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去年德俄關係開局其實並不壞。那是2020年,默克爾1月中旬抵達莫斯科與普京舉行會談,鞦韆還在白雪覆蓋的紅場上盪漾。

德國總理有求於莫斯科,這樣的話,在當月舉行利比亞大型峰會上,德國才有希望以和平仲裁者的身份出現。

會議氣氛出奇的輕鬆友好。甚至連莫斯科和柏林雙方剛剛驅逐了對方外交官都沒有提。所有的不愉快沒人提起。

默克爾這次訪問是德國對俄政策傳統的模板。一碼是一碼,好的和壞的可以同時擁有。

將近一年後,年初那次會面似乎是另一時代的歷史,德俄關係跌入新低。莫斯科外交專家說:自蘇聯結束以來,這種關係從未像現在這樣複雜和問題重重。

2020年9月2日,默克爾出現在媒體面前,宣稱俄羅斯反對派政治家納瓦爾尼被下毒,德國軍方毒物學家已證明 "毫無疑問"。她說,有人試圖讓納瓦爾尼 "沉默",現在是俄羅斯人解釋的時候了。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這簡直太匪夷所思。似乎有人突然推上了德國對俄政策的開關:房間所有的燈都滅了。

這是一個 "轉折點"。德國什麼時候開始充當西方對俄羅斯政治語言的解釋者了?俄羅斯媒體說,普京一定覺得默克爾這是 "背後捅一刀"。也一定會認為這是對普京個人的輕視。

德國人同樣摸不著頭腦。在西方下毒,難道不是普京和他的特務機構一直以來媒體故事?怎麼西伯利亞中毒事件,德國完全換了面孔:將納瓦爾尼送往柏林醫院治療時,還掐著腰對俄羅斯訓斥。

當德國外長馬斯暗示:這將對正在建設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專案產生影響時,莫斯科的觀察家們完全被震驚了。

莫斯科人想知道,一個長期的、價值數十億歐元的專案與一個俄羅斯反對派政治家的命運有什麼關係?德國為何要將局勢升級,還不惜犧牲自己的重大利益?

莫斯科給出的答案都寫在外長拉夫羅夫的露面中。他極為突然地對著第三國的外長們說,馬斯的 "語氣是不可接受的,粗魯且不外交"。

12月8日,拉夫羅夫在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年會上解釋道:"歐盟已經放棄了成為多極世界秩序中的一極的主張,它完全面向美國。"

換句話說,德國正在向美國屈服。在莫斯科看來,這就是納瓦爾尼案所顯示的答案。正是華盛頓想要阻止這條北溪2號管道。從現在開始,克里姆林宮將把德國視為受美國控制的國家。

然而,克里姆林宮還是忽略了德國政策的另一個更明顯的原因。事實是,目前德俄的對立是基於歐洲統一的理由。決定性的事件不是納瓦利尼,而是英國脫歐。

隨著英國脫歐,德國不得不承擔起歐洲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顯然就沒那麼重要了。與俄羅斯的關係有很多方面,有好有壞,但都與中心任務無關:建立或完善一個新的歐盟。

俄羅斯只是在德國的優先事項中下滑了。俄羅斯領導層可能從未意識到歐洲統一的任務對德國有多重要。如果他們明白了,就會有不同了。

現在,莫斯科的人們正在為如何應對柏林的指責而爭論不休。拉夫羅夫更像是先發制人的第一招進攻。但這種風格對於克里姆林宮鷹派來說,還是太過溫柔。

有專家認為,對於克里姆林宮和情報部門的這些人來說,外交是一種過時的工具。都已經對俄羅斯宣戰了,就應該結束無聊的辯解和廢話。是他們的代表告訴俄羅斯外交官:我們必須在歐洲的領土上對俄羅斯進行攻擊。

這或許可以解釋12月8日,外長拉夫羅夫發表演講後,與德國右翼民粹主義德國選擇黨(AfD)代表進行的奇怪會面。拉夫羅夫與AfD領導人蒂諾-奇普拉進行了近三個小時的交談。

這一動作連那裡的許多俄羅斯外交官都很驚訝。畢竟,就在不久前,部下們給部長提交了一份關於歐洲政治勢力美化納粹主義的警示報告。AfD也出現在報告中。

納粹和歷史問題,是俄羅斯人非常敏感的問題。拉夫羅夫還是同意了會談。這說明俄羅斯外交部已在很大程度上變成為一個執行機構。

有分析認為,"它逐漸變成了俄羅斯的新聞辦公室,而這個新聞辦公室對柏林的表態遠比克里姆林宮本身要嚴厲得多。

口氣和關係是否變得更友好,最終取決於普京。這個場子上只有一個人。他怎麼決定,就會怎麼做。普京與德國的關係相當特殊。他是在德累斯頓度過克格勃歲月,是他的青春歲月。這是他最熟悉的國家。

迄今為止,普京的表達方式明顯溫和。在俄羅斯高層人士俱樂部 "瓦爾代論壇 "上,他談到德國崛起成為 "超級大國 "。他也一直將納瓦爾尼案歸咎於美國情報部門,而不是德國人。

柏林對北溪2號的處理方式將成為莫斯科衡量的標杆:德國到底有多大的獨立性?

不過,克里姆林宮也很可能降低了對這個專案的期望值。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天然氣管道不再發揮上世紀70年代的戰略作用。那時,它們確保了和平與穩定。如今,時代已經變了。

"

爭議的材料還有很多,不僅僅是北溪2號。也有莫斯科對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抗議活動的處理、烏克蘭東部《明斯克協議》執行、俄羅斯駭客攻擊的問題以及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行動。

更遙遠的未來前景完全看不清楚。

在德國,那裡的政治精英正在發生代際變化。新人正在走上前臺,他們也不再認為德國欠俄羅斯什麼。對他們來說,世界大戰甚至統一都是遙遠的歷史。戰後的德俄和解,那是什麼都沒有的事,在記憶中將繼續淡忘。

而莫斯科,首先需要明確歐美在政治上會在多大程度上再次和解,以及默克爾時代結束後,會有哪些政治力量在德國發號施令。莫斯科的觀望是必然的。

16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彭斯正式宣佈“背叛”特朗普,蓬佩奧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