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俄中程導彈條約》和《伊朗核協定》被美國撕毀之後,美國正在尋求在新的《戰略武器削減條約》期滿後不再續簽,使其自然失效。在美國意圖把全世界推入核戰爭深淵的同時,白宮正在華盛頓鄰近地區建造全新的地下掩體,試圖使美國高層在任何核武器威脅下都能有安全避難所。
網狀地下核工程
可以肯定的是,與白宮草坪將近4億美元的五層地下工程相比。於2010年左右竣工,在華盛頓東波托馬克島建造的全新庇護所要昂貴完善得餘,甚至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海軍天文臺”、“白宮”和“東波托馬克”三個掩體間已經形成了一個地下網路,以確保白宮高層躲避核攻擊。美國高層得了核攻擊恐懼症,著急修建地下工程群,不忘研製新核武。
網狀地下核工程
白宮距離東波托馬克不超過兩公里,可以通過任何疏散手段快速轉移。事實上,在以白宮為中心的2公里範圍之內,只有擁有Golf場和網球球場的東波托馬克島才是最適合地下建設避風港。其它地區已被建築物或風景名勝區佔用,東波托馬克島真是地面上優哉遊哉,地底下揮汗如雨的存在。美國政府和軍方在東波托馬克島的地下工程建設被曝光的原因是,該建築本身所顯示的超高保密措施標準已經揭示了這一點。出入東波托馬克島的施工車輛全部遮蓋所有識別標誌。
網狀地下核工程工作狀況
但是,東波托馬克島的“東波托馬克國家公園”是有嚴苛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即使是管理該公園的國家公園管理局,也不能繞開聽證會等複雜程式,然而東波托馬克島增加任何新的建設設施舉動沒有任何不順。而且建設過程之中多次發生相似的情況:比如,居民抱怨建設過程之中發生爆炸,房屋裂紋之類,美軍也曾為此推諉,這足以解釋西波托馬克島設施的特殊性。
網狀地下核工程
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NPA)是東波托馬克島“大工程”的施工隊,該局也坦言,美國海軍悄悄改變了這塊土地的所有權,並向他們宣佈,這塊土地將用於“公共設施評估和升級”。國家公園是不可能管轄的。“完工”之後,東波托馬克島上卻只有一座“小木屋”。也就是說,將近十年用了時間,施工過程的重點都放在了地下,這足以顯示地下工程群的規模。
東波托馬克島上卻只有一座“小木屋”
從上一代建在山上的核掩體和應急指揮部到華盛頓的地下工程網,美國無疑更加急切地要防範核威脅,但世界並沒有象美國那麼恐懼密集症,世界各國都在減少或維持核武庫。美國並沒有這樣做,做出一系列新型核武器,甚至隨意可扔的核炸彈,現在反而去謀求核戰倖存,真是比電影還狗血,真是那個喊著“來打我呀”的逗比。
東波托馬克島上現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