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這個國家從英國治下獨立以來,就一直懷揣著一個大國夢,想要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基於這個目標,印度的外交政策非常激進,不僅謀求在國際組織上發揮領導作用,還試圖控制周邊所有比自己弱小的鄰國。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以上這兩點印度時至今日也沒能實現,反而還碰了一鼻子灰。不過在最近,印度卻收穫了一個好訊息,使得其在通往世界大國的道路上,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而這一次是印度自1992年之後,時隔近30年再次獲得這一重要席位,背後的意義對於印度來說不言而喻。要知道,印度的野心可不小,世界各地有什麼事都想插一腳,其最近就和越南在南海舉行了一場演習,安理會成員國的身份有助於印度更“合理”地介入國際熱點事件。
不過,非常任理事國顯然是滿足不了印度的胃口的,《印度時報》就直言不諱地指出,新德里政府希望在任期內能夠加強對安理會的改革,從而一舉獲得常任理事國席位,實現數十年來夢寐以求的夙願。
這也並非空穴來風,印度常駐聯合國代表蒂魯穆爾蒂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印度與安理會五常之間存在巨大的分歧,印度一直處於改革聯合國制度的最前沿,“五常”席位應該留一個給印度。
當然了,印度的想法很美好,但始終對自己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總覺得作為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國家,理應獲得與之相匹配的國際地位。聯合國是基於二戰後的世界格局所建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全部都是戰勝國,這反映了戰後的國際秩序,不會輕易更改。
印度在當時僅僅是英國的殖民地,名不正言不順,哪有什麼參與競爭的資格,哪怕是現在印度想要入常,也必須拿出點硬實力,不然其他國家憑什麼服氣。更為重要的是,印度能否入常,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擁有一票否決權的,印度這兩年一直在邊境地區小動作不斷,這讓中國手中的贊成票如何投下去?
所以別看印度國內如何叫囂,也不用理會法國越南等國如何力挺,只要過不了中國這關,印度就永遠別想入常。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以及發展中國家實力的不斷增強,現有的五個常任理事國部分被替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就看印度自己有沒有這個本事。
首先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又分別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位置肯定穩如泰山,俄羅斯雖然日漸衰落,但是想從其手中搶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還得看它背後幾千枚核彈同不同意。把這三個排除,就只剩英法了,法國是歐盟代表似乎也不能少,那最終就只剩下英國了,被殖民者向曾經的宗主國揮刀,這齣戲肯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