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競選期間,特朗普靠著"美國優先,經濟優先"的口號成功問鼎,上臺後,他也的確是用經商的思維治國。但從實際效果看,特朗普的這種思維正在讓美國的軟實力受到傷害。

據海外網11月28日訊息,特朗普上任後,多次對美國在北約承擔過多軍費開支一事表示不滿,還揚言要退出北約。近日,據美國國防官員和北約外交官透露,特朗普政府已採取行動大幅削減了在北約的開支,而減少的這部分將由其他北約成員國承擔。

此前,美國一直承擔北約直接預算的22%,覆蓋包括北約總部維護費用、聯合安全投資以及部分聯合軍事行動的費用。據一名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特朗普政府準備將美國在北約的貢獻減少至16%,同德國保持一致,目前德國的貢獻約為14.8%。

從2006年開始,美國政府就要求北約成員國軍費開支必須達到GDP的2%,但隨著2008年的金融危機,全世界經濟大蕭條,此要求就被擱淺。

北約2018年的軍費總開著約為1000億美元,平均佔GDP之比為2.4%,看上去已經達到美國政府此前的要求。可是別忘了,這2.4%的佔比完全是靠美國6000多億軍費開支拉起來的。

去除美國後,其他北約國家軍費開支佔GDP之比連1.5%都不到!直到2018年年底,北約成員國中只有英國、希臘、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這四個國家達到2%的標準。

歐洲大陸上最重要的兩個北約成員,德國和法國仍然同美國"打太極"。

更為諷刺是,雖然自2014年以來,北約的軍費支出已經增加1000億美元,但"頭功"卻不是來自於美國的推動。

克里米亞事件後,北約成員國愈發感受到來自於俄羅斯的威脅,這1000億看似是為了應付美國的問責,實則是這些國家"花錢買安全感"。

今年的4月4日是北約的"70大壽",按理說這麼重大的日子應該好好慶祝才是,但此次"慶生"的規格竟遠遠不如往常:北約各成員國外長聚集華盛頓開了兩天的會,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見了特朗普,整個紀念活動就草草收場了。

"北約的規模越來越大,但美國的號召力卻越來越小"。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期發出的一番關於北約"腦死亡"的言論,在西方國家中一石激起千層浪,馬克龍甚至還拒絕參加12月在倫敦舉行的北約峰會。

馬克龍的這番言論雖然遭到了不少政客的猛烈抨擊,但這些"抨擊"卻主要是針對激進的措辭,事實上,不少西方官員在私底下都對馬克龍的言論表示支援。

而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更是成為特朗普的"主要問責物件"。目前德國的防務支出僅佔GDP的1.24%,遠低於美國要求的2%。對於美國的的"問責",默克爾也只是承諾在2024年前達到佔GDP的 1.5%。

對於美國的無理要求,德國是不能接受的,近年德國經濟發展遲緩,國內就業和老齡化等問題嚴重。德國當前的當務之急是解決內部問題。

但這些理由並不能說服美國,在飛揚跋扈慣了的美國看來,德國不按要求增加軍費就是沒把美國放在眼裡。

縱觀北約70年的歷史,美國始終沒有改變過自己的立場:始終把北約當做自己控制歐洲,威懾世界的武器。

美國還是那個美國,世界卻不是那個世界。長此以往,美國終將會溺死在自己的蜜罐當中。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伊朗計劃將在國內船廠訂造92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