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利刃/TONE

從丹麥批准"北溪二號線"輸氣管道工程通過自家領海之後,這條從俄羅斯維堡出發,橫跨波羅的海抵達德國的油氣樞紐就已經掃清了一切政治障礙,"萬事俱備,只等建成"。

但美國"橫插一腳"的想法卻無比堅決:近日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就公開表示,美國將把對"北溪二號線"的制裁寫入到2020年的《國防授權法案》當中,藉此逼迫"北溪二號線"停工,繼而讓歐洲購買"昂貴,但更'民主'"的美國天然氣,而不是從俄羅斯處購買。

圖為鋪設中的"北溪二號線"輸氣管道。該管道的工程進度已達80%。

事實上,先前"北溪二號線"所遭遇的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環保問題",背後也是美國在主導推進,多個環保組織實際操作,試圖證明這條天然氣管道"破壞環境"。

但諷刺的是,德國和俄羅斯之所以會就"北溪二號線"達成一致,也完全可以冠以"環保"的大義:德國境內天然氣的需求增長正是源自於傳統火電的關停,以及歐洲的"去核"。在這樣的環境下,德國天然氣需求緊缺,才會有"北溪二號線"輸氣管道。

圖為等待鋪設的天然氣管道。

而在丹麥最終批准"北溪二號線"過境之後,美國便撕下溫情脈脈的"環保"面紗,轉而尋求應用《國防授權法案》這樣的"國家武器",其實這一齣戲也完全不令外界意外:"北溪二號線"年輸送量能達到550億立方米,按照每萬立方米2000美元的平均價格來計算,每年德國就要為這些天然氣向俄羅斯支付至少110億美元。

如果再加上先前德國每年向俄羅斯購買的至少500億立方米天然氣,則德國天然氣進口的80%將為俄羅斯所佔據,留給美國天然氣的空間所剩無幾。

圖為運送美製液化天然氣的LNG船,海運的成本始終要比管道昂貴許多。

很顯然,在美國國會議員們上下"張牙舞爪",要祭出制裁武器來逼迫德國等歐盟國家讓步時,在議員們的背後自然也有美國能源企業的"運作":天然氣"民主"與否,乃至於先前的"環保"與否根本就是個幌子,關鍵還是真金白銀進了誰的腰包。

但只要對過去百年間的歷史有所熟悉,就難免能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美國此舉無疑是在重蹈覆轍,自取滅亡……

圖為"土耳其溪"輸氣管道的概況圖,其通過橫穿黑海達到繞過烏克蘭的目的。

簡單來說,美國當下的舉動是用武力為後盾,揮舞起"長臂管轄"這一利器,威迫北約框架內的各國妥協,購買美國天然氣;作為對比,"經互會"時期的蘇聯則也用武力為後盾,威迫華約框架內的各國妥協,用品質優於蘇聯的工業品來換取蘇聯的油氣資源。

至於蘇聯這麼做的結果,無外乎東歐離心離德……而美國在西歐做的這一切,於當時蘇聯可以說是別無二致。

圖為裝運天然氣的美國港口,淪為"加油站"也很可能是美國無法避免的命運。

當然,美國的"歐洲盟友"們並不會比東歐國家更能忍耐謙讓:即便美國靠制裁、法律和"長臂管轄"能夠暫時威逼歐洲多掏錢使用美國天然氣,一方面美國能源巨頭們不會"善罷甘休",輕易放過待宰的肥羊;另一方面,歐洲國家也無法承受長期的高昂成本。如此兩相矛盾之下,美國的"歐洲盟友"們離心離德,以及北約體系的崩解,也不過只是時間問題了。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土耳其坦克護衛石油走私,遭敘俄戰機猛烈空襲,天亮後屍橫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