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下到幼兒園的小朋友,上到耄耋老人,都知道喝牛奶對身體好,要不我們走親訪友怎麼都喜歡帶上一箱牛奶呢?

但讓大家每天都喝牛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是因為飲食習慣,想不起來每天喝牛奶;有人因為乳糖不耐受,喝了牛奶腸胃難受;還有的地區,人們根本沒有條件喝上牛奶。

為了讓百姓有更好的營養狀態,許多國家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培養大家喝牛奶的習慣,捍衛大家喝牛奶的權利。

看過日本動畫片的朋友們可能知道“營養午餐”,也就是在日本的小學,學校會為小朋友們提供一頓午飯。

早在1954年,日本政府就頒佈了《學校營養午餐法》,到了1998年,99.4%的日本小學都有了營養午餐,每所學校都有專門的營養師來為小朋友制定食譜。

既然是“營養”午餐,牛奶當然少不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百姓的生活十分艱苦,為了讓孩子們可以健康成長,日本政府接受了來自國外和聯合國的奶粉援助,讓孩子們先有脫脂奶粉可以喝。

到了1958年,日本教育部管理局局長下發了“學校供餐牛奶的處理要領”,把孩子們午餐中的脫脂奶粉換成了牛奶。

△ 日本小學三頓不同的午餐,頓頓都有牛奶丨thejapanguy.com

現在,牛奶已經是日本營養午餐必備的角色。和很多東亞人一樣,日本也有很多人乳糖不耐受,一次喝了過多牛奶會腸胃不舒服,所以營養師也想了不少辦法:把牛奶和巧克力、果汁、咖啡混合做成飲料,用牛奶燉湯等等。

△ 正在進行中的日本學校營養午餐丨Wikipedia/Osamu Iwasaki

在有些人的認識裡,西方國家由於畜牧業發達,人們牛奶喝得多是自然而然的事。其實即使在美國,人們養成喝牛奶的習慣也是費了一番功夫的。

19世紀的美國,人們並不是特別愛喝牛奶,一方面是由於人們還沒有足夠的健康意識,另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牛奶大都用來製作黃油,用剩下的牛奶往往不新鮮也不好喝。

隨著醫學和儲存技術發展,以及戰爭和社會建設對人民體質的需求,美國政府漸漸意識到推廣牛奶是增強全民體質的好辦法。

首先是在二戰期間,美國政府將加工好的乳製品送到在國外作戰的士兵手裡,保證他們的營養和體力。

到了1943年,美國立法專門設立一筆資金用來給學生提供食物和牛奶。

到了50年代,還展開了“三杯奶運動”,也就是鼓勵大家吃每頓飯的時候,都喝一杯牛奶,每天喝夠三杯牛奶。

△ 上世紀40年代,正在喝牛奶的美國小女孩丨George Marks/Hulton Archive

到了今天,美國人已經養成了每天大口喝牛奶的習慣,每人每年能喝掉300公斤左右的牛奶,這可是一天一斤的節奏啊!

還有一個國家值得一提,那就是我們的近鄰泰國。和日本以及美國不一樣,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泰國也傾盡全力倡導孩子們多喝牛奶。

1985年,日本和美國的經濟早已開始騰飛,泰國的人均GDP還只有755美元。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才能讓泰國兒童有充足的牛奶喝呢?那就大力發展乳業吧!

生產上,政府給奶農提供了很多經濟和技術上的資助,並制定完善的收購體系,讓奶農可以沒有顧慮地生產優質牛奶;配送上,把全國分為3個學生飲用奶區,一是為了方便管理,二是為了在區域內就近使用奶源,讓學生們儘可能喝到新鮮的牛奶。

財政部撥款給地方政府用來訂購牛奶,並建立了4萬多個配送中心,把新鮮的牛奶及時送到各個學校。

△ 在幼兒園裡喝牛奶的泰國小朋友丨wikimedia commons

到了2001年,泰國全國人口大約是6354萬,但國內有650萬的學生可以喝到政府提供的免費牛奶。

這個數字的變化為泰國國民帶了了巨大的收益:1986年,20%以上的泰國兒童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到了2001年,這個數字下降到了9%。泰國乳業也因此發展了起來,可謂是國民健康與經濟的雙贏。

相比之下,2017年,中國人均奶類消費量還遠遠不夠,平均每天只有100克,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後臺回覆關鍵字“2019奶商”,看國民喝奶水平)。

這裡面有飲食習慣的問題,也有喝奶意識的問題。鼓勵全民喝牛奶帶來長久收益的例子還有很多,奶叔就不一一列舉了。

雖然要讓14億人每天都喝一杯牛奶並不容易,但奶叔會堅持菲仕蘭的“自然滋養”原則,努力為大家發更多關於牛奶的福利。

奶粉們,你們習慣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喝奶呢?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評價了美國對“北溪-2號”專案實施的新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