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冬已至,寒風呼嘯,愕然聽聞法國好友魏柳南Vairon Lionel先生因患癌症不幸離世的噩耗,內心感懷追憶,悲痛不已。
我與魏柳南先生是多年的好友,從我在釣魚臺國賓館工作時的初次結識,距今已有十餘年。他是一位法國外交官,同時也是一位深愛中國歷史文化的漢學家。我曾經在駐法使領館工作過十一年多,相似的人生經歷,致力中法友誼的共同目標,讓我們在很多領域有共同話題,也讓我們在很多場合不期而遇。他每年來中國我們都會相聚暢談,我每次去歐洲出差也會提前約好時間見面,這種默契和交流,讓我在工作生活中收穫很大,感悟良多。
2015年7月,我推薦魏柳南博士並經韓方明會長批准為察哈爾學會高階研究員,交流也就更加密切了。魏柳南博士掌握七國語言,在法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工作期間,曾經做過很多培訓和公共外交工作,可以說桃李滿天下,很多學生在歐盟、非洲、中東國家擔任要職,因此他在歐洲學術界和政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魏柳南先生利用自身的影響力,積極在中法兩國的媒體平臺發文發聲,向法國、歐洲乃至全世界,客觀地介紹真實的發展中的中國,僅在2020年患病期間,他就在《CGTN News》,《歐洲時報》等多家中歐媒體平臺上發表過《中國與南南國家談人權:批西方雙重標準》、《以實事求是態度抗擊新冠疫情》、《歐盟處在岔路口》等四十餘篇文章,這種與病魔頑強抗爭的意志,這種筆耕不輟堅持研究的精神值得敬佩。
記得去年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外交部共同主辦的“2019·南南人權論壇”上,我和魏柳南先生再次相見,互致問候後,我們還就人權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他在接受國際線上採訪時的發言我非常認同。他說:雖然人權領域的某些價值觀是大家普遍認可的,但是各國在政治、歷史、文化和宗教等領域的背景不同,所以每個國家的人權觀也不盡相同。中國的人權現狀讓其他發展中國家意識到,並不是只有西方的政治體制和社會體制才能使人權得到尊重。每個國家都應該像中國一樣,走符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
後來聽聞魏柳南先生病倒,我再去歐洲出差時,專門代表韓方明會長前去他家看望,見到我,他十分高興,開懷的笑容,睿智的交流絲毫未曾顯露出病魔帶給他的傷痛,而不捨的離別讓我未曾想到,這竟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
行文至此,雖有千言萬語,卻也道不盡追憶與懷念,惟有向魏柳南先生的家人致以沉痛的哀悼!願逝者長息,生者長安。
- end -
作者 | 張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