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可沫
有人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其實不然,很多時候,眼前所見也不一定是最後的真相。
01眼見,不一定為實
前兩天,西安一名醫生術後豪飲葡萄糖的影片,衝上了熱搜。
有人猜想,一定是很辛苦,累壞了。
也有人質疑:“醫生喝葡萄糖不用花錢麼?誰來買單?”
隨著事情不斷髮酵,醫生迴應:“費用是計入科室裡的,不會讓病人買單。”
主持人白巖松也在《新聞週刊》中對事情進行了評價:
這位醫生連做了兩臺手術,持續工作了8個小時。
凌晨四點走下手術室之前,一口水沒喝,這個時候旁邊能直接喝到的東西只有葡萄糖,這已經不是水,那就是救命的東西。
網友@協和醫生Do先生也有類似經歷,他說:“這水並不好喝,如果能正常吃飯,誰願意靠這個補充體力?”
太多人只看到“不合理”的表象,而不知其背後的迫不得已。
無獨有偶,河南幾名醫護人員在救護車裡吃香蕉的影片,又在網上炸了鍋。
其實這些醫護是為了工作、為了搶救生命,沒時間吃飯,所以才吃香蕉補充體力。
生活中,太多表象背後,暗藏著另一番景象。
還記得那個在案板下寫作業的小女孩嗎?
有人問:為什麼不找個好一點的地方寫作業?
女孩沒有其他人看護,父母要忙於生計,左手是生存,右手是孩子,其中的辛酸無人能體會。
案板下的簡易書桌,已是力所能及下的最好選擇。
在網路時代,我們所看到的圖片、影片,往往只是很片面的一部分,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常常是不為人知的。
作家聖埃克絮佩裡說:“一個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實。事情的真相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現實生活中,真相往往是需要用心去發現,用時間去見證的。
儘管有時候,真相也是讓人心疼的。若不是條件不允許,誰不想好好喝水、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呢?
每個人都想按部就班的生活,可生活中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了。
02生活中,暗藏著太多的無奈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地雞毛,各有各的難處,各有各的辛酸。
上海一位80多歲的老人,在兒子屋外搭木屋住了十幾年。
白天她與家人一起生活在屋內,晚上就睡在屋外的小木屋裡。
洪阿婆說:“我沒地方了,房子買不起。”
洪阿婆兒媳也表示,她只有3000多塊的退休工資,逼仄的空間住著四代人,不得已老人才住到了樓道口。
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如果收入有限,不說買房,租房都讓人難以承擔。
正如那句話所說:“有些事我本不欲,奈何身不由己。”
有些事,不是想不想做,而是身不由己。
有些行為,不是願不願做,而是迫於無奈。
外賣騎手被稱為“最危險的職業之一”,為了送餐,他們闖紅燈、逆行、超速、橫穿馬路。
明知危險,為什麼還要這樣?
美團騎手魏萊用親身經歷道出了背後的無奈。
一天中午,魏萊和另一名騎手一起在路口等紅燈,還差幾秒的時候,對方等不及闖了過去,正好一輛汽車高速迎面駛來,當場連人帶車就撞飛了,騎手當時就沒了生命跡象。
魏萊說,面對這樣的場面,看到同行血肉模糊地躺在馬路中間,他沒有時間停下來。
手上的訂單眼看就要超時了,同時系統又派來了新的訂單。
他不敢停、不能停,因為背後有父母、有孩子,還有現實中的層層壓力。成年人的世界,沒有童話,只有數不盡的無奈。
如果可以,誰都希望自己能不染一絲塵埃。
很喜歡《銀魂》中的一句臺詞:“人不是什麼時候都活得光明正大,本想抬頭挺胸前進,卻不知何時就會沾一身泥巴。”
現實很殘酷,有時候不得不低頭,在泥濘中舉步維艱地前行。
多數不合理的現象背後,往往都暗藏著諸多無奈。
每個人都想生活在陽光之下,但生活註定是一半黑暗一半光明,無可逆轉。
我們只能咬著牙、抹著淚,在黑暗中摸索;只能在有限的選擇中,做出最合適的抉擇。
03不求感同身受,只願多一份理解
主持人白巖松在醫生喝葡萄糖事件的最後,還說了這樣一句話:“這些質疑,不僅不包含對人關切的任何溫度,甚至是冷酷無情的。”
人與人之間最怕的就是冷酷無情,猶如冬季迎面吹來的凜冽寒風,讓人瑟瑟發抖。
社會上,從不缺少冷漠與責備,缺少的是理解與善意。
曾看到一個影片:兩個女孩在等公交的時候,發現旁邊一個男生的鞋帶散了,一個女孩便好心提醒男孩。
女孩的朋友聽到這話立馬火了,大聲呵斥道:“你怎麼這麼不要臉,別人好心提醒你,你還得寸進尺讓別人給你係。”
女孩見男孩不像故意挑釁,便問他是有什麼難處嗎?
男孩用左手捏了捏右邊空蕩蕩的衣袖,女孩和朋友才明白,原來男孩穿著衣服看起來與常人無異,但實質上他只有左手。
女孩當即蹲下身幫男孩繫好了鞋帶,好友則羞愧難當,再三向男孩道歉。
成年人的世界,不求感同身受,只求在未看到真相時,不妄下定論、不隨意批判,就是一種善意。
有時,與其滿懷憤怒去責備,不如伸手遞給別人一絲溫暖。
作家水木然曾分享過一次真實見聞:
在高鐵上,他遇到一位抱著孩子的媽媽,小孩子剛上車,就開始嚎啕大哭,怎樣都哄不好,哭聲響徹整個車廂。
哭了好一會兒,車上有的人開始煩躁起來了。
有人選擇戴上耳機,有人面色沉重一臉嫌棄,還有人公開責罵媽媽不會帶孩子。
整個車廂的氣氛開始變味,讓人感到壓抑、不安。
旁邊一位慈祥的老太太也幫忙逗孩子開心,三個人很快就讓孩子破涕為笑。
兩位媽媽和老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車廂裡也平靜了下來。
對別人的一絲善意,是那杯寒冷中遞上的熱茶,溫暖又美好。
而不經意間的抱怨和責備,會成為不斷堆砌在駱駝身上的稻草。生活實苦,成年人何必為難成年人。
04沈從文說:“沒有一個足夠寬容的心,就看不到一個春光明媚的世界。”
真正的善良,不是你能幫助別人多少,而是你對別人有多寬容。
在面對別人的問題時,低格局的人善於責備,而高格局的人懂得共情。
對別人的寬容與理解,不僅是給別人的善意,更是對自己的釋然與成全。
胸中有丘壑,才能包容有度;眼裡是美好,才能面向陽光。
願你我心懷善意,對別人多一點寬容。
責任編輯x圓滾滾 值班編輯x擰發條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