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中我們說到皇帝和太后因為新舊勢力互相周旋,新舊聯姻解決矛盾,
張氏和沈國舅婚姻就是這段周旋之下的悲劇
那麼張氏對沈國舅不冷不熱是不是因為舊貴族白富美,看不起新貴族土武將?
沈國舅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沈國舅只是個普通男人,既沒那麼堅貞,也沒那麼涼薄。
一邊懷念前妻,想安排好前妻留下的兒女,一邊在相處中對現在的妻子張氏產生了感情,
懷念前妻的時候,會對現在的妻子愧疚,跟現在的妻子有感情,又會覺得對不起前妻。
這種矛盾就很真實,大鄒氏沒有錯,張氏也沒有錯,
她們倆都是,十分優秀的女性,有點良心的人,對著她們倆都糾結.
命運跟這位貴女開了極大的一個玩笑,前半生她有多風光,後半生就有多糟心。
張氏是我在這本書裡除了盛老太太以外最喜歡的一個女性角色。
我覺得老太太年輕那會就是張氏的性格,只可惜為情所困了。
一方面是老太太過於執拗,不肯服軟,另一方面,盛老爺子跟沈國舅不一樣,
盛老爺子是真的愛那個風塵女子,沈國舅並不愛小鄒氏,
大鄒氏已經不在了,張桂芬服軟是有贏面的。
個人以為,小說裡張桂芬和沈國舅感情一般(不冷不熱)的原因,
更多的是,張桂芬一方,對同沈國舅婚姻狀況的不滿。
第一,張桂芬認為自己是,國公府嫡女,還是獨女,因為賜婚被迫嫁給沈國舅,
而且還不是原配是續絃(原配和續絃妻子的區別原著裡有解釋)張桂芬無疑會認為自己受了委屈,
第二,張桂芬原本有青梅竹馬的結婚物件,而且此人,人品能力,都是上上之選
(比沈國舅這個二婚男強百倍,電視劇裡找個中年油膩男演沈國舅很到位),
就是後來,也是賜婚娶了,小沈氏的小鄭將軍。
那麼也就是說,沒有沈國舅,大機率張桂芬會嫁給,門當戶對,年輕有為的,小鄭將軍。
婚後生活,也會美滿幸福。但是這一切都化為泡影,你說張桂芬心裡會是什麼滋味。
第三不但被迫,嫁給一箇中年油膩男,做二婚老婆,還要忍受,中年油膩男,小妾的欺負。(還是長期的,小說裡小鄒氏前後鬧了至少十幾年,因為張桂芬大兒子大毛,十四歲能把他哥國舅世子一槍調翻的時候,小鄒氏還在沈府)
你說悲催不悲催。
所以,張桂芬和沈國舅的矛盾,主要是從自身出發,也就是張桂芬,
從一開始就對婚姻不滿,可能一生都不滿,但是這個不滿,主要是婚姻本身。
而不是因為舊貴族,看不起新貴族。
因為宋以後科舉取士,中國唐以前,士族門閥的聯姻基本已經作古,
明朝的皇帝,娶皇后甚至大多數都是平民,而不是從勳貴世家裡選
所以說,張桂芳代表的舊貴族,看不起沈國舅代表的新貴族,有些過分解讀了。
就是所謂,新舊軍隊勢力的矛盾問題,我覺得沒有想象的那麼嚴重
,
第一,從時代背景上看,無論電視劇的宋,還是小說裡的明清,這幾個朝代武勳對於軍隊有影響,
但是,還沒強大到形成不可撼動的勢力的地步,宋朝尤其是。宋朝武將,基本就是悲催的存在。
所以劇中,沈國舅雖然是蜀邊小武將出身,但是確實打仗有兩下子。
小說裡還寫了挑了左谷蠡王(這個是原作者怕引起民族糾紛借用了匈奴的封號)的金帳,
所以古代軍隊,其實出身並不是一切,沈國舅的軍功足以在,武將系統站得住腳,況且還靠聯姻和武將系統理勳臣第一的,英國公聯姻(知道皇帝賜婚的用意了吧)。
家世上不給沈國舅面子,也要給英國公面子。所以,沈國舅在工作上的遇到的麻煩很少。
還有個旁證就是顧廷煜說新皇(八王或趙宗權)登基派手下接管軍隊系統,只有顧二和沈國舅能正常接收,
所以,沈國舅仗著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遇到的麻煩是新貴裡最少的。
第二,電視劇裡描寫的,太后挑唆舊勳臣系統和新貴集團矛盾,其實持續不了多久,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道理在中國延續了2000年。大家心裡基本都認可,要麼憑家世世襲,
要麼憑聯姻,要麼憑政績,要麼憑軍功,沒有永遠屹立不倒
在每個皇帝手下,都是忠臣的勳貴世家。
沈國舅,顧二這樣的,新貴上臺是靠自己的本事,
電視劇裡和小說裡,舊貴族基本都認可他們的地位,沒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
非要搞得巨大裂痕無法彌補似的。
最後說說第二代融合的問題,其實這也不是問題,沈國舅世子娶妻困難,
不是因為其是新貴族家庭,而主要是因為小鄒氏這個小妾出身,但是硬要作為嫡母奉養,
這條几乎被,所有門當戶對的家族嫡女給否決了,誰也不願意頂這個雷,
後來沈國舅沒辦法,只能讓兒子娶了公主(而且好像是嫡公主唉),結果,果然要求公主把小鄒氏當嫡母,公主自然不願意,於是就整天雞飛狗跳婚姻不睦。
那麼反之,其實如果沒有小鄒氏,沈國舅世子肯定也是,京城勳貴家族的,搶手貨無疑,應該沒有人會為是不是新貴族而糾結。
沈國舅藉由從龍上升至正經勳貴,然後勳貴聯姻,鞏固融入軍隊核心勢力集團。
這個過程中,沈國舅只得到了利。
而英國公家為首的舊勳貴,在做出了犧牲(嫁女兒且女兒很不幸福)之後,也得到了利
(皇帝的信任和後續子孫的前途:子孫有才能堪得重任是一方面,皇上願意相信你把軍隊交給你去帶是另一方面,如果沒有聯姻,英國公子孫和顧二擺一起,我覺得皇上更願意用顧二當統帥)。
新皇登基後出了荊譚之亂,皇帝去平叛但是精銳集中的京營中大部分居然調不動,所以才讓顧二叔出了頭(就像後來顧廷煜所說,只有顧二順利接手軍權並且立功),那麼英國公呢?
