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十二生肖,天干地支源於我國古代,這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認識。然而我國文壇大師郭沫若並不是這麼認為,他認為十二生肖(十二地支)是起源於古巴比倫。

十二生肖動物

一、天干地支是什麼?

大家都聽說過生辰八字,說的是一個人的出生年份、月份、日期及時辰,可是生辰八字怎麼來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說起來,這就牽涉到天干地支了。

簡化後的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嗯,路人甲、炮灰乙就是這樣來的~~~),表示天(天氣)的五行性質“風氣、火氣、溼氣、燥氣、寒氣”;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地運五氣規律,也對應12種動物的生長習性。此外,兩者的意義也來源於樹木,見一樹長而知天地運轉規律,故而稱之為干支(樹幹和枝條),用於標識時間,稱為“干支紀年法”。

干支與生命

二、十二生肖和地支關係

人們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表示,為了方便記憶,後來將十二地支和十二種動物對應起來,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十二生肖。一天的開始是陰氣始消,陽氣初生的時刻,這剛好是人熟睡,老鼠開始活動的時間,十二生肖就是按照這些動物的生活習性排序的。比如老鼠是夜深人靜的十一點(子)左右開始出沒,老虎是凌晨三點至五點(寅)虎嘯森林,下午一點至三點(未)則是放羊的好時光。

虎嘯森林

“干支紀年法”中將天干和地支按一定規律組合(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注意不是陰陽配),從甲子年開始,到癸亥年結束,一共六十年。然後又從頭開始,週而復始,迴圈不息。每年干支裡面的支對應哪種生肖,當年的屬性就是什麼動物,如2020年是庚子年,屬性就是鼠。

陰陽和十二生肖

三、十二生肖的起源

很多國人以為十二生肖是我國的傳統,為我國獨有,其實不是的。除了我國,日本、泰國、越南、韓國、印度等亞洲國家都有,古巴比倫、埃及、希臘,甚至歐洲各國都有自己的十二生肖,只是具體動物上和我國有所不同,比如印度把老虎換成了獅子,雞變成金翅鳥。

金翅鳥

關於十二生肖的起源,學術上一直有爭論。比如印度和中國,都認為十二生肖是起源於自己國家,並且各自有自己的記錄,比如印度早期神話《阿婆縛紗》就記載了十二生肖是神的坐騎,而我國比較完整的記載是東漢時期王充的《論衡·物勢》。十二生肖是起源於中國還是印度,國學大師南懷瑾就認為十二生肖是從東漢時期,隨印度天文觀念傳過來的。

南懷瑾

1、在郭沫若的《釋支幹》中:“支幹之稱,東漢以前無有也。古人稱十干為十日,稱十二支為十二辰。”

郭沫若題字

——意思是說天干地支的紀年方法,東漢之前是沒有的,後來從外國傳入才有的。當然,郭沫若認為十二生肖最初是從古巴比倫傳過來的(也列舉了很多考證),在7000~8000年前(古巴比倫文明早於中華文明,這點確實要承認),古巴比倫就已經有了十二官的說法。

巴比倫牆上的猛虎

2、《唐書》中記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

——“黠戛斯國”也就是現代的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唐朝時屬我國西部地區民族),他們是以十二種動物計算年份。

3、清代趙翼在《陔餘叢考》中寫到道:“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這也是認為中原地區民眾和西北少數民族融合後,以動物紀年便逐漸在我國流傳。

動物與干支

當然,十二生肖紀年法形成學術上的主流說法是我國古代各民族間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交流和民族融合的結果,從某種程度上也承認了並不是起源於我國(可參考高中歷史)。

四、文化發揚及承傳

由於古代民眾樸素的世界觀,很多知識都是直接從日月執行,萬物生長中總結規律,所以各大文明古國紀元法有類似也就不足以為奇。這裡插句外話,這些簡單的規律總結,時至太空已經可以種菜的今日,還有很多現代人信以為聖典,奉為天道,窮其究竟,一律“天機不可洩漏”、“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為由,再無進展。

國際空間站上種的菜

迴歸正題,十二生肖起源於哪裡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哪個國家或民族將其發揚光大,並承傳下來,這或許更為關鍵。

我國在和各國及少數民族交流中,不斷吸收並融合我國自身傳統文化,創造出更加燦爛輝煌的文化。比如天干地支與十二生肖的融合,並且結合我國陰陽乾坤、五行八卦思想,象形文字,創造出一套完整的國學文化,影響深廣,流傳至今。

十二生肖藝術象形文字

14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對愛情很乾脆的星座,不會處於觀望的狀態,看看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