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南韓在本週五下午決定暫停終止《日韓軍事情報互換協定》的決定之後,輿論普遍認為這是文在寅向安倍正式低頭的標誌,是文在寅在美日兩國的重壓之下,不得不妥協的表現。還有分析認為這是文在寅外交戰略的重大挫敗。

的確,文在寅的強硬態度最後並沒有收到日本讓步的效果,但是如果仔細分之後,就會發現,現在的狀態其實是文在寅事先早就已經預測到的,而他之前的一系列操作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為南韓爭取可能的利益,整個過程下來,充分地體現出了文在寅的大智若愚。

(1)大智若愚,高階套路

在美日韓三方同盟體系中,美國居於絕對主導地位,日本和南韓都是美國的小兄弟,因此關於三方同盟的內部事宜,美國其實是有著最終的決定權,而日韓則在很大程度上只有接受和服從的份。

因此像《日韓軍事情報互換協定》這樣為了服務美國在亞太地區戰略利益的協定,其簽訂與否、續簽與否最終都是美國拍板,而南韓即使是自己的利益受損,也是無法單獨決定此事的。當初簽約的時候,南韓國內的反對聲音就很強,有不少輿論和民眾指責朴槿惠政府賣國,但是最終協定照簽不誤。

文在寅上臺之後,一直想找機會廢掉該協定,但是在分析了局勢之後,文在寅發現廢除協定會在很大程度上得罪美國,所以文在寅決定把這項作為一張牌來打。而且這是一張王牌,即可以用來和美國在關鍵問題上討價還價,還可以用來牽制日本。

因此在日韓關係惡化、安倍政府對南韓採取經濟制裁之後,文在寅決定啟動這張牌,而文在寅的目的則是最大限度地對安倍政府施壓,從而為日後解決日本的經濟制裁問題提供鋪墊。

也就是說文在寅從開始就沒打算廢除這項協定,他也知道廢除這項協定的代價和成本太大,得不償失,而他此前一直強硬態度其實是為了達到解除制裁的目的而做的,並不是真要冒著得罪美國的風險,逞一時之快。

通過這項協定來給美國和日本施壓,從而讓美國為了維護三方同盟的穩定以及美國的亞太戰略利益,從而向日本施壓。

強硬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廢除協定對於南韓來說,得不償失,還不如利用這個安倍的軟肋,來為自己爭取利益。

(2)三大利好,值得注意

因此文在寅的妥協不是懦弱的讓步,不是向日本卑躬屈膝,而是以退為進,經過此前的強硬和現在的妥協,文在寅已經收穫三大利好。

第一,這次南韓就可以向美國尋求更多的支援,之前關於日韓爭端,南韓就曾向美國求救,但是美國並沒有過多插手。

而這回南韓則有了要求美國幫助南韓的足夠理由,畢竟及時挽回《日韓軍事情報互換協定》算是文在寅送給白宮和五角大樓的一份厚禮,作為對盟友支援的回饋,美國不會無動於衷,必然幫著南韓適當地地向安倍施壓。這樣就有利於南韓的經濟制裁早日被解除。

第二,文在寅這次的"妥協"相當於是把球踢給了安倍,因為在日韓爭端問題上,南韓已經做出了讓步,而如果日本還不依不饒,就顯得理虧。

畢竟這次美國接連不斷地施壓,反映出了美國對於美日韓三方同盟的高度重視,而日韓的持續對峙則明顯不利於美國的亞太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如果安倍堅持制裁南韓,拒絕為日韓關係的緩和做出讓步,那麼美國必然不會坐視不管。

第三,在南韓宣佈這一訊息之後,雖然國內也有反對聲音,但是並不強烈,而日本國內則出現了強烈的反對聲音,因為在日本國內的輿論看來,這一會安倍很難辦,如果堅持制裁,必然得罪美國,而且還容易激起南韓國內的反日情緒和抵制日貨運動。

而如果安倍就此解除制裁,那麼日本則要冒著勞工問題就此不了了之的結果,安倍無疑沒有得到太多實惠,反而被文在寅用一張王牌給套去了實際利益。

因此文在寅這一系列的做法,都是為了爭取主動,而不是強硬政策徹底失敗,外交戰略受挫。

最新評論
  • 1 #

    這是南韓媒體安慰本國人的文章嗎

  • 2 #

    南韓和日本都是美國的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美軍艦遇難者家屬向日本索要2.87億賠償,日企恐破產,求助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