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熱播劇《流金歲月》終於迎來了大結局,一經播出,就因為各種話題頻上熱搜。

劉詩詩和倪妮兩大美女,更是賺足了眼球,網友直呼:這是什麼神仙閨蜜情!

雙女主的友情讓人感動之餘,並行的愛情線,親情線一樣可圈可點。

我們看的是劇,悟的卻是人生。

在她們的成長故事中,我們多多少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關於愛情、友情、親情的這三大真相,越早看清越好。

01 三觀不一致的感情,長久不了

蔣南孫與章安仁的感情,是在觀眾的歡呼聲中告一段落的。

大家為什麼都這麼期盼著他們分手?

其實,在一開始,我們就看出了他們不配,因為三觀不同,無法強融。

南孫參與董教授的專案後,專案紀念冊上署了她的名字,章安仁騙南孫說是自己讓新增上的,只為了讓南孫更傾慕自己。

得知王永正在專案實施過程中,換了不在採購名單範圍內的材料,以此作為把柄舉報王永正,只為了自己能夠留校。

南孫讓他道歉,他卻覺得自己沒錯,不以為然,最後還是南孫自己向王永正誠懇道歉。

在南孫家庭遭遇變故時,不願意收留她的家人,而且因為她爸借錢覺得丟臉,只在乎自己的名聲和得失。

南孫覺得如果是自己在章安仁的位置,一定會傾盡所有去幫助他。

這就是他們本質的不同。

南孫,是一個內心乾淨,眼裡不揉沙的單純女孩,甚至有點執拗的耿直。

而章安仁卻是一個非常世故虛偽的男人,凡事計較得失,精於算計。

如此三觀不一致,自然在很多大是大非面前,互相不認可,感情又怎能長久下去?

在愛情中,如果三觀不合,就很容易起爭執,越爭執,矛盾越多,到最後感情就會越來越淡。

看過一句話:三觀,是人與人之間最遙遠的距離。

確實如此,不在同一個頻道的兩個人,無論怎麼交流溝通,彼此都無法真正理解。

《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與薛寶釵就是最好的例證,雖然結婚了,最終還是以寶玉出家收場。

因為寶釵和寶玉在本質上就不是一類人,寶釵是精通世故的世俗之人。

而寶玉對世俗的一切功名利祿都不感興趣,註定了他們無法走入彼此的心裡。

所以,即便最後寶玉娶了寶釵,他們之間自始至終都有很大的距離,無法真正親近。

“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就是對三觀不一致最恰到好處的詮釋。

三觀不一致的人,在一起時間越久,就越會發現,很多問題是無法調和的,即使再多磨合,也會漸行漸遠。

一輩子很長,強融在一起的兩個人,是很難走到最後的。

真正能長久的感情,一定是彼此默契十足,相處舒服。

《怦然心動》裡有一句話: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餘生,要和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

02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蔣南孫和朱鎖鎖的閨蜜情,堪稱完美友情的典範。

沒有互撕,沒有猜忌,只有相互扶持,相互陪伴。

朱鎖鎖身無分文,寄人籬下時,南孫總是陪伴左右,給她溫暖。

鎖鎖感情被騙時,南孫第一時間給她安慰,讓她住進自己家裡,告訴她:“我用什麼,你也用什麼。”兩人親密無間。

南孫感情出現狀況時,鎖鎖也是第一時間衝出來,幫著對付章安仁的前女友。

南孫家庭破產時,鎖鎖比誰都急,拼命賺錢,為了給南孫經濟上支援,哪怕多賣一套房子也是好的。

她拿出所有積蓄,租了一個大房子,讓南孫全家有了落腳之地。

為了讓南孫出國調整狀態,扛下照顧奶奶的重擔,就算面臨討債的上門,也選擇一個人承擔。

她們總是在彼此最困難的時候,陪伴在彼此身邊,給予彼此最堅定的支援。

正因為了有了彼此的陪伴,她們才能很快從人生低谷中走出來,重新面對生活。

人生最幸運的事之一,莫過於在你跌入谷底之時,有個人始終對你不離不棄,還拼盡全力給你支援。

有句話說得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在友情中,也是如此。能夠同甘,也能夠共苦。

你成功時,她不嫉妒,能夠陪你共享人世繁華。

你失敗時,她不輕視,能夠陪你共度艱難時光。

莎士比亞說過:

“朋友間必須是患難相濟,那才能說得上是真正的友誼。

你有傷心事,他也哭泣;你睡不著,他也難安好。

不管你遇上任何困難,他都心甘情願為你分擔。”

這樣的朋友,才叫畢生知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03 與家人和解,是一生的修行

南孫從小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奶奶因為想要男孫,給她取名為“南孫”。

奶奶始終認為女孩子,總要嫁出去的,不必在她身上投入太多,畢竟最終是屬於人家的。

所以,南孫自小就被奶奶嫌棄,更得不到她的一點疼愛。

父親從小培養她,給她留長頭髮,讓她學小提琴,也只是為了讓她將來能夠嫁個好人家。

很少會考慮什麼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南孫在這個家雖然衣食無憂,卻並不快樂。

與父親起了爭執後,便搬出去住,遠離奶奶和父親。

後來,家庭遭遇變故,父親投資失利,欠了一大筆債,離家出走。

南孫卻回來了,與家人一起共度難關,勸父親回家,給父親擁抱。

在父親去世後,不願意送奶奶去養老院,選擇留下來獨自一人照顧奶奶。

奶奶心生感動,想要將手上的鐲子取下送給南孫,南孫哭了,終於與奶奶和解。

在與父親和奶奶和解的過程中,南孫也收穫了成長。

其實,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沒有完美的家庭。

在之前熱播劇《都挺好》中,蘇明玉也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

母親從小偏心兩個哥哥,不給她上大學,不願給她花錢。

每次二哥和明玉鬧矛盾,母親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是對明玉劈頭蓋臉一頓罵。

而軟弱無能的父親,從來都是袖手旁觀,不管不問。

後來,明玉發誓再也不向家裡要錢,從此與蘇家人再無瓜葛。

整整十年,她真的做到了,直到母親去世才和家人聯絡上。

她還是割捨不下這份親情,明裡暗裡幫助家人。最終,與父親哥哥們和解。

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多多少少都會與家人產生矛盾,畢竟每一代人成長環境都大不相同。

環境造就人,每個人都帶有自己那個時代的烙印,有自身認知的侷限性。

有時候,誰也理解不了誰,誰也說服不了誰。

但一家人終究還是血濃於水,到最後還是會互相牽掛。

家人,永遠是我們內心深處無法割捨的一部分。

與其總是耿耿於懷,與自己較勁,不如放下心中的執念,與家人和解。

和解,不代表原諒所有的傷害,而是對過去的一切不愉快,說一聲算了。

與家人和解,也是與過去的自己和解,忘卻傷痛,重新開始。

學會與家人和解,是我們一生的修行。

04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離不開愛情、友情和親情。

選擇和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我們能夠更好地做自己,活得更自在。

有一個能夠相互陪伴的知己,是我們一生的溫暖,我們不再孤單,活得更精彩。

放下心中的怨恨,與家人和解,我們會活得更灑脫。

願我們都能愛我所愛,行我所行,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182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只有真誠,才能打動這四大星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