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二戰以來,在現代國際法律體制的框架下,新的國際秩序得以建立。一個現代國家方方面面的利益中,領土完整已經成為了其中的最核心利益。

不會再有國家輕易的把自己的土地許給別人,也不會再有國家可以輕易的容忍自己的領土分裂。但因為各種歷史原因,導致了很多國家之間都存在著領土的糾紛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六年前爆發的克里米亞事件,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發生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曾經親如兄弟的國家——之間的領土爭端的一個典型案例。

克里米亞問題始末

克里米亞共和國位於現克里米亞半島,毗鄰黑海,原本是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

2013年11月,因為當時的烏克蘭總統、親俄派的亞努科維奇突然之間決定暫停簽署和歐盟的聯合協議,引起了渴望加入歐盟的烏克蘭人的憤怒以及隨之而來的規模的遊行示威和暴亂

暴亂矛頭直指亞努科維奇以及俄羅斯在幕後干涉協議的簽署,烏克蘭反俄情緒達到高潮。最終亞努科維奇被迫下臺並赴俄羅斯避難,親近西方的反對派上臺掌握大權。

反對派掌權後,為了親近西方,強化反俄措施,居然釋出法令禁止烏克蘭境內使用俄語。

觸動了東部地區人們尤其是俄羅斯族的神經,迅速激化了原本就存在烏克蘭國內的東西部矛盾,直接引發了原本就有獨立傾向的克里米亞的分裂運動

而一直想要收復克里米亞的俄羅斯的普京看準機會,無視國際準則和國際社會的譴責,直接派遣軍隊入境克里米亞。

2014年,克里米亞完成全民公投,普京正式將克里米亞納入俄羅斯聯邦。

至此,雖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強烈譴責和拒不承認,並給予了俄羅斯嚴厲的經濟支援,但克里米亞實質上已經成了俄羅斯的一部分。沒有一方希望真的挑起戰爭,整個事件就此告一段落。

弊大於利?

俄羅斯雖然最終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克里米亞,但是也付出了慘痛的經濟和政治代價。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俄羅斯不可能沒有掂量過自己悍然吞併克里米亞的後果。

1.首先是經濟方面的影響

西方社會顯然不會為了克里米亞和俄羅斯兵戎相見,因此最先祭出的就是其最擅長的武器——經濟制裁。

克里米亞事件發生後,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克里就馬上發表公開講話稱,這是在21世紀以19世紀的方式行事,俄羅斯的行為是人難以置信的侵略行徑。

同時他表示已經聯合了十多個國家,將一起盡最大的努力與對俄羅斯實現經濟制裁,在經濟上孤立俄羅斯。

克里米亞公投的第二天,俄羅斯就有21名的官員的海外資產被凍結,同時取消和暫停俄羅斯的高階官員赴歐美的簽證,並且禁止所有的可能提供軍事幫助物資出口到俄羅斯。

另外在美國,還有17家俄羅斯公司被凍結。

歐盟和美國還同時在金融、能源等眾多俄羅斯的經濟支柱領域予以了經濟制裁。在制裁名單中,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天然氣工業銀行等能源大戶,都赫然在列。

自從遭受制裁以來,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率不可避免地逐年下滑,至去年位置只能穩定在1.8%左右。據不完全統計,六年多來,俄羅斯的GDP累計損失已經達到了4萬億美元。

目前在俄羅斯,盧布的通貨膨脹已經相當明顯。而目前,尚不能看到制裁解除的契機。隨著制裁的方針化和長期化,俄羅斯在經濟上將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和風險。

2.政治方面的影響

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的疏遠自然不用多說,克里米亞事件一發生,俄羅斯就被開除出了G8組織。

聯合國也透過決議,認為俄羅斯違反了國際法,國際上各國雖然預設但是鮮有國家出面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

而對於白俄羅斯等原本與俄羅斯交好的前蘇聯加盟國。也因為克里米亞事件中俄羅斯的強橫表現而對其不敢信任

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一直想以自己為核心,重建一個前蘇聯地區的聯盟,並且透過其政治和經濟影響力,一直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中。

而克里米亞事件一出,哈薩克便直接將文字的書寫符號從基里爾字母改成了拉丁字母。

甚至連關係最緊密的白俄羅斯近年來也與俄羅斯產生了間隙,漸行漸遠。

雖然因為地緣關係,俄羅斯仍然在地區上扮演著核心重要的角色,但是它對克里米亞的吞併,無疑是將原本他的陣營的盟友們輕輕地推向了西方陣營

那這樣的看法是否正確呢?俄羅斯做得如此義無反顧,從國家利益角度出發又能得到哪些好處呢?

