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近日,伊朗多地陸續爆發示威抗議活動,這次民眾對政府不滿的直接原因便是在11月15日這一天,政府宣佈上調汽油價格並實行新的配給制度。
40年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表現都不盡人意,隨著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人們對伊朗現狀愈發不滿,油價不過是個導火索,真正的火藥桶是長期無法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對國家目標的質疑。
未來只會更艱難,伊朗民眾和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還需要面臨更多忍耐與考驗。當越來越多無法忍耐的人上街時,或許也就到了反思的時候了。
近日,伊朗多地陸續爆發示威抗議活動,以至於政府不得已中斷了國內幾乎所有網際網路服務,以防止抗議活動的擴大和外國敵對勢力的滲透。
內部一向穩健的伊朗很少能看到這種大規模示威活動,但事出有因,這次民眾對政府不滿的直接原因便是在11月15日這一天,政府宣佈上調汽油價格並實行新的配給制度。
據伊朗國家石油供銷公司釋出的公告,補貼汽油的價格將從一萬里亞爾(大約0.6元)提升到1.5萬里亞爾(0.9元),家庭普通汽車每輛每月可買60升汽油,超出之後每升就成3萬里亞爾了(1.8元),這引起了民眾的強烈反彈。
然而即使是漲價以後的油價,也讓中國車主都饞哭了,而且就算放在海灣國家來看,伊朗的汽油價格也是其他國家的五分之一,可以說享受著全球最低汽油價格。
他們怎麼漲點價就上街了呢?
政府補貼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伊朗的石油資源豐富眾所周知,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相關資料,伊朗原油儲量達到1584億桶,排在世界第四位(前三為委內瑞拉、沙特、加拿大),如果再加上11月10日魯哈尼總統宣佈發現的巨型油田,已經位列世界第三。
全世界的石油分佈很不均衡
資源儲量前十大國家,中東波斯灣就佔了五個
而在波斯灣圈,沙特第一,伊朗第二▼
如此豐富的石油資源對於只有八千萬人口的伊朗來說,顯然是夠用的,而且通過出口理論上可以使伊朗成為富國。
隔壁的沙特已經為你示範了標準姿勢
好好站隊好好賺錢,就可以在沙漠裡建起一座上海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但實際上,由於1979年以來西方國家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和伊朗國內石油開發技術的相對落後等眾多原因,伊朗的石油工業進步相當緩慢,尤其是煉化水平不高,不僅較難精細分離高利潤的石油組分,連汽柴油的品質也不高,只能出口低附加值的原油,石油寶藏的潛力並未得到全面的開發。
伊朗的這個問題,波斯灣石油國家普遍都有
所以他們也都大力建設自己的煉化產業
而且相比伊朗,這些鄰居不受制裁,資本也更多
(圖為卡達在港口附近的煉油廠)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實行石油補貼,也是在經濟缺乏起色之下無奈制定的政策。
伊朗自伊斯蘭革命以來,在國內實行全盤伊斯蘭化的政策,清算外資和私人公司,經濟發展幾乎停滯。隨後兩伊戰爭爆發,又加大了新政府的財政和物資壓力,伊朗社會物資奇缺,物價飛漲。
兩伊戰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於大部分戰鬥在伊朗境內
這場長達八年的戰爭對伊朗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巨大的人口損失,以及被破壞的煉油設施長期無法恢復
(圖片來自wikipedia@Mohammad Hossein Heydari)▼
此前對伊斯蘭政權心懷不滿的商人此時也重新露頭,囤積居奇,投機倒賣,進一步惡化了物價形勢。
相比樸實又謙虛的人民群眾
不滿的商人群體只想發一筆國難財
(圖片來自Wikipedia)▼
特殊情況下就要用特殊辦法,伊朗伊斯蘭政府當時採用的就是類似戰時共產主義的嚴格配給制度,即由政府控制一些關鍵商品的價格和銷售,比如雞蛋、大米、牛奶等基本物品,這自然起到了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
伊朗大餅才是穩定社會的定海神針
感覺這夠一個排的戰士吃的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當然,這樣做只能保證民眾不被餓死,不發生大規模動亂,對長遠的經濟發展並沒有什麼好處。於是,為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就開始對汽油、農藥、天然氣等進行財政補貼,每年花在相關補貼上的費用達到400多億美元,一直使油價維持在很低的水平。
一個年收入為3600美元的伊朗四口之家
平均每年獲得4,000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氣補貼
補貼的比收入都多
(圖片來自Wikipedia)▼
消極影響眾多又不得不實行
然而在內憂外患嚴重的伊朗,對消費者的幫助也就意味著對生產者積極性的抑制。因為政府在一個核算週期內的補貼是固定的,多生產的物資因為價格高也很難銷售,人們幾乎沒有擴大產能的慾望。
在伊斯蘭革命之前,石油是被國內和國外寡頭控制
雖然同樣是壟斷,但是能分的油水更多,賺錢的衝動也更強烈
(圖片來自wikipedia@National Iranian Oil Company (NIOC))▼
這不光影響了工商業者,也蔓延到了農民的身上。他們作為生產者,只能得到固定的農產品補貼,也就只願意按照政府收購計劃耕種;作為消費者,他們能分配到的補貼卻遠遠不如德黑蘭、伊斯法罕等大城市的居民。
農村苦啊,既然每年的補貼是固定的,那也沒必要種更多養更多,農閒時節不如去大城市打工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由於農村長期低收入高消費,很多農民乾脆直接去城市買補貼商品,久而久之進城的農民也懶得再回鄉,乾脆變成了城市人口。
