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現在比楊笠有名的,可能只有楊冪了。

抱歉,上面是一個無聊的段子。

考慮到可能又有一批讀者要取關了,先輕鬆一下。

但楊笠確實已經成為比李誕還有名的脫口秀演員。

她在這一年裡,說了一系列吐槽男性的段子,包括:

男人怎麼可以看起來那麼普通卻自信?

我經常絕望地發現,那些比我優秀的女生,她們的男朋友我竟然看不上。

我只想和我配不上的人談戀愛!我希望大家看到我們不要說男才女貌,而是先沉默,說'這個女的有點東西,哼!'

男人還有底線呢?

可以說,以一己之力,把脫口秀這一曾經的小眾藝術帶到我們熟悉的那個套路上:

火爆——出圈——各路人馬介入——熱搜和10萬+頻出——舉報——舉報者jian——???

毫無疑問,除了某些明確違反某些法律的行為,我們不應該用舉報來解決任何關於喜不喜歡的糾紛,乃至所有的文娛問題。

這點共識,大部分體面人應該有。

但是如果某些人確實感到被冒犯了,或者不舒服,是不是證明了他們就是所謂的“普通自信垃圾男”呢?

我覺得,沒必要那麼簡單的看這個問題。

可能因為我也是一個普通男性吧。

但我更想說的是,講界限有時候比講尺度更重要。

01

作為講段子的脫口秀演員,楊笠沒有錯。

我其實特別理解普通男性系列為什麼會超級火爆。

因為那太像閨蜜之間的吐槽。

叫做“為什麼現在男生都不追女生了?”

“為什麼她們那麼普通,卻又那麼自信?”

所以這痛點是對男女共有的,只不過男性讓其在知乎成了最熱貼,而女性把其頂上了熱搜。

在娛樂這個領域,女性確實不止能頂半邊天。

同時,中國男性還普遍面臨經常“主動或被動”吹牛。

這種吹牛可能來自你鄰桌吃飯的兩位大叔,可能來自高鐵邊上高聲打電話的的同坐,可能來自飛機上和空姐搭訕的金卡爸爸……

這種吹牛大部分時候都非常油膩,別說女生,我作為男的,也挺煩的。

而且必須承認,雖然我不認為女性在虛榮方面弱於男性,但在公共場合高聲或激情吹牛這方面,確實是男重女輕,男多女少。

所以,不管池子認為楊笠說的是不是好的脫口秀,但楊笠的段子,作為一種吐槽,確實很厲害。

那麼普通,卻又那麼自信,真是大師級的段子。

02

但另一方面,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是很舒服,或者我們乾脆挑明瞭說,感到被冒犯了,是不是就證明你是最爛的那種男性呢?

我不完全這麼認為。這就是我想說的,界限有時候比尺度更重要。

在我們的社會里,一些娛樂話題,因為一些原因,到達了一種娛樂本身無法承載的傳播量級。

怎麼理解呢?

所謂無法承載,就是hold不住的意思。

幽默或者說諷刺,很多時候就是冒犯的藝術。

我很喜歡一位英國演員沙查·科恩(Sacha Cohen),代表作《波拉特》、《布魯諾》,裡面充滿了超出一般人底線的沒品。

《布魯諾》裡實拍在耶路撒冷這種宗教聖城異裝行走,讓部分猶太教信徒直接暴走(科恩其實就是猶太人,以上就是實拍),與這個相比,楊笠的冒犯只是約克夏梗犬級的。

《波拉特》和《布魯諾》在拍攝過程中收到上百起實際投訴和報警,還引發了一點外交爭端。

但真的,反正我覺得很好笑。

真正玩遊戲的人都知道,全世界最成功的遊戲應該不是《王者榮耀》,而是一部叫做《俠盜獵車5》的遊戲。這款真實描寫黑幫犯罪的遊戲,英文縮寫叫做GTA,於是有一個非常沒品的中文代號“給他愛”。

“給他愛”是標準的18禁遊戲。

我在玩這部遊戲的時候,頭幾個小時聽到的“黑鬼”一詞,幾乎是我過去人生中聽到的這個詞的總和。

雖然這些“黑鬼”詞彙是遊戲中幾個黑人互噴產生的,但我依然非常震撼。

當然,還有無數涉及冒犯的經典喜劇或惡搞了。

但要注意,他們確實僅僅是遊戲,僅僅是一部喜劇電影,而且遠不是那種超級大眾電影。

奧斯卡獎與他們無緣,諾貝爾獎也與他們無緣,“給他愛”系列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登堂入室,其傳奇只存在於銷售量和遊戲玩家當中。

脫口秀也是這樣。

不管我們怎麼定義脫口秀,脫口秀曾經是一門劇場藝術。

其範圍是狹小的,是一門高度講究現場感受的藝術。

也就是說,脫口秀的精髓,在於那些段子,只有在現場才會感到最高的快樂。

而正常來說,在現場的環境下,無人會被冒犯。

這是一種豁免的傳統,這種傳統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時代,君王們讓職業喜劇演員或者有這方面天賦的大臣們在宴席上講笑話,這些笑話往往要圍繞當朝權貴乃至君主本人展開。

