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近1年的美韓軍費談判依然沒有太大進展,為了能說服南韓接受美國開出的條件,包括美國駐韓大使哈里斯以及國防部長埃斯珀在內都做足了思想工作,還威脅稱美軍可能隨時會撤出。但很顯然,南韓人也並非什麼條件都能答應,這次特朗普獅子大開口,要價從9億美元到50億美元,已經遠遠超出了預期。
南韓輿論對此既氣憤又焦慮,在11月份接連爆發了多起反美遊行活動,部分激進南韓人甚至衝進美國駐南韓大使館抗議。
對此,《韓民族日報》分析稱,考慮到美國近幾年的作風,他們很可能為了達到目標而做出一些顛覆性的決定,例如從南韓撤軍。此前,他們在敘利亞問題上已經出賣了庫爾德人。
再加上特朗普曾早就多次表態並敲打南韓,稱“美軍每年在那裡浪費了這麼多錢,卻什麼也沒得到”,最後他們選擇打這張牌是完全有可能的,這種結局對於南韓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從地理位置來看,南韓夾在東北亞的十字路口上,本身的安全環境是十分脆弱的,很容易在衝突中成為第一個被引爆的物件。少了美國的保護,南韓需要有別的國家站出來為他們撐腰。日前,據南韓媒體透露,12月4日,南韓總統文在寅的統一外交安全事務特別助理文正仁,在一場國際會議上丟擲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他說:“若駐韓美軍在該地區未實現無核化的情況下撤走,由中國來為南韓提供‘核保護傘’怎麼樣?”這一問題一經提出便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作為文在寅外交安保政策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文正仁的觀點是非常有權威性的,向北京申請提供核保護肯定代表了南韓國內一部分人的想法,只是這一理想的實踐性又有多大呢?
縱觀目前南韓的實際情況來看,美國因素仍然佔據著主導地位,無論是在經濟還是防務上,南韓的話語權都相當有限,想短期內脫離美國而重新站隊,不僅美國不會同意,就連其國內的保守派和親美派也肯定會反對。
不少理智學者指出,文正仁的話只是用來和美國討價還價,並無太多參考意義。的確,眼下面臨日本的競爭壓力和軍事壓力,南韓需要有美國從中調和斡旋;其次,北方強鄰又與美國不快,即使南韓有這個心,也沒這個膽。可以說,關於軍費問題,南韓現在雖然還在強撐,但要不了多久,讓步將會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
1 #
-
2 #
南韓堅決不給,美國也不會撤軍的。
-
3 #
南韓就是一分不給,美國也不會撤走的
-
4 #
這回南韓聰明,算他眼亮點贊
南韓聰明的話堅決別給,美國這是敲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