鋯石和鑽石雖然只有一字之差,非常相似,但是價格就天差地別了。鋯石是天然寶石中折射率僅次於鑽石、色散值很高的寶石,無色透明的鋯石酷似鑽石,是鑽石很好的代用品。常用的鋯石多呈無色、紅褐色、褐紅色、綠色等。但最流行的顏色是藍色和無色兩種,其中以藍色價值較高,且一般都經過最佳化熱處理改色。市場上的許多鋯石,都是經過熱處理之後再拿出來銷售。鋯石經常用熱處理以提高其質量,或改變顏色或改變鋯石的型別,因其在最佳化過程中未新增任何其他物質,故在珠寶鑑定上,仍舊將其認定為天然寶石。
鋯石顏色多樣,有無色、紫紅、金黃色、淡黃色、石榴紅、橄欖綠,香檳,粉紅,紫藍,蘋果綠等,一般有無色、藍色和紅色品種。色散為0.039(高)。光澤為強玻璃光澤至金剛光澤。無解理。莫氏硬度6~7.5,比重大,密度:多數在3.90~4.73g/cm³。高型:4.60~4.80g/cm³。中型:4.10~4.60g/cm³。低型:3.90~4.10g/cm³。
主要形狀:圓形、蛋形、梨形、心形、馬眼形、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星形、梅花形、田字形、葉形、斧頭形、元寶形、立體水滴、五角星形。適用的範圍極為廣泛的,包括通訊零配件和首飾五金等。
鋯石具有很強的雙折射,即它有兩個折光率,並且兩個折光率之間的差別較大。由此而產生了一種很特殊的光學現象,當用放大鏡觀察琢磨好的鋯石成品時,由其頂面可以看出底部的面和稜線有明顯的雙影。鑽石因為是“均質體”,絕不會有雙影現象,由此可以區別鋯石與真鑽石。
如何分辨鋯石和鑽石
將鑽石與鋯石清洗乾淨,使其光亮透明,然後將小水滴滴在鑽石與鋯石的表面,然後進行觀察,發現水滴持久沒有散去的則是真鑽;而很快就散去的則說明是鋯石。當然此實驗適用於大顆粒的鑽石,小鑽則無法準確觀察。
另一個簡單的鑑定方法是哈氣測試。由於天然鑽石的導熱能力很高,散熱速度快,如果在真鑽石表面輕輕哈氣,其表面形成的薄霧會即時散去;反之,如霧氣在維持一段時間才散去,那麼很可能這並非真鑽石。一種名為莫桑石的合成寶石也可以透過這個測試。
瑕疵測試法:仔細地用放大鏡觀察礦石,如果可以觀察到礦石內部有一些小的瑕疵,那麼這就是一顆真的鑽石。除非這是一塊非常極盡完美的鑽石(幾乎不可能)。假的鑽石總是非常純非常清澈的。
透明度測試法:如果在紙上畫一條線,將鑽石放置在紙上,如果透過鑽石可以看到那條線的話,它就不是鑽石,因為鑽石會將100%的光反射,應該看不清任何東西。
此外,鋯石的比重為4.69,而鑽石的比重只是3.52,即鋯石是鑽石的1.33倍。不過比重不便觀察,只有用儀器測定後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