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為美國總統之前,拜登擔任過奧巴馬政府的副總統。
而歷史上,從副總統接過總統權柄的,也不在少數,比如林登約翰遜等。
從來沒有一任副總統,像彭斯這般沒有存在感,甚至,如果不是在特朗普卸任前,他被民主黨和特朗普兩邊喊話,人們都不會記住這位美國權力的二號人物。
現在的彭斯,就像一位兩邊不討好的“小媳婦”,受著委屈、陪著小心,也擔憂著自己的仕途。
4年前,這位共和黨新秀,放棄連任印第安納州州長,毅然擔任特朗普的競選夥伴,並隨後跟隨特朗普入住白宮。算下來,他在副總統的位置上幹了3年了,可知名度還沒有蓬佩奧、庫什納、伊萬卡等人高。
窩囊吧?
其實,窩囊,就是彭斯崛起的法寶。
一如清朝一位高官的官場寶典:多磕頭,少說話,彭斯算是與百餘年前的東方前輩不謀而合了。
多磕頭——仕途沒有立場,唯一的立場是跟隨強者1959年,彭斯出生於印第安納州哥倫布市。有意思的是,他的家庭是愛爾蘭裔美國人,一家人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以及堅定的民主黨支持者。
他的父母也不會想到,自家六個孩子中的長子,會以共和黨人的身份,走上高位。
高中畢業後,他進入漢諾威學院,之後,又考入印第安納大學麥凱恩尼法學院。就讀期間,彭斯做出了第一次立場之變——1983年,他帶領家人,退出了民主黨,轉而投入共和黨。而彼時,正是以里根為代表的共和黨人,引領美國政壇的時候。
這一時期,彭斯的政治立場也初步呈現出來:他沒有慣常的政治立場,他的立場,便是跟隨強者。
彭斯在印第安納大學一直讀到博士。按理說,法學博士彭斯,距離自己的從政之路,已然很近了。
但誰都想不到彭斯後來的職業——他成了一名脫口秀主持人,簡單理解,就是“美國的羅胖”。 由他主持的《邁克·彭斯秀》,在全美18個州播出。
這一身份和他一絲不苟的嚴肅面容、法學博士的學歷身份,不甚相符,卻幫他收穫了一眾粉絲。
不過,這個職業非他所願。之所以選擇這份職業,因為1988年和1990年,他兩次競選美國眾議院議員,均遭失敗。於是,彭斯決心以另一種方式,觸及美國政治圈的核心。
保守媒體脫口秀主持人的身份,意味著他可以透過採訪等形式,接觸到共和黨的大佬。彭斯就此開啟仕途的新機會——他得以採訪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
這位青年才俊,留給了里根深刻印象,也讓政治圈知曉了他的存在。跟隨強者,一刻不停,他成為共和黨最有力的發言人之一,也積攢下政治資源。
經過10年的耕耘、積累,在新世紀之交,彭斯終於得償所願,代表印第安納州當選眾議員。
如何在眾議院紮下根?彭斯運用了美國身份政治的邏輯,給自己貼上標籤:按基督徒、保守派和茶黨運動支持者。貼標籤,其意便是繫結共和黨主流的政治勢力,背後仍是那套追隨強者的邏輯。
這一方法奏效了——2009年至2011年,彭斯走上了眾議院共和黨大會主席的位置。
少說話——姿態低入塵埃,尤其在高調的領導面前2012年,彭斯獲得印第安納州州長選舉的提名。並順利擊敗對手,成為州長。
成為州長之後,曾經的脫口秀明星彭斯,說的話越來越少了,正如政論家指出的:彭斯在刻意降低在公眾輿論中的存在感。
彭斯是最早的一批茶黨支持者。茶黨運動指的是美國財政保守政治運動。該運動呼籲降低稅收,並透過減少政府支出來減少美國的國債和聯邦預算赤字。
在2013年1月成為州長後,他發起了印第安納州歷史上最大的減稅措施,並推動為教育計劃提供更多資金。他簽署禁止僅因胎兒的種族、性別或殘疾的動機進行墮胎的法案。他簽署允許個人或公司在法律訴訟中主張其行使宗教信仰作為辯護的《宗教自由恢復法》。
此外,彭斯也反對同性婚姻。他曾經表達過對同性戀人士爭取婚姻平權的反對,認為只有異性戀才有結婚的權利。
很顯然,他的為政風格是典型的保守主義,迎合的是共和黨大佬們的心意,但這些舉措,扔到輿論裡,都是一顆大炸彈。而他之所以少說話,對公眾表達尤其謹慎,其深意便是避免因政策爭議,捲入輿論漩渦。
當然,在他成為副總統之後,他說的話就更少了,畢竟,他的領導特朗普,可是全球話最多、曝光率最大的總統。
在一個熱愛高調的領導手下做事,更需低調,時刻謹記,不搶領導風頭。這是明哲保身,也是自知之明。
在白宮班底走馬燈更換的特朗普時代,他也因此挺過了整個任期,甚至,比總統特朗普做的時間還要久一些。
然而,跟隨強者、放低姿態,這兩個政壇法寶,或許也註定了彭斯作為無聲追隨者的仕途命運。畢竟,當下民粹主義的美國,需要的是不可一世的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