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前幾年,印度經濟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2018年第二季度,增速更是高達8.25%,全球第一。在高速增長下,西方媒體也極力吹捧。認為,印度會是下一個世界經濟大國,成為亞洲經濟發展引擎。

印度人自己也是信心很足,認為經濟可以持續高速增長。在2019年8月15日慶祝印度第73個獨立日慶祝活動時,莫迪再次重申:到2024年,印度所有農村家庭接入管道水,全體居民都能喝上自來水,印度經濟總量可以達到5萬億美元。

忽然,劇情就發生了變化,印度經濟增速降低了。11月29日,印度中央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印度2019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從上個季度的5%降至4.5%,已連續7個季度下滑,為6年多來最低水平。由最高8.25%到4.5%,降速太大。在世界經濟體中,降速如此之大也少見。在發達經濟體中,兩個點的波幅都不多。

印度國內議論紛紛。《今日印度》報道稱,印度經濟增長放緩的原因是消費疲軟、出口和投資等放緩,且信貸增長和市場需求不足。儘管莫迪政府近期接連採取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但收效甚微。一時之間,人們對莫迪的經濟政策產生了懷疑。為什麼會這樣呢?

表面看,是以下三個因素影響了印度經濟的穩定增長

一是印度的製造業水平無法給經濟增長提供動力。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凡強大的國家,都是製造業水平非常高。如美國、日本、德國等等。印度總體經濟比重中,第二產業只點25%左右,而第三產業的佔比60%左右。可見印度的工業水平較低,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少,遇到國際經濟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很難抵擋衝擊。印度現有的製造業,還面臨科技含量少,國際競爭力不足的問題,產出效益不高。就連印度人自己都對本國的企業是否能應對國際競爭沒信心。11月,亞太15個國家達成了RCEP簽署意向,即15個成員國答應進一步提高自貿程度,並約定在明年簽署協議。印度明確拒絕了,主要是因為對自己信心不足,怕簽訂後,本國製造業無法經受住衝擊。

二是國際經濟形勢導致。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面臨一些困難,在經濟聯絡更加緊密的情況下,印度無法保持獨善其身。1、美國取消印度貿易最惠國待遇。特朗普奉行美國優先政策,在和印度的貿易中,美國不能吃虧,取消了印度的最惠國待遇。取消最惠國待遇,對印度的出口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進而波及經濟增長速度;2、美聯儲加息,美元迴流回美國,對一些外匯儲備不足的國家產生較大影響。比如,土耳其、蒙古等國家影響就大。印度的外匯儲備也不多,影響肯定也是有的,甚至索羅斯喊話了,要做空印度;3、國際上面臨需求疲軟,消費不足的局面,各個國家都希望增加出口,賺點錢。而印度的製造業缺少競爭力,壓力更大。

三是莫迪改革政策後遺症。莫迪上臺後,連續推出了"印度製造""數字印度" "清潔印度" "環印工業走廊""廢鈔令"、統一商品服務稅等一系列經濟社會發展舉措。不管多麼好的措施,都或多或少有點負面作用。比如,以廢鈔令來說,旨在打擊印度黑色經濟,同時完善當前稅收政策。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使佔貨幣流通總量86%的資金退出市場,由於手中缺乏現金,印度老百姓減少消費,進而引發貨幣無法正常流通,導致貨幣緊縮,造成印度盧比信譽缺失、政府和銀行形象破壞。總之說,如果印度網上支付發達的話,廢多大面額鈔票都沒事,但用現金支付的情況下,就減少了現金的流動。2017年1月,印度釋出了本國《經濟調查報告》,認為"廢鈔令"等措施確實減緩了印度的經濟增速。

印度為刺激經濟增長採取的措施

印度經濟增長速度降下來了,莫迪十分著急,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刺激經濟增長。個人感覺,印度政府的這些政策和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差不多,治標不治本。

