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憑藉著綜合國力的強大,在國際上實行霸權主義作風,只要是對美國不利的事情,哪怕是再合情合理美國也不會輕易地接受。今年7月份,歐洲國家開始計劃對全球網際網路企業收取數字稅,因為世界上主要的網際網路巨頭都來自美國,所以該稅款對於美國造成了較為不利的影響。
在歐洲國家推行數字稅前,美國企業通過各國的稅收漏洞,每年能夠省下一大筆的稅款,而在數字稅正式實施後,美國企業徹底失去了偷稅漏稅的機會,只能按照規定交稅,對此白宮緊急呼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歐盟立即收手。
不過歐盟並沒有理會美國的請求,對此, 白宮也沒有給盟友留任何面子。針對歐盟的領導者之一法國,美國開出了一項制裁清單,計劃對法國價值24億美元的商品徵收100%的稅款,以逼迫歐盟取消收取數字稅。
但是美國製裁法國的行為引起了適得其反的效果,繼法國收取數字稅之後,其他27個國家也開始動真格了,全都準備收取數字稅。而美國的鐵桿盟友英國,也表示想讓美國企業為英國社會做一些貢獻,計劃收取2%的數字稅。
面對著歐洲各國的壓力,美國一度放下了強硬的姿態,開始同法國進行商議,想要通過談判來解決數字稅的爭端。美國之所以會服軟,主要是因為法國是歐盟的領導者之一,歐盟是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美國沒有勇氣同時得罪整個歐盟。而且在美國磨刀霍霍想要制裁法國的時候,美國國內的製造業也出現了大問題。
根據美國國內媒體的報道,美國今年的零售業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超過9300多家美國零售商店倒閉。再加上美國四處挑起“貿易戰”,今年美國因為進口商品漲價,導致的經濟損失已經達到386億美元。
據了解,美國是一個靠消費帶動經濟的國家,零售業的衰落和進口商品的漲價,都會造成美國經濟的下滑,假如美國一直保持強硬的態度,和歐盟包括其他國家打“貿易戰”,必然會讓美國經濟雪上加霜。
不過在白宮主人的領導下,美國還是揮舞起了制裁大棒,狠狠地朝法國等國家揮砸了下去。當然法國方面也毫不示弱,按照法國徵收數字稅的標準,年營收額超過7.5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60億)的全球公司,年營收額超過2500歐元(摺合人民幣約2億)的法國境內企業,都將會被徵收3%的數字稅。
要知道,谷歌、臉書等公司營收額動輒上千億,幾個巨頭加起來,美國的損失不可估量,假如全球大部分國家都效仿法國,美國的這些企業將會遭到極為致命的打擊。由於法國的背後有整個歐盟在撐腰,即使美國砸下制裁大棒,最終也只會落得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