率進一步增長,尤其是青年失業率長期處在10%左右的高位上。
同時因為經濟乏力,使得財政承壓,老齡人口更缺乏保障,竟使得南韓十月的老人新增就業人口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8萬人,老年就業人口達493萬,佔總人口的10%——這幾乎意味著平均每3個南韓老齡人,就有兩個老人處於退而不休的境地。
在經濟吃緊,失業率高居不下,老人還要辛苦工作納稅的情況下,美國這一而再的獅子大開口自然難免引起南韓社會的強烈反應——18日南韓多個公民團體就發起了對美抗議,唾棄美國是在“敲詐南韓納稅人的錢”。
而民意呈現在美韓談判上,就是文在寅政府持續的強硬姿態。
因為曹國案發酵以來,文在寅政府民調一度跌入低谷,此後雖然依靠對日採取了軟化姿態,爭取日韓和好,換來了民調的回升。但在南韓社會普遍對美國一而再的獅子大開口感到牴觸的情況下,才勉強度過曹案引發的“二次燭光政潮”的文在寅實不願意輕易鬆口。
為什麼說不願意輕易鬆口呢?
因為韓美就軍費達成一致是可以預期的。
第一,是因為美國在韓駐軍是南韓極為依仗的軍事力量,是半島局勢的穩定器之一。第二,南韓對美國的經濟依賴是全方位的,這從現今的美韓雙邊貿易額、兩國企業市場佔有率,以及過去97亞洲金融風暴,美國在經濟上對南韓的影響就可見一斑——當然在美元霸權、美軍屯駐、日韓美同盟以及礙於半島局勢的情況下,南韓其實在經濟領域也並無太多其他選擇。
所以,現在南韓對美國持強硬姿態,主要是因為美國一而再的獅子大開口,而且此次要求50億美金,較此前上漲實在太多,輕易鬆口不利於南韓對美日後的軍費談判。再者,南韓民意對此的牴觸,文在寅不願在民調好不容易企穩的當下,輕易忤逆民意,挫傷執政基礎。但雙方在妥協中達成一致,是不難預期的。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