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關注和生育有關的話題。

就拿微博熱搜為例。

前一陣子的熱搜是“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

最近的熱搜則是“專家建議放開三胎”。

前幾天又看到新聞說,“全面二孩效應消失”。

一個一個話題都在提醒我們,生育率過低的問題並不遙遠,事實上迫在眉睫。

幾天前,民政部部長李紀恆就撰文表示:“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這條警戒線,一是指1.5%的總和生育率。

就算算上誤差等因素,我們的生育率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2.41%)、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1.60%)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1.90%)。

美國的總和生育率已經高過我們長達三十年。

二是,本來很多專家認為開放全面二孩政策之後,我國生育率會有一個長足的提高。

然而根據新浪財經引用的統計資料,全面二孩政策帶來了一波出生高潮之後後繼乏力,我國2019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甚至比沒開放全面二孩政策之前還要低得多。

曾經我們覺得中國人生得太多,有些家庭寧願違法也要超生。

為什麼現在開放生育甚至鼓勵生育,年輕人也不太願意生孩子了?

1,××是最好的避孕藥

“xx是最好的避孕藥”是一個固定用法,xx兩個字可以替換成許多詞。

比如“教育”,比如“醫療”,比如“沒時間”。

之前恆大研究院出過一個統計報告,裡面歸納出影響公民生育選擇前五項內容,分別是“教育”、“時間精力成本”、“房價”、“醫療成本”和“養老負擔”。

先說說“房子是最好的避孕藥”。

根據《2019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報告》的資料,深圳房價收入比是35.2,那麼深圳的普通人得不吃不喝乾滿35.2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

現在不少人還無法接受租房結婚,更別說租房生娃了。

高房價極大地壓抑了城市夫婦的生育意願,就像TVB一部紀錄片中說的:“你想要活得瀟灑,要麼不要買房子,要麼不要生孩子。”

這是其一。

然後是“教育是最好的避孕藥”。

除了買房越來越貴以外,這幾十年,養娃也越來越難了。

我爸經常和我說,他們小時候都是散養,十歲就不用父母操心了反而還一直幫家裡做事情。

所以那時候一家子養四五個也沒啥問題,甚至有多一份人多一份力的感覺。

但這點,到了我長大那會兒已經不同了,那時候已經有很多家長怕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開始給小孩不斷加壓報課外輔導班了。

我自己也體會過那種“輸在起跑線上”的感覺。

我所在的小學不太好,我隨便學學就常常班級第一,所以每天就踢足球、打遊戲瘋玩。

結果小升初的時候運氣好,考上了南京最好的學校之一“南外”,結果一進去就聽說我的南外同學們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到小學六年級已經是大學英語四級的水平了,其中佼佼者還能輕鬆透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自己做卷子家長批改)

年幼而不服輸的我,找來大學英語四級的卷子,發現閱讀根本就看不懂...於是自卑了許久,開始懷疑自己智商問題。

直到上了小半年學,發現我遊戲是全班打得最好的,一些同學很用力也打不過我,我才明白其實就是“一份耕耘一分收穫”,和智商沒啥關係,於是我又重拾自信,中學成績也還不錯。

當然,那會兒還算好,還不像現在這樣誇張。

而且這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啥都不能落下。

幾個月前去做盲人推拿,隔壁有個大哥在和師傅聊天:

“今天忙啊。一會做完推拿我要接女兒下英語課。”“回家吃個飯,還要把她送去上畫畫課。”“下了畫畫課,她還有鋼琴課。”“鋼琴課上完,晚上還要送去游泳課”頓了頓,他又說。“家裡還有個兒子還小,現在只有英語課,等大了估計還要這樣忙一通。”

這些“興趣班”不只消耗家長時間精力,而且一個比一個貴,乃至於在全國養娃成本最高的10座城市裡,北上廣深均在200萬元以上,第十位的長春也要121.5萬元,而當地平均薪酬還不到7千元。

難怪會有人說,“養大一個娃,就要消滅一個百萬富翁”。

當越來越多人往自己孩子身上堆教育資源時,你就也不得不也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否則孩子真的會“輸在起跑線”上。

