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微信朋友圈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在其發展過程中,它的功能也發生了重大轉變。剛開始流行時就是互相看看朋友的動態,簡單易操作;上大學時基本是情侶秀恩愛的場所;大學畢業後基本是秀結婚照的多;後來一度被微商佔領陣地,我一般不遮蔽,可以看看,瞭解市場;現在基本是秀家庭和小孩子的多,天天開啟朋友圈都是非常可愛的小朋友,同時也能提前預習育嬰知識。
(二)抓周文化
最近多位朋友的小孩子出生了,加上這兩年來,數量比較多。我很驚訝的是在他們孩子滿一週歲時多位朋友給孩子舉行了抓周活動,看來年輕的父母對子女未來的發展還是比較關心的,都希望圖個吉利。實際上抓周只是一種預測,從機率上來說幾乎沒有意義,只是對子女一種祝福而已。作為風俗習慣可以延續下去。
(三)童言無忌
我可以猜測小時候我應該沒有舉行過抓周儀式,但是說實話咱們小時候家庭條件也不好,自身學習成績也不好,這種家庭出生的孩子一般不被社會重視。因此,以前鄰居問我以後做什麼,我說我開拖拉機和賣盆桶,別人一聽就要笑,這說明我沒有遠大的理想。但是回過頭來看那些說自己要成為科學家的童鞋們又有多少成為科學家了呢?
實際上我並沒有按照自己的說法發展下去,而是走上了截然相反的人生。這裡我表明自己的態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並沒有歧視處於勞苦人民;相反,各行各業都需要人們參與進去。
(四)如何教育?
抓周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童言也不能預判未來,能決定未來的是吃苦學習。我始終認為小孩子就是要吃苦,十歲以內背書能記住一輩子,而六十歲再背書估計一個晚上就有可能忘了。什麼年齡段做什麼年齡的事。素質教育應該成為應試教育的必要補充,它應該用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激發孩子對生活的熱愛等方面,不應該主次顛倒,現在很多培訓班,孩子沒學會,老師倒先富裕了,二者的目的都不一樣。我沒有子女,沒有教育經驗,但是我唯一可以提供的是我上大學後的確看了不少書,這些書決定了我後來的工作,沒有哪個單位真正願意接受一位腹中空空、沒有一技之長,只會耍嘴皮子的人。因此,我比較欣賞郭德綱說的一句話:相聲拼到最後一定拼的是文化。當然這是我一家之言,至於如何培養那是各位朋友的家事。
窗外還依然在下雪,希望明天早上可以堆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