不過這種低經濟水平和擴產受限中的“城市化”是要打引號的,往往意味著貧民窟,反而造成了城市邊緣地帶社會不穩定,與補貼的目的背道而馳。
這些大城市每天都在不斷的擴張
吞下更多的資源和更多的人
這裡的機會很多,但追求機會的人遠比機會更多
(圖片來自google map)▼
補貼帶來的另一大惡果就是對物資的濫用。
伊朗汽油消費的年增長能達到20%,首都德黑蘭的汽車保有量達到數百萬,在自有煉化能力不強的情況下,進口就成了填補汽油空白的一種方法。
即使有汽油,這些車也未必比人走的快
但是,有總比沒有好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事實上伊朗確實一度成為除美國以外的世界第二大汽油進口國,汽油主要從海灣鄰國和委內瑞拉進口。
而補貼也必然帶來利潤差,換言之就是走私。和所有通過能源補貼維持政權穩定的國家一樣,伊朗走私石油十分猖獗。這也進一步惡化了石油供給。
整條路有成千上萬輛裝有廉價伊朗石油鼓的小摩托
石油就這麼被帶著從伊朗到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圖片來自:twitter@Zaid Hamid)▼
最重要的是,由於政府配給物品不可能全部覆蓋,而且隨著經濟狀況的惡化配給能力也隨之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發達的黑市。
儘管黑市中的商品價格較高,但勝在品類齊全,能買到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品,對於有急用的人來說是最好的獲得渠道。而另一些有心人則是看中了補貼商品和黑市商品之間的價差,做起了倒賣生意。隨著黑市規模的擴大(這很大程度上是正規市場的配給能力始終沒有跟上造成的),官員和在伊朗社會備受尊敬的宗教學者也成為了黑市的一部分,為他們提供保護傘服務。
伊朗的出口與進口品類大致構成
出口基本靠油,進口無所不包
(圖片來自wikipedia@OEC))▼
伊朗政府深知補貼和配給制度的弊端,但也能猜想到一刀切地取消補貼將會在基層社會遭到的反彈。
唯一能採取的辦法,就是漸進式的改革,這也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伊朗政府的一貫手法,配給制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補貼的力度也越來越小。
要想物質極大豐富,還是要充分調動勞動積極性
要調動勞動積極性,還是要靠市場指導
(前提是基本物資穩定供應)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特朗普的制裁大棒打疼伊朗
自魯哈尼政府上臺以來,實際上一直在努力減少物品補貼,當前的汽油價格上漲就是一個表現。
但實際上,因為2015年達成伊核協議的兩三年內,伊朗的經濟發展相當順利,補貼油價的政策非但沒取消,反而進一步增加,這讓補貼更加積重難返。
伊朗核設施主要分佈
美國人一直盯著,以色列也一直盯著
(圖片來自:Wikipedia@ Yagasi)▼
轉變主要來自特朗普上臺以來不斷對伊朗施加的壓力。美國還不斷揚言“讓伊朗石油零出口”、“史上最大規模製裁”,毫無疑問極大地影響了伊朗的石油出口。失去了最大的外匯來源,伊朗政府財政收入減少,何來足夠的資金來維持汽油補貼?價格上漲成為必然。
特朗普就《聯合全面行動計劃》發表講話
(圖片來自:Wikipedia@the white house)▼
另外,石油資源不僅是伊朗的立國之本,而且也成為政府對外國反制的一種手段。近年來隨著美國的施壓,伊朗的自主石油減產也越來越頻繁,以影響日本、南韓、歐盟等與美國交好的石油進口經濟體,獲取政治籌碼。
雖然美國靠著頁岩油革命再次實現了能源自給
但日本、南韓、歐盟做不到啊
中東和俄國的能源供應對他們是不可或缺的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這是弱國外交中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無奈之舉,也會進一步惡化伊朗的經濟形勢。
這時候一直作為政治安全閥存在的石油補貼就很難拿捏了。魯哈尼政府在之前就放出話來,要微微上調油價,希望民眾能夠體諒和接受,但還是引發了部分民眾的強烈抗議。
當然,習慣了美國製裁的伊朗民眾,也有不少識大體理解政府行為的,認為這不過是合理負擔。最近有伊朗主流媒體就曝出有人組織集會支援政府的決定,是真是假就很讓人迷惑了。
反美反以是很好用的緩解壓力的辦法
但用的太多,也會有疲倦感
(圖片來自:Wikipedia)▼
40年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表現都不盡人意,隨著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人們對伊朗現狀愈發不滿,油價不過是個導火索,真正的火藥桶是長期無法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對國家目標的質疑。
未來只會更艱難,伊朗民眾和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還需要面臨更多忍耐與考驗。當越來越多無法忍耐的人上街時,或許也就到了反思的時候了。
封面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
1 #
-
2 #
脫離了民眾,越走越遠,就會被民眾拋棄。
-
3 #
特朗普捉住哈梅內伊的命脈了,比武力解決伊朗強百倍。
-
4 #
沒看到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的下場?
-
5 #
世俗化的巴列維時代中東稱老大。經過伊斯蘭革命變地獄。
-
6 #
貧富差距和公平的上升通道,是社會發展的驅動力!!!
-
7 #
米帝搞鬼,我早知道了
-
8 #
美國一直都是用這種方法,從每個國家內部搞亂樹立反對派和搞亂某一個國家,搞誇某一個國家。
-
9 #
石油儲量,居然沒有俄羅斯?
-
10 #
準備打仗了,美國先分化伊朗,其他國家才能和美國一起
-
11 #
沙特世俗嗎?為什麼沙特富裕?
-
12 #
這正是美國要的效果。
-
13 #
伊朗內亂已平息 波斯人後害
專制政權必然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