小說裡沒明說,我推測英國公也應該站隊了,從後來的劇情看英國公是舊貴族裡,最早站隊新皇帝的一批,所以一直受重用,最後去邊疆平叛(戰羯奴),
英國公是一路主帥,顧二叔是副手,至於皇帝到底選英國公子孫還是顧二去帶兵是個偽命題,
英國公子孫無一人到了一路大軍主帥的地位,顧二叔除了資歷不如英國公,軍事能力應該不是問題,和英國公都應該受重用,無論英國公連不聯姻都是如此,
皇帝不可能短期內把老勳臣全部排除,然後用新貴全部代替,請記住,皇帝出身是邊緣藩地的原本不受重視的藩王,人手人才都極其有限,必須要使用像英國公這樣的,原本的威望資歷都非常高的勳臣,不可能讓顧二叔包打天下,
現實是隻有一個顧二叔和沈國舅能挑大樑,皇帝親信其他人都不是帥才
只有張桂芬這個人,她犧牲最大,受傷害最多,但是有什麼辦法呢,
她是舊勳貴的女兒,就像她爹說的,她從小就比旁支的姐妹尊貴,也就要付出這些尊貴的代價,
她就是“和親的公主”,她一開始跟自己較勁,就是因為她明白這些
所以難產的時候她喊得是“女兒盡孝了”。
不過我倒覺得桂芬兒後半生應該過得還比較鬆快,一則她想開了,不跟自己較勁了;
二則貴妃造反事件裡她帶著武婢抵抗反賊好像還親手射殺了,給小鄒氏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其實是在電視劇中
但在小說中,並沒有電視劇裡面,宋英宗這樣宗室入繼皇位從而和太后產生矛盾的問題
事實上電視劇的宋朝背景,也沒有英國公這樣的武勳重臣的可能,宋朝從頭至尾武勳集團都文人化了例如清平樂的曹彬家族,不文官化的武將都很悲催比如著名的狄青同志直接被逼死了,
原小說的英國公,是以明朝為背景的武勳家族的代表(英國公是明朝明成祖之後,直到崇禎年的武勳第一,寧遠侯在明朝是抄的寧遠伯李成梁家族),
而英國公這樣的武勳家族,也不見的代代都能出人才,比如原小說裡只提到了薄小將軍是老貴族裡小輩裡比較出色的,但是薄家第二代卻是比較平庸的,英國公家族第二代就沒寫,我們也無從知曉其能力,既然沒提起自然不會很出色
第二,張桂芬不是難產,小說裡說的很清楚,張桂芬是頭婚還是初次產子,初次生孩子痛苦藉著事情喊了一句盡孝了也是一定程度發洩自己的不滿而已,其實毫無兇險
第三,張桂芬在電視劇和小說裡不是一個態度,電視劇裡是想開了,小說裡可以說從沒想開過,只不過認命了無奈接受沈國舅和他家那一堆破事兒而已
那麼說回張桂芬,其因為賜婚被迫接受了和沈國舅的婚姻,這個賜婚確實有新舊貴族聯合的因素,但是張桂芬對待自己的婚後生活的消極態度卻不全是因為對沈從興這種新興貴族的不滿,更多的是小鄒氏這種家庭破事讓張桂芬不滿。
其實,你說盛小六嫁給顧二的時候難道不是被迫嗎?
其實結婚那一刻小六也不見得怎麼愛顧二
但是婚後二人透過互相瞭解磨合最終成為互相的知心人
如果沈國舅的家庭像顧二對待小六那樣一心一意對待張桂芬
張桂芬最後也會接受沈國舅
但是,就像我前面說的,小鄒氏在國舅府鬧了十幾年,
之後大鄒氏的嫡子國舅世子和張桂芬也不親
你說張桂芬會有多愛和沈國舅的這段婚姻?
我覺得99%的女人都會是張桂芬的態度,不冷不熱不鹹不淡,過日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