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貧困縣山陽縣如期脫貧摘帽,這與該縣就業服務中心多措並舉擴大就業、促進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血肉相連。就業扶貧,在山陽整縣脫貧摘帽過程中挑起了脫貧大梁。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山陽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由28811人增至48906人,就業率由2016年的76.2%增至96.51%,提高了20.31個百分點。
強化精準培訓,貧困勞動力就業競爭力有效提升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山陽縣就業服務中心時刻不忘習總書記的殷切教導,在縣人社局的精心指導下,聚焦“充分就業,增加收入”總體目標,紮實做好“六穩”首要工作,全面落實“六保”首要任務,加大扶貧扶智力度,精準分析研判市場需求和每一個貧困勞動力培訓需求,按照“市場有訂單、人員到名單、培訓列選單”的模式,大力開展貧困勞動力精準技能培訓,有效提高了貧困勞動力就業綜合能力和競爭力。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近年來,山陽縣開展免費技能培訓39500人,其中貧困勞動力35666人,寧商協作培訓1729人、西安蓮湖滻灞對口幫扶培訓400人,線上培訓4433人,新型學徒制培訓36人,企業以工代訓3951人次,合格後6個月內就業率達到70%以上,實現缺技術、有培訓需求貧困勞動力培訓清零。“十三五”期間縣就業服務中心(創業指導中心)累計開展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培訓3014人,實現就業創業2713人。
興辦社群工廠,搬遷群眾樓上居住樓下就業
山陽縣是移民搬遷大縣,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全縣共建設移民搬遷安置點104個,其中貧困勞動力25036人。為做好移民搬遷的“後半篇文章”,2017年初,在縣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縣人社局和就業服務中心多次外出考察學習,積極探索透過在移民小區興辦社群工廠等就業新載體來解決搬遷群眾就業難的問題。2018年,山陽縣成立了由常務副縣長任組長的扶持社群工廠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山陽縣易地搬遷安置點社群工廠扶貧車間建設實施方案》,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迅速掀起就業扶貧社群工廠、扶貧車間和就業扶貧基地建設熱潮。
目前,山陽縣已累計認定社群工廠34家、扶貧車間11家、就業扶貧基地108家,建立國家級就業扶貧基地1家、省級就業扶貧基地3家、市級就業扶貧示範基地2家、市級示範社群工廠4家,帶動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2239人,新建的6個社群工廠和回購改造的16個扶貧車間12月底全面建成運營,實現了移民搬遷安置點產業園區、社群工廠、扶貧車間、扶貧基地全覆蓋。
青林實業板岩木工板社群工廠計劃總投資7000多萬元,建設日產木板6000張加工廠,年加工木板4.5萬立方米,可提供就業崗位400多個。目前已經開通2條生產線,可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學徒工吳寧上班起步月工資3000元,出師後當上技術工月工資可以拿到5000元以上。南寬坪鎮下坪安置點社群服裝廠,吸納本地鄉親130多人就業。在服裝廠就業的袁作秀現已經成了熟練的技術工,月工資3000多元。在人社局和就業服務中心的辛勤努力下,山陽縣在實現貧困戶“下山上樓”的基礎上,透過社群工廠、就業扶貧基地建設讓搬遷群眾從泥地裡摸爬的農夫,跨越到工廠上班的工人,真正實現了“下樓進廠上班,上樓照顧家庭”的掙錢、顧家兩不誤。
充分開發公崗,困難群眾託底安置
針對就業能力差且無法轉移輸出的就業困難人群,山陽縣積極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進行託底安置,全面解決“零就業家庭”等就業困難人群就業問題。在縣人社局整合護林、護水、護路、保潔、網格員、資訊員及臨時性公益專崗等崗位資源的基礎上,就業服務中心認真落實公崗安置要求,聚焦貧困勞動力中的單親家庭、重度殘疾人、零就業家庭和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三無”貧困勞動力,堅持“誰開發、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全面做好各類公益崗位的安置管理。目前,山陽縣透過公益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4440人,其中易地搬遷貧困勞動力1163人,有效解決了“三無”貧困勞動力等重點人群的就業難問題。