都想自己孩子長大以後做領袖做精英,不想孩子長大以後平庸被埋沒。

可是一個社會,精英就那麼1%,都按照培養精英的方式去培養孩子,花費一定巨大,而且會越來越大。

用現在流行的一個詞來說,就叫做“內卷”,“養娃內卷”。

在臺灣,2010年,臺當局為了鼓勵大家生育,決定用一百萬新臺幣獎金徵集一條宣傳標語,最終獲獎的是一句“孩子,是我們最好的傳家寶”。

獲獎人是32歲的單身女性,卻坦誠地說,“我不敢生孩子,怕養不起。”

最後,是發展是最好的避孕藥

1974年聯合國召開的首次世界人口大會上,印度代表團提出了一個命題——“發展是最好的避孕藥”。

由於太過經典,這句論斷至今仍被廣泛引用和化用。

越發達的地區,生育率越低,這在很多國家都已經得到驗證。

遍觀世界,全球總和生育率最高的,永遠是欠發達的非洲地區人民。

生育率低的,則更多是歐美髮達國家:

模里西斯是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這一現象不只在國家之間,在同一個國家內也是如此。

美國的統計資料顯示,家庭生育率和他們的收入有非常強的相關性,這一現象不止出現在美國,全世界都有一樣:

越有錢,越不想生孩子。

甚至美國有導演為此拍了一部電影叫《蠢蛋進化論》。

5年過去了...

與此同時,低智商的人啥都不會想就越生越多,可能因為他們啥都沒想,可能因為他們沒做相關避孕措施,可能只是因為他們忘了,總之,雖然他們又無法給自己孩子好的教育,好的照顧,但他們會生很多。

五年後,孩子就在他們家長的爭吵中長大。

又十年過去了,他們的孩子也已經長大,開始了自己的繁育之旅..

自然界那些淘汰低智商人群的措施,在強大的現代醫學面前也無能為力。雖然他試圖跳到一架噴氣式飛機上,胯部撞到鐵門,但因為現代醫學,他不但活下來了,而且就這樣,五年又五年,一代又一代過去了。高智商的人群越生越少,而低智商的人越生越多。

所以這部電影預言。曾經向著更強,更聰明,更高等進化的進化論,在人類的普世價值,高超醫術以及人道主義精神上變得不再適用。我們的進化不再向著更強進發,轉而向更願意生,更能生孩子進發,所以在電影裡,人類的智力會在五百年內直線下降。

。。。

既然全世界都是越有錢過得越好越不想生娃。

正越來越有錢的中國,當然也一樣。

2,對職場女性來說,生娃意味著懲罰

孩子畢竟是女性生,如果女性不願意生,說再多也白搭。

而對於職場女性來說,懷孕生娃會是一場災難。

從權益而言,女性面對的“生育懲罰”依然不少,一懷孕常常就面臨被裁員的風險。

還有“生育工資懲罰”,女性躲開了失業,但因為每多生育一個孩子,個人年總收入將被下降15%左右。

從應對而言,一些女性在應聘時為了獲得職位在簡歷中寫明“已婚已二育”。

否則當你待產被降薪裁員之時,老闆會告訴你:“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在一些體制內,似乎識時務的做法就是聽從安排。

河南中牟縣一高中在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學校出臺了內部檔案,明確規定了各個學科可以懷孕二孩的教師名額。

面對霸王條款,大多女老師陷入集體沉默,因為沉默能帶來奶粉錢,而喧鬧只會一文不得。

作者小林美希在《不讓生育的社會》描述了日本女性這時候對同事們說的話:“對不起,我懷孕了”。

懷孕,是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本來就應該是值得慶祝的事情,但對於當下不少職場女性來說,卻好像做了錯事一般,是需要向公司道歉的。

有人可能會問“那家裡只靠男人不就行了?”

且不說工作是人的基本權利,女性也享有工作的權利。

而且面對現在高昂的房價,高昂的孩子教育成本,大部分家庭只靠男性養家根本不夠,生娃只會大幅降低他們的生活水平。

生娃會失業、生娃會降低工資、生娃會阻礙職業發展、生娃會降低生活水平。

再加上房子貴,養娃累,養娃貴。

於是很多家庭,尤其是女性想開了。

“那為什麼我不留著錢自己用呢?”

