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的背後有個“虎媽”,傅聰的背後有個“虎爸”,成就的背後一定要是傷害嗎?
傅雷,字怒安,是我國著名翻譯家。他的故居在今浦東新區航頭鎮下沙王樓村五組,地名傅家宅,其家居西宅,謂西傅家宅。
傅雷的父親叫傅鵬飛,年紀輕輕就被土豪劣紳誣陷入獄,受盡折磨,24歲就死了,留下了未滿四歲的兒子傅雷,和年輕的妻子李欲振,還有傅雷的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以及腹中的一個孩子。
李欲振那是一位傳統的中國女性,端莊賢惠,別看她沒有讀過什麼四書五經,但通情達理、性格開朗,鄰里之間有個什麼家長裡短的糾紛,解決不開了,都請她過去解決,人家只要過去,掰開揉碎,兩邊一解勸,哎,矛盾就化解開來了,她也樂意助人。所以當地百姓對這位年輕的女性都很尊重,由於她的丈夫叫傅鵬飛,所以,大家都尊稱她為鵬少奶奶。
但,這位鵬少奶奶的命苦啊,年輕喪偶,現在剩下孤兒寡母,肚裡還有一個呢,在哪個年月,以後日子怎麼過,得多艱難,可想而知,可以說鵬少奶奶當時是悲痛欲絕啊。但,中國女性就是這樣,老哭著說,我可怎麼活呀。其實,比誰都堅強。逝人已矣,自己還得把丈夫的遺孤撫養長大。所以,鵬少奶奶忍著悲痛,處理完了丈夫的喪事,就挑起了全家的重擔。可是悲劇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光臨這個家庭,幾個月之後,鵬少奶奶產下了遺腹子,也是個男孩,可惜,沒養活成,連個名字都沒取呢,就夭折了。鵬少奶奶咬著牙,還這個孩子安葬在了丈夫墳旁。傅雷其他的弟弟妹妹也都相繼夭折了,鵬少奶奶心都碎了,但還是堅強地站了起來,從此一心一意拉扯傅雷。
對於傅雷來說,鵬少奶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虎媽”,她不但非常重視傅雷的學習教育,不惜重金為他請來有名的教書先生,不但學習四書五經的傳統文化,鵬少奶奶還要求兒子學外語,那在當時,太前衛了。
為了讓兒子安心讀書,有個好的環境,鵬少奶奶學習古代的孟母三遷,由打閉塞的鄉下搬到了“小上海”之稱的周浦鎮。而且親自監督兒子讀書,傅雷稍有鬆懈,這位虎媽一定動用雷霆手段。怎麼個雷霆手段?
比如,讓傅雷每天早晨在屋裡要讀書,彭少奶奶就拿著把戒尺站在屋外聽著。裡面有讀書聲沒事兒,要是一旦裡面的讀書聲聽了,鵬少奶奶立刻拎著戒尺衝進屋裡,沒頭沒腦,對著兒子“乒乓乒乓”就是一頓揍,直到把傅雷打一頭包為止,所以,傅雷小的時候,頭上的包就沒斷過,是此起彼伏啊。這還不算什麼,要是傅雷不好好學習,或者文章寫的不好,她還體罰,到晚上把傅雷關到門外,凍著去!凍半宿。
這還不算狠的,還有一次,傅雷差點沒被親孃點了人油蠟!怎麼回事兒呢?那次是傅雷在學堂讀書不認真,教書先生就告訴鵬少奶奶了。當天晚上傅雷回到家,娘倒沒說啥,吃完飯就讓傅雷睡了。結果傅雷睡著睡著,哎呦!就覺得肚子鑽心疼啊。一下子疼醒了。一看,好傢伙,在自己肚臍眼兒那裡點了一支蠟,母親冷如冰霜地在那裡看著自己。傅雷疼得哇哇大哭,母親絲毫不為之動容,這就是要懲罰你白天不好好讀書。
還有一次,傅雷逃學去河邊玩耍去了。當天晚上睡覺又被疼醒了,一看,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被綁在了一塊木板上,那木板上的刺兒扎的自己的腳丫子生疼,而且木板還在移動呢。一看,一根繩子牽著,前面母親拉著,“娘,你要幹嗎?”“幹嗎?不好好讀書!我要你何用!把你沉塘得了!”拉著傅雷要去沉塘。可把傅雷嚇壞了,吱哇亂叫,知道母親的脾氣,說的出做的到啊。他這麼一喊,驚動了鄰居,鄰居連拉帶勸,這才把傅雷解救下來。
還有好多次,傅雷頑皮,母親用繩索把傅雷縛在客堂中靈柩上,讓他認罪。深夜靈柩上銅圈叮叮噹噹直響……
這種虎媽教育其實趨於病態,說是希望孩子“用功上進,好好讀書”,但是手段不值得提倡。果然,後來傅雷年歲大些了,他也叛逆啊。終於有一次,跟母親頂了嘴了。哎呦,母親非常傷心。我這些年為了這個家容易嗎,讓你學習還不是為你好,結果我倒落了一身不是,好!我不管你了!我死去!死了再也沒人管你了,你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就這位母親真的懸樑自盡了。幸虧被人發現,把她從樑上摘下來,否則這位剛烈的女性真就死了。
這下,傅雷不敢說什麼了,在虎媽的各種嚴厲手段監督下,傅雷只有好好學習,不再讓母親難過。
所以,雖然傅雷知道母親的苦心,一直深愛著母親,但在傅雷的印象裡,正如同他說的那樣“母親沒有笑容,只有眼淚。”雖然他也說那“是慈愛的眼淚”。但,母親畢竟是沒笑容的。虎媽杜絕了傅雷所有的本應該屬於兒童的歡樂,一方面造就了傅雷優異的學業,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他不善合群的孤僻性格。雖然,母親成就了一個大翻譯家,但同時也成就了一個同樣嚴厲,沒有太多笑容的“父親”。傅雷對子女也是如此啊,幼時遭遇過母親毒打的他也用同樣的方式還給了自己的兒子,經常暴脾氣上來把兒子傅聰打得頭破血流。
所以,人生是不能簡單的複製的,教育更是如此。無論《傅雷家書》中的教育理念成就了傅聰多少。但,我想父母對孩子的慈愛或家暴可能更多地會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和未來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