組織勞務輸出,山裡人用汗水和智慧換取財富
秦嶺深山的山陽縣,由於資源匱乏,人們自古就有外出經營養家的習俗。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激勵下,人們更是放開了四處奔走拼搏的步伐,上西安、下河南、赴新疆、闖深圳,搞建築、開礦山、摘棉花、做經商,外出創業的山陽“十萬勞務大軍”全國各地到處可見。勞務輸出為山陽人民溫飽問題解決立下了汗馬功勞。
近多年來,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縣就業服務中心進一步做好勞務輸出工作,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想方設法擴大就業容量,多措並舉促進貧困勞動力充分就業,努力讓勤勞的山陽人攬回更多的四方財富。特別是疫情期間,縣就業服務中心採取“點對點”輸送貧困勞動力上崗就業,不僅解決了復工復產難題,也為廣大貧困戶穩定增加收入奠定了基礎。累計線上釋出崗位資訊21期,推送240家企業45650個就業崗位,舉辦現場招聘會27場,發放就業宣傳資料5萬份,面對面推送79家企業7520個就業崗位。
在建築品牌帶動下,湧現出陝西億金楊億民、陝西臻誠實業胡仁儉、莊石勞務謝家旺、隆元公司、星豐公司、秦安公司、豐陽建司等一批規模化建築企業,2018年完成建築企業總產值57.5億元、建築業增加值19.76億元,帶動就業2.65萬餘人,其中貧困戶6625人。在村級勞務工作站推動下,形成了以縣就業服務中心為龍頭、鎮辦人社所為樞紐、行政村為基礎的三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網路,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大幅提升。止目前,全縣239個村居村級勞務工作站全部投入執行,累計幫助勞動力上崗就業3500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800人。在商會的推動引領下,透過內引外聯、招商引資,讓更多企業落戶山陽,吸納更多勞動力就業。相繼成立了山陽西安商會,縣鎮商會和建築業協會以及村級勞務工作站,吸納各類企業300餘家。商會會長鬍仁儉創辦的陝西日升建築勞務有限公司,在省內外共有建築專案39個,就業員工1萬餘人,其中山陽籍民工2500人,帶動貧困戶就業1630人,被認定為國家級就業扶貧基地。
創業帶動就業,更多的就業崗位惠及貧困勞力
厚德奮進的山陽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創業。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山陽縣委、縣政府在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同時,縣就業服務中心堅持把創業成功人士吸引回家鄉創業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建議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鼓勵返鄉創業40餘項扶持、優惠政策,連年在京津、江浙、西安等地舉辦山陽外出創業人士座談會,宣傳、引導人才迴流。在西安、廣東等地成立15個商會及7個駐外招商聯絡處,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服務;設立返鄉創業助力精準脫貧貸款擔保基金、發展基金,扶持各類創業主體返鄉創業。張陸鋒、魯儲存、左自意、毛加興、李新朝、祝逢才、喻琰、彭鵬、黨寶林、南榜柱、江忠國、謝家金、耿福德、陳勇等大批有志之士家鄉創業,成了家鄉發展建設、脫貧攻堅的生力軍。建成了以“一區五園”為重點,涵蓋現代材料、現代醫藥、綠色食品等五大產業鏈,先後落戶了豐源氮化釩、恆瑞肉製品加工、奧科粉體等一大批創業促就業龍頭企業。返鄉創業的魯儲存返鄉創辦恆瑞肉製品有限公司,在8個鎮(辦)創辦10個扶貧車間,圍繞“生豬屠宰、腸衣加工、肝素鈉提取”產業鏈,安置就業461人,帶動貧困勞動力125人,人均年增收24000元;退役士兵謝家金返鄉創辦家金商貿公司,採取“公司+基地(核桃)+農戶”模式,建成6條系列產品生產線,帶動2萬餘戶發展核桃產業,其中貧困戶5000餘戶;回鄉創業青年陳勇,成立了以發展林麝養殖的森泰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助力脫貧攻堅,該公司致力於保護生態和稀有動物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為出發點,旗下有八8個合作社,涉及5個鎮辦822戶群眾參與林麝養殖,創出了一條林下發展經濟的有效致富途徑,被陝西省授予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和龍頭企業稱號。金雞扶貧、鑫發牧業、意發生態等企業帶動發展百萬只養雞基地1個、萬頭養豬基地8個、萬頭生態養牛基地1個,帶動就業30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