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艙攜帶月壤落戶韶山,此舉非凡,具有象徵意義。告慰毛主席在天之靈,實現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宏偉志願。航天夢由無數科學技術工作者實現,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歡呼,奇蹟怎樣發生的?並不甚瞭然。
航天器上天並非輕而易舉,一般經過三級跳(離開地球表面時的相對速度):第一跳,突破7,9千米每秒。這是第一宇宙速度,能圍繞地球運動;(我想北斗導航衛星都是同步衛星,所以定位準確)第二跳,突破11.2千米每秒。這是第二宇宙速度,飛行器能永遠離開,不再受地球引力控制;第三跳,突破16.7千米每秒,這是第三宇宙速度,能離開太陽系。
嫦娥五號重量8.2噸,飛上太空需要極大推力,所以消耗掉一個一個重達870噸的長征五號火箭。發射的畫面想必大家看了,騰空而起的火焰十分壯觀。像一串糖葫蘆,推進器軌道艙登陸器返回艙,環環相扣,盡在科學家計算掌握之中,也牽引著全世界的目光。什麼時候加速,什麼時候變軌,怎樣落月,怎樣挖取月壤,展示五星紅旗,與返回器對接,如同一場大戲,一幕比一幕精彩。
返回的路尤其艱難。衝入大氣層之後摩擦產生的高溫火焰,直接考驗材料的耐受力。沒在太上老君八卦爐練過,瞬間就氣化了。為避免返回艙燒燬的危險,科學家奇思妙想,設計太空打水漂的方式。返回艙從非洲撒哈拉沙漠上空進入大氣層,一路燃燒,進入西藏一個鷂子翻身重入太空。劃一弧線,進入四子王旗,降落打開了,如同雪白的雲朵。
第一時間迎接返回艙的,不是尋找目標的車輛,而是一個躍動的影子。專家分析說,可能是沙狐,最後確認是一隻玉兔。奇了怪了,一切皆在夢鄉,難道這隻玉兔真的聽到召喚迎接嫦娥回家嗎?那天,十二月十八日清晨,我寫詩記錄心情:
“上天攬月回,玉兔迎嫦娥。
雪夜如此冷,能說是巧合?”
必是天命所歸。本人數理化一竅不通,卻不免好奇,很願意追隨探索者的目光仰望星空。讀一讀科普文章,就不漆黑一團了,天空越來越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