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前段時間聽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答辯,有一句話聽到了N次:“XX已經成為當前本領域研究的熱點。”心中不禁產生了一絲莫名其妙的反感,有個問題差點脫口而出——如果不是“熱點”,你還做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是有的;在有些人的心中可能還沒有;還有一些人,或許壓根還沒有考慮過這個沒啥物理意義的問題——老闆叫咱做就做唄,問那麼多廢話幹啥?!

事實上,為啥許多學生會在其論文中不厭其煩也不怕被“查重”(這種句式,容易超過6個字的說!)地寫下這樣一段話,我還真的和學生交流過。依我最初的看法,曾懷疑學生中很多人或許沒法準確、清晰地說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做自己的論文課題,而只好比較籠統地用自己做的東西是個“熱點”來作為一個搪塞的理由。不過,我還聽到了另一種來自學生口中的觀點——如果不說是“熱點”而說具體的原因,就怕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們“聽不懂”——學生們能如此為老師們考慮,感動得俺都快“內牛馬面”(淚流滿面)了。

為啥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要滿頭大汗地去做“熱點”?俺們師生雙方表達出來的這兩個方面的理由都是現實存在的,而且不少人心裡可能很清楚。

一方面,在大家真的不知道“神馬”問題是最迫切地需要解決,或者說不知道該做點兒啥的時候,去像響尾蛇導彈一樣地跟蹤“熱點”,無疑是個最簡單的選擇。幾乎全體科學家總動員跑去跟蹤“熱點”的結果,必然是“熱點”顯得更熱,“熱點”研究的先導者們在論文的引用次數方面賺得缽滿盆盈嘩嘩滴。不過這種對“熱點”窮追猛打的後果有時也很可悲,那就是完全有可能會在不太長的時間裡把“熱點”變冷,尤其是那些缺乏實質內涵和深遠意義、被炒起來的“熱點”,冷下來應該是遲早的事兒。

另一方面,你不去做“熱點”,你堅持做“冷門兒”,則面對的可能是冷冰冰的冷麵孔和冷處理,更慣於欣賞和支援熱點的評議者和經費的管理者們,有可能會鑑於你所做的東西既不夠“熱門”也不在“熱點”上而斃掉你的申請,直接打入“冷宮”,讓你流出的眼淚直接凍成冰溜子,自己再去找熱點融化它。在缺乏遠見和前瞻性以及必要的寬容的情況下,強調自己所做的“是熱點”無疑能作為一面巨大的擋箭牌和強勁依託,“熱門兒”也變成了最好通道,卻無人去想自己是否會被“熱點”與“熱門”的灼熱給燙傷,此等一浪高過一浪的“燥熱”又會給科學和社會帶來怎樣不利的影響。

那些已經被別人率先提出、被眾人追捧而成為“熱點”的東西,最受推崇的原創階段肯定早已過去;相反,那些遠非“熱點”的“冷門兒”,則反而可能蘊藏著巨大的“原創”機遇。因此,如果我們真的渴望創新,特別是那些傳說中的“原始創新”,就不要在意自己所做的東西是不是熱點,而應該搞清楚自己為嘛要做這個東西,它又有哪些真正的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真的搞清楚了這些,並因勢利導地弄出一張清晰的前進路線圖,就不難走出“冷門兒”、自己挑頭兒帶領眾多跟隨者衝上新的熱點,捎帶手把“冷門兒”變成“熱門兒”。

沃斯(WOSCI)由耶魯大學博士團隊匠心打造,專注最新科學動態並提供各類科研學術指導,包括:前沿科學新聞、出版資訊、期刊解析、論文寫作技巧、學術講座、論文潤色等。

10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康巴漢子丁真,網友:長得好看可以為所欲為,努力真的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