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什麼是心?

佛教有個說法:心生萬法生。

這個“心”是指的什麼,還真不好說。

在中文裡,單論“心”,可以理解為心靈、心地、心態、心思、心理、用心、存心等。明朝王夫之致知格物,最後有了“心學”的相關論著或思想。心,真的算得上一個充滿奧妙的東西。

既然心生則萬法生,那麼心滅則萬法滅。

《華嚴經》有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種種理論、思想,無不將“心”的作用和影響拔得很高。

我們常問旁人:“你怎麼了?”

這是一句關切的話語。有時候也是在問“你的心怎麼了”。

“我傷心”、“我痛苦”、“我難過”……

碰到這種情況,有的人會說,你的心出了問題。

我們要看到的是,傷心也好,痛苦也罷,這種種我們所不想要的情緒背後,發生了什麼事?這些事導致了我們的心靈受到重創或打擊,隨之而來的是心出了問題:它受傷了。

心的妙用

按稻盛和夫先生在《心》裡所述,他的人生從少年時代一直到踏入社會,做什麼事情都不順,“人生是挫折和失望的連續”,比如:小學考初中兩次沒考上、患肺結核臥病在床、高中考大學失利,此後的就職也很不如意。

唯有一件事極其順利,就是他高中時代所從事的“紙袋行商”。在多年以後,他回想當年情況,為何在那個時期,所有的其他事情都不如意,唯獨紙袋生意獲得成功呢?

稻盛和夫先生回顧往事時,忽然悟到了一個真理:其他的所有事情,幾乎全都是為了自己,比如滿足自己的慾望,或是希望獲得別人的好評,唯獨這件事,是出於幫扶家人的目的。也就是說,其中蘊含著“善意的動機”。

當時的情況是,二戰中,稻盛和夫先生的家宅和工廠在空隙中被燒燬。他們家是做印刷業的。父母見此情形,失魂落魄,賣掉值錢的物件,辛苦籌措銀錢,艱難度日。

在這種情況下,少年的稻盛和夫先生,依然無憂無慮地和同學們一起玩耍。直到有天母親發火了:“你和別的同學不一樣,我們家不寬裕。上了高中,你還只顧著玩……”

這句話和母親悲痛的神情,讓年幼的稻盛和夫先生備受刺激,他決心幫扶家人,籌劃生計。

心的決斷

這個感悟,表面看上去,似乎挺玄乎,但細想也有一定的道理。有時候,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

人活於世,不能完完全全不為別人考慮、不顧別人感受、不替別人著想。

稻盛和夫先生這段經歷,解釋了什麼叫“擔當”或“承擔”

不僅僅是男人需要承擔,女人同樣需要。按理說,成年人就得學會承擔,去承受並且擔當責任。

稻盛和夫先生當時的心思擺得很正。

他沒有因為母親的責怪、家裡的遭難、家境的變差而埋怨、頹廢,責怪父母或戰爭。

他想的是承擔起養家的責任。

在這種情形下,如果他的心出了問題,悲觀消沉、埋怨指責,那就不會扛起重任了。

所以,做事的動機和出發點很重要。是選擇“利己”還是“利他”,取決於自己。

但是,利他的同時,也有可能碰到心術不正的人。我們用利他之心對他,卻被他變著法子把我們當成獵物。

有這種擔心的人,不在少數。比如:

遇到了那麼壞的人,倒了那麼大的黴。”

但稻盛和夫先生卻說:“你說什麼呢?你自己不也做了同樣的壞事嗎?正因為你平時心裡儘想壞事,所以才把壞人壞事招了過來。”

這個觀點,同樣值得深思。

生活中,我們發現有些人無論做什麼事,大體上都還能順風順水,人生按部就班地走著,也沒出什麼大的差錯。

但另外一些人就不同了。

努力歸努力,但處處遭遇不順。比如學業不理想,考試不過關。再如工作也不順,領導挑刺,同事惹事。又如戀愛老受挫,不是劈腿,就是人渣。或者創業失敗,投資失利,親友反目,眾叛親離。凡此種種,應有盡有。情況層出不窮,問題一個疊一個,五花八門,好不熱鬧。

“心不傳喚,物不至”。

《心》裡說:身邊遇到這種居心叵測、欺騙別人的人,是因為自己和這種人有同樣的心靈。如果認真磨練靈魂,心靈變得澄澈美好,那麼,我們周圍人的心靈也同樣會變得美好。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做不到這點,是不是自己的心靈的修行遠遠不夠呢?這個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真碰到這樣的人,最好的辦法是遠離他們。一面自己的心靈也變得和對方一樣骯髒。這裡,全看心怎麼用。是往正道走,還是偏離的原本的軌道。

心的決斷,不僅在於此。遇到難題時,如果能對自己說“一定能跨過去”,就成了一半。但如果覺得,“可能跨不過去吧”,那就難了。

如果心靈堅定,有決斷,有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不怕困難不氣餒,帶著這樣的強大心靈不斷前進時,就能逐漸看到以前完全看不到的前進道路。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秉承永不放棄的決心,這既是心的決斷,更是心的妙用。

23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能與另一半同甘共苦的3星座,同甘苦共患難,餘生不離不棄