在專制時代,宴席笑話大部分可以被豁免。

在我們這個時代,段子更應該被寬容。

本來,這已經是一種常識了。

但很遺憾,因為大眾傳播手段的空前發達,大量笑話和段子,突破了小劇場、小眾、亞文化的範疇,這就有點麻煩了。

這就是我說的,hold不住了。

03

當脫口秀的段子成為熱搜,在公共語境下瘋狂發酵,這本身就意味著失控必然到來。

反感楊笠的人固然是小題大做,但把楊笠的金句愛的死去活來,也不見得在幫助這門……娛樂事業吧。

因為很多人不是脫口秀的受眾,他也沒有那種現場感,如果楊笠的金句滿世界飛,他們確實有可能產生超出一般人想象的不悅。

能想象波拉特里的各種沒品滿世界飛嗎?

能想象GTA5裡面的“黑鬼”對話滿世界飛嗎?

對不起,以上這兩個例子比起楊笠的段子來說都太硬核了。

但這是一種困境,亞文化出圈以後的困境。

很多亞文化在中國被過於放大了。

在日本,所謂的動漫王國,沒有人會在銀座穿著cosplay衣服或者女僕裝的,只有在秋葉原才有人這麼穿。

這就是一種心照不宣的界限。

美國知名脫口秀演員崔娃的影響力,在中國也被人莫名放大了,一開始很多人把崔娃對美國社會和政治的嘲諷奉若神明,然後一旦崔娃批判了中國,又憤怒不已。

關於美國的知識都來自崔娃這點,本身就像段子。

還有那些用《黑塔利亞》之類來理解歷史的,用《是,首相》和《紙牌屋》來理解西方政治制度的,把《大秦賦》裡的秦國尋找自己的理想國家代入感……在我看來都也接近段子了。

還有孫笑川、狗粉絲、帝吧等等,當作為一種小眾亞文化存在的時候,挺有趣的。但當侵入到大眾文化,滿天飛的時候,就讓人不適了。

甚至比如肖戰等愛豆,其實我對流量明星沒什麼反感的,但如果開啟網路、到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哥哥們,我也會瘋了……

娛樂和非娛樂世界的界限被模糊了。

04

我不想引申到什麼娛樂至死或奶頭樂的理論。事實上,我認為這兩個理論都被濫用了。

問題不在那裡。

前幾天,有一位學者在給另外一位已故學者寫悼念文章的時候,提了一個建議,大意是,大家都去搞娛樂化的東西吧(原文並非如此,我只是做了一些故意的引申)。

一切娛樂化或只能娛樂化,是一種必然的方向,或者說結果。

所以很多人經常說,為文化感到擔憂。

我可以告訴大家,如果你擔憂的是某種文化,某種型別的作品,那是可能的。

但另一方面,不用替娛樂產業擔憂,只會越來越繁榮,即使有一時的挫折,如版號一時下不來等,會過去的,會繼續繁榮起來的。

因為純粹的娛樂,還是被允許的。

諷刺男性是必然的走向,因為沒有多少東西可以諷刺。

沒有楊笠,或者一時把楊笠冷藏了,也會有另外的機會,產生類似的諷刺。

除非有更生猛的諷刺物件出現了,才會讓楊笠顯得沒那麼牛逼。

從這點來說,池子如果覺得,他想追求更高階更有挑戰性的諷刺,比如他認為的羅翔老師的那種提及喬治·奧威爾的諷刺是更勇敢的,我覺得也沒問題。

正如電視劇《餘歡水》因為涉嫌仇女,被女權打低分號召抵制一樣,這個環境就是這樣,並不因為誰的性別更高尚。

真的,被楊笠冒犯這件事,不代表中國男人這個群體多麼低劣。

而如果楊笠一輩子就是在小劇場說這些段子,沒有這個爭議,也不代表中國男人們就高尚起來了。

這就是一堆段子。

那種為向女性潑硫酸辯護乃至叫好的神經病,才是真正可怕的物種。

05

所以,楊笠沒有錯,錯的是這個世界越來越把非嚴肅的東西作為一種嚴肅的東西對待。

不管是其支持者還是反對者。

最終,全社會收穫了很多金句,而忽視乃至蔑視邏輯。

收穫了更多是撕逼和割裂,而不是共識或進步。

比較遺憾。

最後,

如果你是一普通男性,甭管自信不自信,如果覺得被楊笠冒犯了,也不用覺得特別苦惱,更不用憤怒。這些段子本不應該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但有了,讓你不爽了,也不是你的錯。

但直男能做的,是受一點啟發,多一些自省,多一點謙和,少一點吹逼,那就特別好。

你可以不用刻意迎合異性,但至少應該迎合“文明”,即所謂體面。

如果按照女性提倡的價值觀,你也表現的很不錯,那就更好了。

做一個更好的自己吧。

3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知否》原著:忠勤伯爵府查賬夜,張姨娘智鬥袁夫人,替華蘭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