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二芯報警線纜計算方法:

RVV2*0.5規格。

線纜平均長度=(最遠報警前端裝置距離+最近報警前端裝置距離)/2

實際電纜平均長度=電纜平均長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線纜需要總數= 前報警端裝置總數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米)

注:最遠、最近報警前端距離是指從安防中心機房(或報警鍵盤、擴充套件模組)或到離機房(或報警鍵盤、擴充套件模組)最遠、最近報警前端裝置的實際距離,(注意樓層高度)。當有群樓的長、寬、與主樓的長、寬有較大差距時,要求分別計算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四芯報警線纜計算方法同上。RVV4*0.5規格

報警聯網匯流排計算方法:

由於報警聯網匯流排多數為一根(或一路),少數為兩根(路)或多根(路),因此要求按實際的匯流排路由計算。

線纜需要總數= 實際匯流排路由長度×1.1+ 端接容限 (米)

注:端接容限=總線上需要聯接的裝置(通常是報警鍵盤、擴充套件模組)數量 * 6

背景音樂及緊急廣播系統

水平線纜計算方法:

水平部分線纜(通常為ZR-RVS 2*1.0):

電纜平均長度=(最長水平距離+最短水平距離)/2+H (H—樓層高)

實際電纜平均長度=電纜平均長度×1.1+(揚聲器端接容限)

電纜需要總數=水平電纜總根數(即廣播分割槽數)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米)

注1:最長、最短樓層水平距離是從樓層弱電間到最長樓層、最短樓層的實際距離。

注2:若在一個樓層(即一個廣播分割槽)需要有兩個揚聲器迴路,如酒店的客房(或辦公樓的辦公間)與公共走廊需分為兩個迴路,則上述的“電纜平均長度”應分別計算,然後再計算出“實際電纜平均長度”,並要注意此時的“水平電纜總根數(即廣播分割槽數)”需“加倍”。

注3:揚聲器端接容限=所測量水平距離樓層的揚聲器數量*(客房或辦公室取9,走廊取6);

主幹電纜計算方法:

廣播主幹線纜(通常為ZR-RVS 4*1.0),線纜用量計算方法:

電纜平均長度=(最遠樓層分配箱距離+最近樓層分配箱距離)/2

實際電纜平均長度=電纜平均長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電纜需要總數=樓層分配箱總數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米)

注:最遠、最近樓層分配箱(廣播分割槽)距離是從樓層分配箱到廣播中心機房的實際距離,主要取決於樓層高度和弱電井到廣播中心機房的水平距離。

多媒體數字會議及擴聲系統

由於本系統裝置種類繁多,連線線的型別也多,但數量(長度)並不長,因此本系統的線纜計算方式,建議按照輔材的方式進行報價,並按系統裝置總價的1.5~2%計算。

數字會議系統專用聯接電纜應另行報價,計算數量為數字會議控制主機到放置主席機或代表機的實際距離*1.1+(端接容限,通常取3)。

樓宇裝置監控系統

監控點到DDC箱的各類線纜計算方法:

通常有RVV2*1.0、RVS2*1.0、BVS2*2.5、RVVP2*1.0、RVV8*1.0(用於DDC箱到裝置配電箱)等規格。

線纜平均長度=(最遠監控點距離+最近監控點距離)/2 +H(H—樓層高度)

實際線纜平均長度=線纜平均長度×本DDC監控總點數×1.1+(端接容限,通常取3) 線纜需要總數=監控點總數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米)

注:最遠、最近監控點距離是從DDC箱到監控點或監控裝置的實際距離。各種類別的線纜應分別計算。

若DDC箱安裝在被控裝置間內,如冷熱源機房、空調機組、新風機組等裝置間,則冷熱源機房內的“實際線纜平均長度”可按15米計算(但要注意監控冷卻塔的DDC安裝位置);空調機組、新風機組等裝置間內的“實際線纜平均長度”可按10米計算。菲尼特就是光纖,光纖就選菲尼特。

12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安全防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