“養兒防老,我留著錢也能防老啊。”

“不香嗎?”

這些可能才是女性生育的痛點。

如果專家提議沒有切中上面這些要害,單純地呼籲生二胎三胎來提高生育率,等於空談,等於讓更多女性尷尬。

以致於當中國新聞週刊拿這個問題問人口學家梁中堂時,他說的是:

“管婦女生孩子是很丟人的。”

3,生育率很重要

攜程旅行網聯合創始人,也是人口學家的梁建章說:

“未來大國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國之間人口政策的競爭。”

日本總體人口已經連續11年負增長,前首相安倍曾將這種情形稱之為“國難當頭”。

韓國生育率屢創新低,總統文在寅說“恐面臨人口斷崖”。

義大利衛生部長對國內的低生育率發出哀鳴:“我們已是個垂死的國家了。”

幾乎所有國家,所有社會學家都有一個共識,即出生率太低,對一個國家來說危害重重。

首先,低人口增長率,會影響人口年齡結構

下圖為過去70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圖。可以看到社會平均年齡越來越大,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

社科院估測,中國最早2028年人口可能首度出現負增長。恆大研究院的任澤平預測,中國在未來五年就會出現人口負增長。

如果研究成真,我國人口老齡化只會越來越嚴重。

這也就帶來了“養老難題”、

養老“本質上是上一代剝削下一代,所有退休者剝削所有工作者,活著的人剝削尚未出生的人。”

換言之。

現在老人領的退休金,絕對不是他們當年交的那些,而是我們現在交的退休金。而我們以後領的,則是那時候的年輕人繳納的養老金。

如果人口老齡化加劇,那養老金缺口只會越來越大,現在國家透過不同省份之間的調劑還能解決。

如果未來年輕人越來越少,那就只能不斷推遲退休年齡了。

人口負增長多年的德國,現在的退休年齡是65歲零9個月,並且計劃在2029年的時候推遲到67歲。

中國也明確提出,要延遲退休了,前幾天家裡幾個還沒退休的親戚都在計算自己到底能不能按時退休,會不會又要多幹幾年。

如果人口出生率的問題不解決,只會繼續延遲下去的。

還有,購買力的喪失。

有多項資料統計,老年人除了醫療支出多,其他方方面面的消費慾望,都不如年輕人。

消費是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一環,如果消費不行,勢必會影響經濟增長。

另外,房地產的一條金科玉律是“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不斷下降的出生率成為了樓市長期隱憂。

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口被一二線城市吸引,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普遍更將被看跌。

於是流浪吧老哥去空蕩蕩的鶴崗,花了5萬買房。

00後+10後的出生人口,相比80後+90後,整整少了1.03億人,也就是未來將少1億人的購買力。

這不得不說,都是問題。

以及,人口紅利的消失。

過去五年的勞動力人口在下降,這在經濟上的直觀表現,用國家統計局總師姚景源的話來說就是——

沒人生孩子導致我們國家GDP每年銳減800萬。

勞動力短缺和老齡化會造成社會創新創業活力萎縮問題,“搶人才”的背後,當然也“搶人口”

回過頭來看,被標榜為人口紅利的這代人,可能是過得很慘的一批。

有人說比日本的平成一代慘多了,比韓國“放棄一代”好一點,一個“打工人”的詞彙就無情地把他們全部概況了。

所以說,人口的風險是全面性的風險,措施的滯後可能是一代人的滯後和苦痛。

“人口有一個規律,當一個問題出現的時候再來解決,可能已經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這句話是很多學者的共識,深以為然。

4,鼓勵生育

到底該如何鼓勵生育,這些年很多人支了不少招。

有說應該學歐美髮達國家,給生育的家庭發錢,國家出錢補貼養育孩子的家庭,讓這些家庭不至於壓力太大。

還有更激進一些的,為了解決生得起養不起的問題,乾脆實行社會化撫養。

換句話說,就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輩照料不過來,那麼孩子怎麼打疫苗,怎麼上學,怎麼減少虐童等等撫養的問題,不如通通交給政府統一管理。

而不是國家目前主張的“家庭為主,托育補充”。

那錢哪裡來?

