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到亞洲最傑出的政治人物,李光耀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之一,作為曾經新加坡的總理,李光耀合理利用新加坡的地域優勢,將新加坡發展成亞洲的四小龍之一。在退出政壇之後,憑藉自己學識和從政經驗,在自己的傳記《李光耀觀天下》提出了三個預言:歐元區解體,美國不再強大,以及不確定新加坡是否存在。
1、 第一個預言,英國脫鉤,歐盟即將崩裂
李光耀如今已經逝世5年,而他的預言卻似乎正在被實現,首先是歐共體的存在性,從13年開始英國就開始了長達7年的脫歐計劃,直到20年1月份才獲得歐盟對英國的脫歐批准。然而關於脫歐之後英國與歐洲在經濟、政治和軍事方面的相處問題,卻有很多細節依舊沒有處理好,甚至為了海域的使用權,英國與歐盟諸國差點大打出手,為此英國將可能面臨因脫歐造成的經濟封鎖和物資無法獲得補給等問題。
從蘇格蘭公投到英國脫歐,歐洲從經濟層面上似乎正走向分裂的局面,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歐盟的建立的不穩定性。歐盟建立在冷戰結束之後,當時歐洲大部分的國家遭受了德國的侵略而造成極大的經濟破壞,曾經的世界列強不僅因此失去了大部分的殖民地,還導致國際地位落後為第二、三國家水平。為了能在美蘇爭霸中獲得更大的自主權,歐洲諸國才決定以結盟方式組建歐共體,以此恢復國力。
然而隨著歐盟的存在並不能瓦解歐洲諸國幾千年的國際矛盾,尤其是法、英、德三國的國家仇恨,更不可能因結盟而消失,各國之間政權自主,在政治思想上沒有的統一性,這使得歐盟在國際問題往往無法達成共識。
其次歐盟雖然以歐元作為歐洲的統一貨幣,但這種經濟統一根本並不牢固,因為各國經濟水平並不一致,有法國、德國的一線國家,也有西班牙、匈牙利、希臘等二線國家。歐元的匯率無法讓這些國家連線在一起,更無法幫助有困難的國家實現經濟恢復,如英國脫歐、希臘經濟危機,就可以證明歐盟的鬆散性,在英國脫歐之後,難保不會有其他歐洲國家為了自身發展也走這一條路,那麼歐共體的解散就是早晚的事情。
二、日本從發達國家走向衰落
作為世界第二發達國家,日本的經濟在朝戰和越戰之後得到了快速的增長,再加上明治維新留下的教育和工業基礎,讓日本很快就擺脫戰敗的損失,成為亞洲的發達國家。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給予的支援和前期積累的優勢逐漸被消磨殆盡,在中國日益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人口老齡化和土地貧瘠等問題侷限了日本的發展。
這是一個互相連線的問題,作為一個極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國家,日本不像中國有一個大市場去維持內需,經濟很容易受到國際社會的干預,在加上美國的控制,日本的社會環境競爭十分激烈,奇缺的資源環境導致了社會競爭過大,人們生活壓力過大,導致年輕人一代的人都願意談戀愛,從而使得老齡化問題變得日益嚴重。
這也是大多數發達國家的通病,儘管日本的教育體系完善,但也無法刺激年輕人的生活慾望,單身一族逐漸成為日本社會的主體。另外日本也不像歐美等國家,對於外來移民並不太接受,即便是其他國家的日裔也相當排擠,這使得日本社會缺少外來人口的增加,使得社會的經濟發展更為缺少活力。
老齡化問題和生活壓力等問題的出現,還衍生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人才的流失,以人工智慧、軟體開發等技術人才為例,日本近些年在這方面並沒有多大的提升,在中國等企業在招攬人才不斷提升福利的情況下,不少年輕或者年長的人才都跑去別的國家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經濟發展遭遇影響是早晚的事情,甚至還有可能掉出發達國家行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新加坡的存在可能性
關於新加坡有可能不存在這個問題,李光耀最初是在88年出訪紐西蘭的時候說的,他當時曾經發表過這麼一個憂慮的言辭,一百年後紐西蘭可能還是一片綠地,但新加坡卻不一定還會存在在這個世界上。
從現今局面看,這種想法可能有點杞人憂天,但如果從地理位置、國際環境等角度分析的話,李光耀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不同於紐西蘭有澳大利亞這個強大鄰國作為護盾,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一直敵對關係,兩國曾經為一國,雖然在兩者分裂之後,馬來西亞仍一直將其視為自己的屬地,為此兩國之間一直在各種問題有不少爭執。
因此李光耀擔心這種關係會導致新加坡的滅亡,雖然幾十年來新加坡一直加強軍事發展,甚至還成為了美國在亞洲最堅定的盟友之一。然而天有不測之風雲,隨著中國的國力持續發展,沒有人可以確定十年,幾十年後,美國是否還能保持如今的國際影響。畢竟世界各國都在進行軍事競賽,暗中互相利益爭奪是常事,一旦美國無法再為新加坡提供庇護,新加坡的存在必然引來馬來西亞的窺伺,滅亡不是不可能發生的。
其次即便不是被他國兼併,隨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日益密切,任何國家都有可能為了某種原因合併在一起,就像曾經的蘇聯那樣。為此,新加坡未來為了某種原因與他國結合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總結:
儘管國際社會各國的比拼不會這麼快就結束,但李光耀的話,無論是目前提到的三個預言,還是美國不再強大以及印度發展的問題,儘管細節或許有所出入,但整體卻仍是朝著李光耀預示的結果發展。但與其說這是李光耀的本事,不如說是國際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有些本質性的問題只要也一直存在,早晚都會影響到國家的發展。
參考文獻:
《戰後歐洲史》
《經濟人口學》
《李光耀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