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利比亞成為一個獨立國家。1955年利比亞透過《石油法》打破了中東國家的普遍慣例,該法雖然讓利比亞在石油分配上做出許多讓步,但很明顯吸引了西方10多家公司參與到早期的開發熱中。到1961年,石油首次從利比亞運往世界各地,在最初的五年中,利比亞的石油產量就達到每天一百萬桶,有19家公司在該國開展業務,其中包括ENI,埃克森美孚,殼牌和BP;到1968年就有39個。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為石油生產提供優惠的新模式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傳播。
1969年政變讓卡扎菲掌權,他及其支援的革命委員會為了讓國家富裕透過分化瓦解將原油每桶提高30美分,今後每年提高2美分;稅率由50%提高為58%。雖然這對生產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德士古,海灣,飛利浦,阿莫科,索卡爾等許多公司放棄開發押金離開了利比亞。但利比亞在短短十年內,國家稅收翻了兩番;到1979年,國內人均收入達到10,000美元。
1979年,美國國務院釋出了第一個資助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由於利比亞對巴勒斯坦武裝組織的支援並在其中發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國很快就從的黎波里撤回了大使館,並禁止購買利比亞石油。1986年6月,西方與利比亞的所有交易都被宣佈為非法。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公司的飛機在洛克比市上空爆炸後利比亞遭遇到嚴厲的國際制裁,更大大影響了石油工業。
由於缺乏西方資本、裝置、技術和知識,利比亞很多這些雄心勃勃的石油計劃被擱置了。1992年至1999年這段時期非常艱難:人均收入下降了20%,經濟增長速度降至每年0.8%。而這讓國內的不滿情緒加劇,導致利比亞東部頻繁發生推翻現政府統治的暴動。這種情況下卡扎菲別無選擇,只能向美國屈服並表達善意;他先將利比亞情報人員引渡到英國,後者被指控炸燬了洛克比,並向270名受害者的家屬支付了充分的賠償。在911事件後,利比亞支援美國宣佈的“反恐戰爭”。2003年,美國坦克進入巴格達幾天後,卡扎菲宣佈放棄了所有發展核武器的計劃;此外,該國開始談論漸進式民主改革。
2003年11月13日,對利比亞的國際制裁完全解除;卡扎菲隨即將石油日產量迅速增加一倍,達到每天300萬桶,並使利比亞成為石油價格組織OPEC的真正影響力成員。2004年,利比亞拍賣了15項進行油氣勘探權的許可證,為石油熱掀開了新的一頁。
不過到2009年,利比亞絕大部分合同不是與俄羅斯或中國簽訂的,而是與西方公司簽訂的,其中近80%的出口到歐洲和美國。
但專家認為卡扎菲這樣沒有獨立性,沒有和俄羅斯展開全方位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合作讓其無法在西方的決定下生存。
加上卡扎菲多次任性對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發表粗暴和侮辱的言論導致自己處於困難時很少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此外,利比亞擁有的的大量黃金和石油儲備以至於有可能成為創造泛非貨幣的基礎,而泛非貨幣又可能與該地區的美元競爭;種種原因造成卡扎菲最後落了一個可悲的下場。
2011年,利比亞發生了軍事政變,卡扎菲(Muammar Gaddafi)在同一年被推翻並被殘酷殺害。但是從那天起,曾經繁榮的國家變成了無休止的內亂地區。奧巴馬後來也承認,打擊利比亞是他作為美國總統的一個主要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