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編者按:

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人民號”衛星發射成功 攝影:雷聲

大資料應用場景已經越來越生活化、大眾化,如衛星網際網路和大資料金融等關鍵領域已經讓大資料應用上升到國家治理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層面。今天,大資料產業已經深入人心,成為各行業發展的“加油站”,明天,數字經濟將驅動世界成為以大資料為核心的數字大家庭,共同發展進步。

01衛星網際網路產業蓬勃發展

衛星網際網路是基於衛星通訊的網際網路,透過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從而輻射全球,構建具備實時資訊處理的大衛星系統,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頻網際網路接入等通訊服務的新型網路。衛星通訊與行動通訊、地面光通訊一樣作為現代通訊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低延時、低成本、廣覆蓋、寬頻化等優點。

據SIA的統計資料,2019年全球地面裝置製造市場規模1303億美元,同比增長4.07%。全球衛星地面裝置製造市場規模增長快速,從2013年的912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1303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6.13%。

衛星網際網路利用大資料底層資料優勢,建立我國空天地一體的衛星網際網路大資料網路成為新型的網路大資料應用產業被廣泛關注。大資料產業的應用已經不斷髮展,和各行各業融合並存、創新,成為未來數字經濟、資料要素的重要體現。

02大資料+網際網路+衛星=無限想象

“人民一號”衛星1:1模型

衛星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衛星大資料的使用其實早已經滲透到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定位導航、電視轉播、氣象監測等方方面面,都有衛星大資料在發揮作用。根據國家航天局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衛星應用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這也意味著有一個近萬億級的衛星大資料市場,正在等待被挖掘。

雖然有些部門擁有海量的衛星資料,但是在傳統方式之下,這些資料的快速處理能力不足、資料的使用效率不高,也成為了行業的痛點。如何高效地讓衛星最大化地獲取有用資料,並且快速準確的完成資料分發,面向國際和國內提供資料,成了業內的當務之急。但從目前看來,我國的衛星大資料應用仍處在初級階段。

近期,衛星網際網路已成為中國多個城市的“新基建”熱詞。北京市提出要推動衛星網際網路技術創新、生態構建、運營服務、應用開發等;上海市將衛星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列為重要建設任務之一;重慶市在“新基建”重點任務中明確指出,要加緊謀劃全球低軌衛星行動通訊與空間網際網路建設,打造全國太空網際網路總部基地等。

圖源百度

人民星雲專案負責人表示,衛星具有全球大面積同步觀測優勢,同時擁有獲取資料速度快、週期短,採集成本低,經濟效益高、社會效益顯著等特點。“人民一號”衛星群將作為空間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空天資訊科技服務與支援,有效提升社會經濟和各類事件的資料獲取能力。

03合作共贏,打造智慧未來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生態體系正加速形成,而大資料已成為數字經濟這種全新經濟形態的關鍵生產要素。透過資料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及開放的資料生態體系使得數字價值充分釋放,驅動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和新業態的培育發展,提高傳統產業勞動生產率,培育新市場和產業新增長點,促進了數字經濟持續發展創新。

場景化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應用外,數字經濟的規模化也也是大資料不斷髮展創新經濟後的必然結果。

除了場景化大資料帶動了行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外,大資料在區域經濟發展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用數賦智,擁抱未來!

歷史證明,每一次人類社會重大的經濟形態變革,必然產生新生產要素,形成先進生產力,如同農業時代以土地和勞動力、工業時代以資本為新的生產要素一樣,數字經濟作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一種新興經濟社會發展形態,也將產生新的生產要素。

大資料是數字經濟的核心內容和重要驅動力,數字經濟是大資料價值的全方位體現。展望未來,要勇於突破、深入探索,應用大資料創造更多新價值,加快產業提質增效,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雖然疫情無情,但“危中存機”,由技術創新和技術驅動的經濟創新是數字經濟實現經濟包容性增長和發展的關鍵驅動力。隨著大資料技術被廣泛接受和應用,誕生出新產業、新消費、新組織形態,以及隨之而來的創業創新浪潮、產業轉型升級、就業結構改善、經濟提質增效。中國正在以創新合力強化國家科技戰略,中國科技必將引領成為世界的潮頭!(梅亞川)

4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2.5億年前,地球超級火山爆發,引發史上最嚴重一次生物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