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00名中小學生調查顯示:38.66%的中小學生成為被壓力侵襲的物件。
其實不光我們成年人壓力很大,其實孩子的壓力同樣不小,而作為父母,經常帶孩子去釋放壓力,比如帶娃出去玩、帶娃吃美食等等...
但日本有一位媽媽卻反其道行之,用每天給孩子帶飯的便當,給娃進行解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媽媽“解壓魔鬼便當”火了,看後食慾消失日本的一位媽媽看到兒子在備考,壓力非常當大,於是媽媽就想到了一個辦法,製作“魔鬼便當”,從而幫助兒子緩解壓力,但這一道道噁心的便當,真是考驗嘴巴和眼睛呀~
①一指便當——入門級別
這可是媽媽入門級別的便當,米飯、海苔,還有香腸製作而成,食材雖簡單,但擺放卻非常精緻,看上去都是滿滿的驚悚氣息...(愛心提示:請不要一邊吃飯一邊觀看~)
②斷指VS腳氣便當——進階級別
要說入門便當還能接受,但看到這兩道便當,估計很多人都已經皺起了眉頭,因為看起來很恐怖,完全沒有想吃下去的慾望...
恐怖勉強還能嚥下去,但這臭屁便當一出,估計食慾瞬間會跌到谷底,感覺便當都是滿滿臭屁的味道,食慾瞬間消失,真是太難了...
④嘔吐物VS排洩物便當——大師級別
要說噁心,這兩道便當絕對能排在第一位,看到以後根本不想吃,甚至有像吐的衝動是咋回事?!網友們看到後紛紛:“為難孩子了!”,真是親媽無疑了~
而孩子為了遠離媽媽的便當,考上東京大學!真是好勵志呀!也不得不說,這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緩解壓力的方式也好特別~
家長的這三種行為屬於無效解壓與日本相比,其實中國孩子的壓力也很大,但有些父母對用的解壓方式並不正確哦。
▶盲目開導
一些家長因為忙,沒有時間和心思去了解孩子的壓力源,從而盲目的去開導安慰,只是隨便說了幾句,這根本緩解不了孩子的焦慮,反而還會讓娃產生“爸爸媽媽不愛我”的誤會。
▶貶低激將法
研究表明:孩子在挫折教育下長大,即便取得成功,也會因為長期得不到認可而開始自我產生懷疑。
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要是成績這麼差,還不如打工去賺錢!”家長本意是激勵一下孩子,但孩子聽後,反而自信心會受挫,最後自暴自棄。
▶總說別人家孩子
很多家長認為娃有壓力是因為沒有榜樣來激勵孩子,所以每次緩解娃壓力的時候,就會說:“你別XX又考了100分,你看看人家怎麼學的...”
別人家的孩子一出場,孩子的心理反而會討厭,哪能被緩解壓力了呢?
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解壓呢?調查顯示:孩子考前與考中的心態,對考試的成績影響非常大。
雖然說成績很重要,但作為家長不能只把關注力放在分數上,而更關注孩子的其他教育,比如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
這樣孩子不光會在學習上的壓力得到緩解,還會得到其他方面的關係哦~
當孩子取得成績後,一些家長會給孩子承諾某些“利益”,時間久了,這對孩子來說就覺得學習成績與利益是掛鉤的,反而不利於孩子成長。
所以父母要正確肯定孩子的學習成績、平時的努力,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從而緩解壓力。
家長可以定時帶孩子去放鬆身心,比如帶娃出去爬山、游泳、去遊樂園等,這樣不僅鍛鍊了孩子的身體、緩解壓力,還能增加親子關係哦~
延伸閱讀:中國媽媽的“黑暗料理”,差點給娃吃哭要說黑暗料理,中國媽媽也能夠被提名的!就比如這位小男孩,在吃過媽媽做的黑暗料理後,激動的哭了...原因是太難吃了,哈哈~
還有這位小女孩,在吃過媽媽做的飯以後,跟媽媽說道:“你做的飯真是太難吃、太可怕了!”
孩子對媽媽做的食物,真是滿臉、滿身都寫著拒絕二字,哈哈,也是為難孩子啦!
你吃過媽媽做的“魔鬼便當/料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