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脫歐公投通過三年多以來,各界最關注脫歐的經濟衝擊,包含英鎊、歐元雙雙貶值,英歐之間的稅務、法規與人力波動將大幅影響全球貿易。尤其對英國人而言,短期內各種商品、糧食與能源價格都將上漲,前景似乎烏雲密佈。

除了讓英國重掌國家自主權,脫歐也能為經濟與政治帶來正面影響,只是這“撥雲見日”的Sunny,未必都灑在英格蘭群島上,幾家歡樂幾家愁。

倫敦不再是“歐洲跳板”,擅長英語的歐盟國家受惠

過去的倫敦,不僅是全球前三大金融中心,也被非歐洲企業視為轉入歐洲的方便門戶。

但離開關稅同盟與歐洲單一市場的英國,必然讓企業增加不少稅務與行政成本,脫歐公投之後,跨國企業就紛紛討論起“脫英”計劃,歐盟其他經貿中心順理成章成為外企下一個目的地,接收許多工作機會。

最擅長未雨綢繆的日本企業,曾在1980年代撒切爾夫人政府鼓勵之下,大舉進軍英國。40年來,日企已多大1000家,多為汽車、金融等產業。但他們現在都如坐鍼氈,深怕遭受脫歐重擊。日產、豐田和本田等早就開始縮減英國業務。松下電器年初也決定把設在英國的歐洲總部搬到荷蘭,提早因應潛在問題。

這一波企業遷移潮中,最有可能受益的國家當屬德國、荷蘭與盧森堡等西歐國家,這幾國經濟環境穩定,擅長英語的語言優勢也是主要原因,能降低外國人才轉移的陣痛期。集結150家加拿大主要企業的加拿大商會主席海德(Goldy Hyder)說,愛爾蘭有望成為北美企業遷移的目標,畢竟愛爾蘭將成為歐盟境內唯一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也具備聯結大西洋兩岸的地理優勢。

經濟震盪、左派興起?資金外逃

面對不確定性,擅長避開風險的投資者往往反應最快,根據路透社今年10月報道,無論是“軟脫歐”或無協議的“硬脫歐”,想必都讓英國富人心急如焚,因為他們正大量將資產移往避險天堂:瑞士。瑞士銀行業者透露,近期在當地開戶的英國客戶暴增3倍之多。到今年3月為止,英國人存放在瑞士的財產約為190億美元,而且有望繼續增長。2009年金融海嘯時,這個數字曾暴增至300億美元。

由於保守黨在脫歐亂局中不斷流失支援度,瑞士銀行業者也強調,工黨為首的左派勢力可能在未來大選獲得更多選票,增添英國富人的擔憂,才讓海外銀行發了一筆“英國國難財”。盧森堡也是英國人偏好的避險基地,今年3月為止,英國公民在盧森堡存放資產已達140億美元。

“脫英”情緒高漲

脫歐後的混亂極有機會滋養“地區主義”情緒,甚至導致英國解體,這絕非危言聳聽。

大英聯合王國的四個構成國之中,蘇格蘭與北愛爾蘭在公投時都選擇“留歐”,由於歷史、文化不同與財富分配等因素,這兩個邦國一直都有脫離英國的念想。半數北愛爾蘭人民渴望與愛爾蘭共和國統一,上個世紀還為此引發數十年暴力衝突。而蘇格蘭更在2014年舉行過獨立公投,最後以44.7%贊成、55.3%反對的差距未能獨立。

但在近年亂局中,蘇格蘭不願被迫承受脫歐苦果,獨立聲浪愈來愈大,甚至曾打算再舉行一次獨立公投。北愛爾蘭直接和歐盟成員愛爾蘭接壤,邊界相通問題更成為英歐《退出協議》(Withdrawal Agreement)最大的僵持點,北愛同樣也不想因為脫歐犧牲便捷的關稅同盟,寧可追求“脫英”。

雪上加霜的是,威爾士雖然有52.53%民眾支援脫歐,近年卻也出現“獨立潮”,威爾士國民黨黨魁普萊斯曾批評,英國國會數十年來忽視他們的貧窮問題,無法有效治理並代表威爾士發聲,因此“愈來愈多人體認到脫離英國會有較好的未來”,或至少追求讓威爾士議會擁有更多權力。

社會學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提出“想象的共同體”,認為社會需要一定的理想性才能讓眾人團結,形成國家認同,但在脫歐紛擾中,不斷撕扯的“英國認同”,還能殘存多少?(完)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俄羅斯支援哈夫塔爾,不承認不平等條約,土耳其敢亂來就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