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每個阿富汗人的故事都充滿了死亡、失去和無法想象的悲哀。人們找到了一種苟且偷生、繼續生活的辦法。——《燦爛千陽》

一提起阿富汗,你會想到什麼?

戰爭?災難?貧窮?

作者胡賽尼是美籍阿富汗人,他在2003年回到阿富汗,看到大街上穿著傳統蒙面服飾的女性三三兩兩走在街頭,後面尾隨著穿著破爛的孩子,乞求路人施捨零錢,那一刻他有些感傷,在蔓延阿富汗30年的戰爭歲月中,女人們到底失去了什麼?

於是帶著對阿富汗女性的一系列疑問,《燦爛千陽》由此而生。

《燦爛千陽》圍繞兩個阿富汗女人的一生來展開,她們帶著各自的時代悲劇住在同一屋簷下,共同經受著戰亂、貧窮和家暴,從曾經的水火不容,到後來的如母女般相濡以沫。

雖然共同承受苦難,可她們兩人對於苦難卻是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一個逆來順受,一個積極反抗,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一、生為女人,你不能一輩子只學會了忍耐

瑪麗亞姆,一個低賤的鄉下人所生的私生子,一件人們不想要的東西,一次可憐的、後悔莫及的事故,一顆雜草,這就是瑪麗亞姆來到這個世界的全部身份。

瑪麗亞姆從一出生就不被父親的家庭待見,當父親的其他孩子可以住在豪宅,可以有上學的資格、可以隨心所欲地看電影時,她只能待在破舊的泥屋裡和母親相依為命。

整整15年,她都沒有離開過泥屋,也沒有上過一天學,她曾和母親提出過去上學的事,可母親告訴她:“想你這樣的女孩去上學有什麼意義呢?那就像擦亮一個痰盂。你在那些學校一點有價值的知識都學不到,像你和我這種女人,這輩子只需要學會一種本領就好了,那就是忍耐。”

可是,光有忍耐就能活得好嗎?

每一個孩子苦難的背後都有跡可循,它的根,就在父母。

瑪麗亞姆的母親,忍耐了一輩子,已經對苦難人生變得麻木,她盲目地把自己的經歷加在女兒的身上,切斷了她學習知識的機會,這注定了瑪麗亞姆後來的悲劇人生。

瑪麗亞姆第一次反抗命運,是在她15歲那年,她執意要下山去找父親,結果母親氣憤自殺,原本疼愛她的父親,在家人的壓力下也將她匆匆嫁人。

年僅15歲的瑪麗亞姆,嫁給了四十多歲的鞋匠拉希德為妻。曾經她也有過一段幸福的婚後生活,可隨著七次懷孕七次流產,求子心切的拉希德暴露出了真面目。

他對瑪麗亞姆惡語相向、拳打腳踢,這種生活持續了整整18年,可瑪利亞姆從來不敢反抗,默默地接受這一切。

“她的心砰砰跳,腦裡思索這個晚上他又會找什麼藉口來毆打自己。總會有些事情,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會讓他大發雷霆;因為她無論做什麼,都不能讓他高興;無論她有多麼死心塌地地聽從他的要求和命令,她總是做得不夠好。”

沒有接受過一天知識教育的瑪麗亞姆,從來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她只知道要承受和忍耐現實強加在她身上的一切,包括無止盡的苦難。

教育到底有什麼用?

它不僅僅只是傳授知識,更能幫助我們個人和民族認知自己,唯有如此,我們才有可能掌握個人的命運,並且創造這個國家的未來。

沒有夢想,沒有希望和失望,對未來也沒有任何期待,有的只是當下得過且過的生活,人生依附在男人身上,這樣的瑪麗亞姆,註定了一生的悲劇。

二、殘酷的歲月裡,救贖人的除了希望,還有知識

相比起瑪麗亞姆,另一位主角萊拉無疑是幸運的。

萊拉從小在完整的家庭長大,受到父親的呵護,有美好的童年,還有一位青梅竹馬的戀人塔裡克。

不僅如此,萊拉還擁有上學的機會,對於曾做過大學老師的父親來說,除了萊拉的安全以外,於她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萊拉的教育。

父親曾對她說:“婚姻可以等,教育卻不行,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孩,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如願以償。等戰爭結束了,阿富汗將會像需要它的男人一樣需要你,甚至比需要它的男人更需要你。如果一個社會的女人沒有受過教育,那麼這個社會就沒有進步的可能。”

正因為父親對萊拉教育的重視,萊拉成績優異,這也註定了她與瑪麗亞姆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

後來由於戰亂,戀人塔裡克一家決定逃亡巴基斯坦,而萊拉一家也由於被炮彈擊中,父母當場去世,只留下她一人。

這是戰爭最殘酷的地方,它奪走你的幸福是毫無預兆的,甚至奪走親人的生命也是毫不留情的。

後來萊拉被拉希德救了出來,為了保全自己和肚子裡塔裡克的孩子,只得嫁給拉希德。

拉希德在婚後也開始暴露本性,從對萊拉的恭敬,逐漸變成了拳打腳踢。

對於拉希德每日的殘暴,瑪麗亞姆都是逆來順受,可萊拉不一樣,她時刻警惕著每一個逃跑的機會,她不願意一輩子活在黑暗痛苦之中,總是想盡辦法脫身。

雖然逃跑計劃失敗,換來了拉希德更加惡毒的打罵,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生存的希望,永遠記得要與命運抗爭到底。

三、在被貧窮和死亡包圍的世界裡,忍耐和知識,哪個更重要?

在戰亂的時代,比起學會知識,學會忍耐確實更重要,因為人們需要忍耐的東西太多了,戰亂、貧窮、飢餓、死亡,每一個阿富汗人都不得不承受這一切。

不學會忍耐,人就無法活下去,但沒有知識,人一樣可以活。

可是人的一生,絕不能只學會忍耐。

從書中兩位女主人的遭遇,我們可以看到她們對待暴力,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瑪麗亞姆選擇的是默默承受,而萊拉卻是極力反抗。

難道瑪麗亞姆已經接受暴力了嗎?

不,沒有人會容忍無止境的暴力,瑪麗亞姆之所以不反抗,是因為她根本沒有反抗的意識,從來沒有人教過她要爭取自由,甚至連母親也告訴她:這輩子只需要學會一種本領,那就是忍耐。

一昧的忍耐造就了她的無知,在她的一生中,沒有學識、沒有獨立的思想、更沒有掌握人生的自由。

她人生中第二次反抗命運,就是拿起鐵鍬殺死拉希德,但她也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小說《鼠疫》中有這麼一句話:“世上的罪惡差不多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的,而沒有見識的善良會同罪惡帶來同樣的損害。”

那麼,在被貧窮和死亡包圍的世界裡,讀書還有什麼用?

它不能讓你大富大貴,不能讓你免於貧窮和死亡,但卻能夠讓你有一個強大的靈魂,懷揣對未來的希望,以此撫平漆黑世界帶來的傷痛。

正如萊拉一樣,雖然身處逆境,心中依然充滿希望。既能忍耐糟糕的生活,也能留有對未來的嚮往。

所謂《燦爛千陽》,背後的悲涼之意,也許是期待著有一千個燦爛太陽降臨阿富汗,驅逐寒冷,帶來溫暖與和平。

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美國也不例外!印度拒絕第三方插手印巴問題,揚言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