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一個名叫船戶結愛的女孩被父母虐待致死,她才5歲,剛剛學會用假名拼寫自己的名字,笑容卻永遠地定格在了照片上。
而今年1月,日本千葉縣野田市再次發生了一起震驚全日本的虐童案。
10歲女孩慄原心愛被親生父親連續幾天施以暴行致死。
死亡前,父親狠狠地將女兒的臉按在地板上毒打,哪怕心愛已經被打得連話都說不出口,但他仍然沒有停止,最終導致女兒胸骨骨折,命赴黃泉。
更不可饒恕的是心愛的父母對此卻無動於衷,愣是讓女兒的屍體在地板上暴晾了很長時間,沒有送入醫院搶救。
兩起虐童致死案,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並一度在國外掀起熱議。
其實關於兒童被成年人施暴事件一直都在不斷增加。
2011年,日本虐待兒童事件59862起,創日本歷史新高;
2015年,日本官方在全國範圍內開設的兒童保護機構處理虐童案件總計10萬3260起;
2016年甚至達到了12萬2578起;
在這些龐大的數字背後,我們很難想象孩子們的生活狀態過得究竟有多麼苦不堪言。但是萬物皆有裂痕,只要有一道光照進來,他們便會重獲希望與自由。
據海外網報道,日本政府將於2020年4月正式出臺修改後的「兒童虐待防止法」,禁止父母體罰兒童,並明確規定體罰的定義和具體案例,和加強防止虐待兒童的一系列舉措。
其中,厚生勞動省將“體罰”具體解釋為:“無論父母的出發點是否為管教,只要給孩子造成身體上任何痛苦的行為,哪怕再輕都算作體罰。”
比如,“因孩子不寫作業而不給晚飯吃”、“因孩子偷東西而打屁股”、“打罵孩子”、“讓孩子久跪或者久站”等,這些行為都必須禁止。
為了便於更多家長理解和區別,日本電視臺還特意舉例了以下4種情況,考考大家哪些行為算作是體罰:
1.孩子不聽話鬧事,於是扇了一巴掌
2.孩子欺負了同學,所以把他揍了一頓
3.孩子衝出馬路被家長握住
4.拿孩子們互相比較,說出「妹妹都會,你怎麼不行?」
這四種情況除了第三種是在允許範圍之內,其餘的都算作體罰。
不少日本家長看過以後卻反而覺得,體罰確實應該禁止,但是現實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上述情況,純屬在氣頭上,不能同一而論啊。
「感覺好嚴格啊!」
「每一個小孩都該因材施教,一概而論有點困難吧?」
而國內網友在了解之後也紛紛表示出不同的觀點。
有的認為體罰還有存在的必要性,畢竟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適度的體罰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就像修剪樹木一樣,多餘的部分必須加以調整、改正,才能讓孩子避免犯下同樣的錯誤。
也有網友認為應該徹底禁止體罰,那些被父母拿拖鞋、皮鞭等各種東西懲罰過的日子實在太難熬了,對於承受能力差的孩子來說很容易留下童年陰影和永久的創傷,說不定還會想要草草結束生命。
雖然法律條文一出飽受爭議,但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內閣會議前表示:“守護孩子們的生命是所有成年人的責任。我們將迅速致力於推進防止虐待兒童的舉措。”由此可見,政府已經下定決心要根治這件事。
針對於那些對即將到來的新法案不知道所措的家長,日本電視臺還給出了正當教育子女的方法。
比如,當孩子拒絕家長的時候,要通過溝通,耐心詢問孩子心裡的真正想法。
稱讚孩子的時候,要具體指出他做了什麼事情值得表揚,切記說得太過官方籠統,導致孩子以後覺得自己不管做什麼都無所謂,反正都會被爸爸誇獎。
其實教育本身就是一道難題。每個孩子的家庭環境都不一樣,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更好教育孩子我們不知道,但是對孩子使用暴力是最愚蠢、最低階的教育方式, 而能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國家,一定走在了教育的前沿。
大家對此如何看待呢?
-END-
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援,你們的支援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