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為的針對讓不少歐洲國家陷入了兩難的境地,迫於壓力紛紛選擇美國。德國就像離群的羔羊,反對禁止華為的5G裝置。這背後有什麼說法?
歐洲國家紛紛站邊美國,唯獨德國像離群的羔羊。最近德國擬定了安全法,即提供裝置的廠商必須保證不能將資料外洩給其他政府,並且還要經歷嚴格的稽核。如此一來就可以進入德國市場。雖然在安全法中並沒有點名道姓,但是大家都知道說的就是華為。這麼一來雖然提高了各類裝置的安全標準,但是對華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訊息。對於一直反對華為的美國來說也是一個挫折。德國為何脫離美國群體支援華為?
這個做法對德國來說其實是相當保險的一個做法。因為中德之間有很大的利益往來,徹底禁止華為德國也會遭到中國的反制。像德國的汽車就在中國佔據相當大的一部分市場。中國車輛銷售中有三分之一就來自德國,中國也是大眾、寶馬等德系汽車最大的單一市場。並且德國的汽車生產商在自動駕駛技術、汽車聯網技術上與華為也都有合作。同時德國在通訊上的確落後,放著便宜又好的華為為什麼不要?在很多領域上中德之間都是一種擴張的趨勢。咱們中國的外交官也表示,如果柏林禁止華為,那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中國是不會袖手旁觀的。這無形之中就給了德國很大的壓力。
德國的做法也很聰明。對德國來說自然是不希望經濟受到影響,但是另一邊還有美國盟友。美國不是說華為不安全嗎?那就出一個安全法,華為進入德國市場需要全面的安全檢查,證明其沒有安全問題。德國這就算給了美國一個交代。正好特朗普馬上就要退休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這個安全法也將在明年一月份召開國會審議。
不得不說德國在華為這件事上還是比較勇敢的。反觀英國在是否支援華為上反覆無常,最終迫於壓力反對華為。不僅限制華為裝置,還要拆除已經安裝的華為裝置。英國官員表示,這樣的行為可能會讓英國5G拖延數年,並且為英國電信公司帶來約7億美元的損失。
可見德國是不敢也不想抵制華為的。德國的做法就是歐洲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很有可能帶領華為重回歐洲市場。而這兩年對華為來說無疑是地域難度,美國能用的招數都用了。這對華為來說,你用的招數都出完了都沒打到我,那我們就要恢復崛起了。而且美國馬上就要更換總統,華為轉機也將出現。畢竟國家之間還是利益為重,如果牽扯到太多利益關係,那必然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