首先是軍事上的益處,這其實也是俄羅斯試圖得到克里米亞最大的動力。

克里米亞半島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它位於俄羅斯的西南部,作為半島大半部分都被黑海環繞,並與周圍的幾個海灣相連,因此在黑海海域克里米亞半島就是一個天然港口,自古以來戰略位置就非常重要。

而俄羅斯雖然大部分領土都處在亞洲,但嚴格來說他是一個歐洲國家,無論是人口還是政治經濟中心都在歐洲地區,黑海入海口對俄羅斯來說至關重要。

前蘇聯曾在黑海海域設定了著名的黑海艦隊。但自從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之後,俄羅斯就幾乎失去了黑海的入海口,不得不依靠和烏克蘭的簽訂駐紮協議,才能保留黑海艦隊

但是根據協議,俄羅斯的艦船必須在烏克蘭的允許下才能航行。

與此同時,對俄羅斯黑海艦隊的現代化,越來越傾向西方的烏克蘭利用開始利用協議中的權力百般阻撓,使得黑海艦隊的現代化之路極為坎坷。

而隨著克里米亞的兼併,俄羅斯又獲得了這一“黑海鑰匙”,一切問題迎刃而解。事實上,克里米亞事件後,俄羅斯馬上就規劃了黑海艦隊的現代化以及相應的配套工程,例如港口基礎設施的改造及現代化。

透過更新現代化艦艇裝備,黑海艦隊已經大大地提高了戰鬥力。另外在艦隊現代化的過程中,也使得俄羅斯相關的軍工產業開工率大幅增加,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以緩解經濟制裁帶來的低迷的經濟形勢。

其次是經濟上的,雖說吞併克里米亞後,俄羅斯聯邦政府短期內需要為克里米亞撥出大量的聯邦資金。

但從長期來看,克里米亞必然會成為俄羅斯旅遊業經濟增長的一個刺激點,從而帶來大量收入。

克里米亞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景觀多樣、氣候宜人,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同時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因此旅遊業非常發達,從前蘇聯開始就是著名的療養和旅遊勝地。

在克里米亞事件之前,它的遊客大部分來自烏克蘭,比例高達60%。但是事件之後,遊客量顯然會被影響,烏克蘭到克里米亞旅遊的人驟減,而從俄羅斯去的人數則劇增。

一方面是因為俄羅斯和克里米亞大橋的通行,另一方面因為經濟制裁,使得盧布匯率暴跌,同時西方對俄羅斯人旅遊簽證的稽核異常。

這一切導致俄羅斯人在指定旅遊計劃時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克里米亞。從2014年開始,克里米亞的遊客中來自俄羅斯的人數已經佔到了76%。與此同時,境內旅遊業的發展,還不可避免地帶動了交通等行業的發展。

有著大量俄羅斯人的湧入,克里米亞目前的旅遊業已經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僅僅是2015年,事件的第二個年頭,克里米亞旅遊業的繳稅就已經增加了21.1%,高達20億盧布。

再次是政治上的影響。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曾經試圖擁抱西方,但事實證明西方不希望有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反而在俄羅斯周圍的各國鼓動顏色革命,從而推翻親俄政府,並扶植親歐美的反對派勢力上臺,從而遏制俄羅斯的發展。

這種態勢對於俄羅斯和普京而言,相當於是敵人已經打到了家門口了,又怎麼能坐以待斃?

合併克里米亞,可以說讓打了西方國家一個措手不及,同時也是對西方國家的一個嚴正警告以及周邊國家的威懾

俄羅斯雖然不如蘇聯時期那麼強大,但在前蘇聯地區,毫無懸念地擁有著碾壓的力量和影響力,別人不要試圖取代他,從而維護了國家安全。

再進一步地說,掌握克里米亞的黑海入海口,俄羅斯還相當於掌握了一條運送能源的要道。俄羅斯的高加索油田的石油運輸,幾乎全靠黑海。

和平時期尚好,一旦緊急時期,如果黑海不在自己手裡,這條經濟命脈隨時可能被切斷。而如今,俄羅斯相當於把這條命脈已經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

所以說克里米亞事件在政治上對於遏制西方的東進戰略,維護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同時在國內政治上,更是使得俄羅斯民族的凝聚力到達了頂點。雖然從表面上看,克里米亞事件就如烏克蘭對外聲稱的一樣,是俄羅斯入侵其領土的非法行為。但其實克里米亞問題遠比人們想象的要複雜。

首先,自古以來克里米亞半島從來不是烏克蘭神聖不可侵犯的一部分,相反它一直是俄羅斯的領土,要不是1955年,當時的蘇聯總書記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贈予了烏克蘭政府,也就不會後來的克里米亞問題。

因此在克里米亞,事實上的主體民族是俄羅斯族,而烏克蘭族是少數民族。俄羅斯民族,無論是在俄羅斯的,還是在克里米亞,一直以來都有讓克里米亞迴歸的強烈意願。

而克里米亞事件大大增強了俄羅斯民族總體的凝聚力,雖然遭遇了外部壓力,但是俄羅斯內部變得空前的團結,對普京來說顯然是值得的。

俄羅斯吞併或者說收復克里米亞,有得也有失,兩項權衡相信普京已經仔細掂量過了。而最終是一個戰略失誤還是一個歷史貢獻,相信只有歷史才能給出答案。

但是在筆者看來,相對種種的弊端,長久來看還是益處更大。之後的敘利亞內戰中,俄羅斯就發揮了不一樣的影響力。

因此筆者更願意將克里米亞事件看做俄羅斯戰略思維轉變的新的支撐點,也是普京為了俄羅斯復興做出的突出貢獻之一。

18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美國國會暴亂,到底是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