無論是溫和一些的國家出錢補貼幫助家庭養育,還是更激進的“社會化撫養”,都需要極大的一筆資金投入,這在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下,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當然,我相信多數人讀到這裡也已經有答案了。

錢,當然是從單身不生育的人那裡來。

既然不願意生孩子,國家和世界又需要孩子,那就讓不生孩子的人多付一些錢吧。

看起來合理又有用。

但一個讓人悲傷的事實是。

從2015年改革實行“提高單身人士標準免稅額度以外,還恢復了此前中止的生育、領養免稅額度”的韓國,在之後的幾年生育率依然下跌,直到2018年已經跌破1,成為全球生育率墊底的國家。

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中專門增加了具體條目——“0-3歲兒童養育和照料的社會化研究”。

如果你有更好的辦法,不妨去那裡獻計獻策。

5,未來:空蕩蕩?

關於中國的事情就說到這,下面談遠一點。

《空蕩蕩的地球》一書預言,2050年後世界開始進入人口蕭條的歷史。

聯合國則預測21世紀末,人口達到峰值,更遠的未來會縮減。

日本《朝日新聞》預測,200年後日本將因人口的極度減少,出現種族消亡。

南開大學原新教授預測,總和生育率在1.46%的水平下,三百年後我國的人口只剩7500萬;1.30%的水平下,三百年後我國的人口不到三千萬。

上述這些判斷說明在學術上是看衰人口的數量的,人類種群即將一代又一代無情地敗落下去。

也許是危言聳聽,但反過來,有沒有想過——

未來的人類世界,也許是以“不生育”為本能的呢?

比如,超級現代化社會下,物質生活極大富裕,精神世界極大享受,人類可能不需要透過傳宗接代、組建家庭來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比如,科技的發展,也許可以誕生出不需要女性生育而出現的胎兒,比如人造精子和人造卵子。

從女性對自身身體的重視來看,這個趨勢來說有可能的。

生育的生理疼痛、產後抑鬱症狀等等,讓女性從生理上慢慢拒絕生育。

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地位的提升,導致女性越來越不願意在養兒育女這種事上耗費人生。

“反正不生孩子過得更爽,為什麼要生呢?”

這雖然可能導致人口的縮減,但也是文明尺度的彰顯,尊重更多人權益的表達。

上面也說到了,其實生育率低的問題,不止是中國,在全世界比較發達的國家,都會遇到。而在一個國家內部,似乎越是過得好,思想越是進步的人,也就越不願意生育。

乃至於很多落後傳統的宗教信徒因為沒有什麼人權意識,每個人都覺得生孩子養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人口越來越多,而思想相對進步的自由派因為生育率低反而越來越少。

很多時候我有一個錯覺,就是我們人類最終會滅亡在我們自己的進步中。且不說能夠毀滅所有地表生物的核武器,就說我們奉為普世價值的“民主”,“自由”,“人權”,“市場經濟”等思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反而可能是最壞的東西。

這是最好的時代,因為它們,我們每個人在這個時代都得到了自己可以獲得的最大自由和尊重。我們每個個體比以往任何時候生活的都要幸福,富足,有安全感。

這可能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平等,因為多元化政策,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自由,有可能會讓人類這個物種跌入深不見底的深淵。當所有人都覺得應該為自己而不是為下一代而活時,可能就是我們這個物種走向滅亡的時候。

三國演義的開頭,羅貫中寫道“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實我國所謂的五千年曆史,有璀璨的文明,但更多是在原地踏步不前的內耗中度過的。到了20世紀,我們本以為已經脫離了那個不斷不斷不斷旋轉的輪子,卻忘了新中國建國也不過才75年不到。

歷史的車輪隆隆隆向前進,我們中國,我們全人類的未來將走向何方,在人類最黃金的輝煌一百年後人類將會怎樣,誰又知道呢?​​​

14
  • 美國"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 一切都是選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