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美國孩子到了18歲就會離開父母獨立生活。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一直對這件事信以為真。直到後來我看到一篇文章,說是美國年輕人有將近一半人在啃老。說好的18歲就獨立生活的呢?

美國人真的18歲就要離開家獨立生活嗎?

與其說他們18歲不得不離開家自己獨立,不如說是他們迫不及待離開家,因為那個時候的錢太好賺了。

但是後來經濟全球化了,資本家把工廠開在了世界各地,賺取廉價的勞動力,所以現在很多美國人18歲還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也會給孩子提供經濟支援。

▷33歲美國“巨嬰”,智商正常卻拒絕長大

“巨嬰”真的無處不在,哪怕是崇尚獨立自主的美國,也有很多孩子被父母慣成巨嬰。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巨嬰”,就是來自美國的男子。

這位男子已經33歲了,按理說到了這個年紀,很多人都成家立業了。但是他卻不願長大,寧願活在3歲的世界裡。

從長相上看,他就是美國典型的大叔形象,但是你能想象嗎?她每天都要安撫奶嘴,穿超大號的紙尿褲,甚至連吃飯都要媽媽喂。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會像小孩子一樣哭鬧,這時候媽媽就會像哄小孩子一樣哄他。

看到這一幕,我想說的是:有一個被父母“巨嬰式育兒”毀掉的孩子。

這位33歲的“巨嬰”,應該是經歷過無數次父母的無底線溺愛,才變成了這樣。畢竟成人世界的壓力那麼大,誰不想當永遠當一個有人照顧有人關心的小孩子呢?

有人可能會問“他是不是智力有問題?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是這麼想的,因為這種行為真的太荒謬了,我能想到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名男子智力有缺陷,所以父母不得不照顧他一輩子。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另說了。

但是據媽媽表示,他33歲兒子的智商是正常的,如果他願意,他完全可以融入這個社會,但是他不願這樣做,他只想每天在家玩積木樂高,活在3歲的世界裡。

面對兒子這樣的情況,父母也想過改變現狀,但每次兒子都大哭大鬧,他們只好妥協。在父母的精心照顧下,這位33歲的美國男子一直拒絕長大,不願承認自己是成人。

從這個33歲“巨嬰”案例中,能帶給父母什麼反思?

當今社會巨嬰特別多,但是像這名美國男子這樣極端的案例還是比較少見的。但從這個案例中,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過度溺愛孩子,最終最會毀了他!

反思1:毀掉一個孩子,對他百依百順就行了。

☆著名的教育家盧梭曾說過: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孩子作為上天賜給我們最美好的禮物,父母當然巴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給他。

但是我想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為孩子好並不是說你對孩子百依百順,無條件付出,這樣只會把孩子養成“巨嬰”或是“白眼狼”。

一輩子太漫長,我們需要為孩子考慮長久的路,而不是一時的好。

比如教會孩子獨立,設定明確的規則,讓他能夠適應真實社會,這樣長大後才能和這個世界和平共處。

反思2: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疼愛,是手放開。

每一個巨嬰的背後,都有一個所有事情父母一手包辦的家庭。

現在很多家庭,生孩孩子累著,上小學了吃飯還要追著喂,父母不懂得放手,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不會動手。

世界上最怕的就是你以為,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孩子好的事情,實則給他帶來的傷害是一輩子的。

幫孩子承擔了一切事情,你以為這是為了孩子好,殊不知在無形中卻培養了“巨嬰”,等孩子成了“啃老族”,父母卻反過來怪孩子不會獨立。

可是這不正是你剝奪了他獨立的權利嗎?

反思3:一切為了孩子,是父母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中國父母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我這麼做都是為了孩子。

我很喜歡黃執中說的一個小故事:每次家裡吃魚的時候,媽媽總是自己吃魚頭,把魚肉留給孩子。孩子以為媽媽是真的喜歡吃魚頭,於是每次吃飯都很默契地把魚頭留給媽媽。可是沒想到媽媽臨終前卻跟孩子說:你知道嗎?其實我一點也不喜歡吃魚頭,我喜歡吃魚肉。

我們可以想象一些這個孩子聽完媽媽說的話後該有多難受,都愧疚啊。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用犧牲自己來成全孩子,但是這種愛真的太沉重了。

父母需要做的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成長空間,同時有自己的追求和生活。讓孩子知道,媽媽也有自己的人生,媽媽雖然很愛你,但不會一味地犧牲自己。你的人生應當自己做主,自己爭取。

♥過度的犧牲不是愛,是不能承受的負擔。

56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非洲人連飯都吃不飽,為啥還偷懶不種地?專家:你去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