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對我來說,一直都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提升閱讀效率也是我在不停追求的目標。
現在讓我來試試再明確一下這個問題,即提升閱讀效率是什麼意思?
說到底,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快速地閱讀並提升認知。
要實現這個結果,我認為需要提升閱讀過程的中兩個階段。
可以把閱讀過程看作計算機執行過程,計算機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需要經歷輸入與處理兩步。
同樣閱讀也是這兩步,所以提升閱讀效率需要:
第一個階段是:輸入要快。
第二個階段是:處理要快。
怎麼樣實現第一階段的“輸入要快”的目標?
這個問題可以有兩種解決辦法:第一種是提升閱讀速度,第二種是減少需要閱讀的文字數量。
具體的來說,第一種的方法就是“一目十行”,第二種的方法就是“檢索閱讀”。
怎麼樣達到第二階段“處理要快”的目標?
這就需要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那麼像這樣按照兩個階段分開思考合適嗎?
我認為這樣分開去思考是不合適的,因為這兩個階段互相影響、互相制約,所以不能單獨去使用方法。
在這兩個階段裡,對整個閱讀效率影響最大的其實不是輸入效率,而是理解能力。
所以提升個人閱讀的理解能力至關重要。
關於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書,為你推薦一本經典書籍《如何閱讀一本書》。
再推薦一下李傲的讀書方法,也許透過這個方法你會有所收穫:
我李敖看的書很少會忘掉,什麼原因呢?方法好。什麼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用到,把書給分屍掉了,就是切開了。這一頁我需要,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按類別分開來。那背面有用怎麼辦呢?把它影印出來,或者一開始就買兩本書,把兩本書都切開以後整理出來,把要看的部分分類留存。結果一本書看完了,這本書也被分屍掉了。這就是我的看書方法。
那分類怎麼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夾子,夾子我寫上字,把資料全部分類。一本書看完以後,全部進入我的夾子裡面。我可以分出幾千個類來,分得很細。好比說按照圖書館的分類,哲學類,宗教類;宗教類再分佛教類、道教類、天主教類。我李敖就分得更細了,天主教還可以分,神父算一類。神父還可以細分,神父同性戀就是一類,神父還俗又是一類。修女同性戀是一類,修女還俗這又是一類。
任何書裡有關的內容都進入我的資料裡來。進入幹什麼呢?當我要寫小說的時候,需要這個資料,開啟資料,只是寫一下就好了。或者發生了一個什麼事件,跟修女同性戀有關係,我要發表對新聞的感想,把新聞拿過來,再把我的資料開啟,兩個一合併,文章立刻就寫出來了。
換句話說,我這本書看完之後,被我大卸八塊,五馬分屍。可是被我勾住了,這些資料我不憑記憶來記它,我憑細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緊,放在資料夾子裡。我的記憶力只要及這些標題好了。標題是按照我的習慣來分的。基本上都翻譯成英文字,用英文字母排出來,偶爾也有些中文的。
今天我把看家的本領告訴大家,李敖知道的那麼多,博聞強記,記憶力那麼好。我告訴大家,記憶力是可以訓練的。記憶力一開始就是你不要偷懶,不要說躺在那裡看書,看完了這本書還是乾乾淨淨的,整整齊齊的,這不對。看完了這本書,這本書就大卸八塊,書進了資料夾,才算看完這本書。
今天我問大家特別亮一手,把如何看書的招告訴大家。不要以為這本書看完了,乾乾淨淨的新的算看過。那個不算看過,因為當時是看過,可是浪費了。你不能夠有系統地扣住這些資料,跟資料掛鉤。可是照我這個方法,可以把你看過的書,都把它的精華抓出來,扣在一起。這就是我的這種土法煉鋼的治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