第一,降息。一般來說,當經濟不好的時候,各個國家都採取降息的措施,向市場投放更多的錢,刺激生產和消費。據報道,今年10月4日,印度央行4日宣佈下調利率25個基點至5.15%,這是印度央行今年第5次降息,此前4次降息累計下調利率110個基點。為了刺激印度經濟增長速度再次快起來,莫迪在一年內連續5次降息,可見其內心對經濟增速下滑的焦慮。

為刺激經濟發展,印度5次降息

第二,降稅。經濟不好的時候,降稅減少企業的負擔不失為一個好辦法。2008年,因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時,德國就使用了降稅的辦法,以保證企業正常的生產。今年9月份,財政部宣佈降低國內企業所得稅率,以此刺激投資和促進經濟增長。按照新政策,印度國內企業所得稅率將由此前的30%降至25%左右;對於今年10月1日之後新成立的製造業企業,其初始所得稅率將降至約17%。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表示,新稅率追溯至今年4月1日,即當前財政年度開始之日開始實施。

第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我們知道,基礎設施投入一方面可以增加GDP,另一方面能改善國內的投資環境,可謂一舉兩得,印度為了刺激經濟就開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文章了。《印度時報》12月1日報道,印度財政部長尼爾瑪拉西塔拉曼在孟買舉行的一場商業峰會上宣佈,印度即將開啟基礎設施建設的五年規劃,未來五年印度將投入超過100萬億盧比(約合1.39萬億美元)用於開展多項大型基建專案,初步確認的10個首期專案將於12月15日之前對外公佈。

然而,印度採取的這些措施,短期內沒有看到印度經濟增長速度有再次出現高速增長跡象。所以,不是印度經濟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

印度想讓經濟健康發展,要下大力氣解決以下三個深層次問題

一是印度的土地制度。對發達國家來說,完成了工業化程序,基礎設施建設少了,土地制度無關緊要。但印度不同,是發展中國家,很多方面建設涉及土地問題。印度現在是土地私有制,一旦需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用地的時候,會帶來很多羈絆。比如,印度的第一條高鐵遲遲未動工,也是因為土地未徵用到位的原因。據媒體透露,印度第一條高鐵從2015年到現在,僅徵下了0.15公頃土地,導致工程無法開工。因為土地所有權問題,會影響經濟活動的徵地,時而影響經濟發展。

印度土地集中地主手中

二是婦女地位問題。印度人口多,婦女人口也多,需要激發出婦女在經濟活動中的能量。因為重男輕女思想作怪,印度人認為婦女應該在家相夫教子,企業用工中,婦女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但經濟活動中很多方面離不開女性。比如,紡織業中的一些崗位,女性更適合。印度婦女數量多,她們的能量發揮出來,將對工業化產巨大的作用。

三是種姓制度問題。印度低種姓人只能從事體力勞動,而哪些體面的工作只能由高種姓人從事。低種姓人口中,難道就沒有能力高的人?我看不見得,只是受制於種姓制度的壓制,沒有給他們成長的空間。印度雖然在憲法上飛除了種姓制度,但幾千年的影響,不是說句話就能消除的。由於種姓制度的存在,無法給社會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壓抑了生產力的發展。

四是基礎教育問題。印度實行的是精英教育,哪些有錢有地位人家的孩子,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印度高種姓從口約兩億,大家平時說的美國矽谷CEO,都是出自於高種姓人口中。其他10多億屬於低種姓,因為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低,無法成為高素質的工業人口。

總之說,以上這四條因素影響了印度生產力的發展,也無法調動全社會人口的勞動積極性,人口的優勢無法有效發揮出來。另外,還有印度生性淡薄,上進心不強等因素影響了印度生產力的發展。

總結起來,印度經濟增長速度發生過山車般的變化,是深層次的社會因素決定的。印度要保持經濟高速發展,需要從根上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但歷史上,想要進行社會變革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且在打破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過程中,付出的代價相當大。印度有這個勇氣嗎?我看是沒有。因此,印度想實現經濟的高速發展,就要對影響經濟發展的僵化的思想和習慣進行改革,用狠藥除痼疾!(完)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印度無法超越中國?實際上印度至少在四個領域已經超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